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贯彻落实这一教学理念,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活力,发挥学生的潜能,是每个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本主义学习思想在教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本文对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进行了说明,介绍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有代表性的几种理论.然后对人本主义理论在技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指出要通过一系列的途径来激发技校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条最重要的途径。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我觉得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除了要有高尚的品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的学习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具有重要意义。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了新的界定,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精神。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只有在教学中积极创新,优化教学行为,构建合理的师生互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条最重要的途径。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我觉得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除了要有高尚的品德、扎实的知识功底外,还要特别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既是提高孩子们语文素养的基础性工程,又是发展孩子们思想道德以及心理素质的必备条件。落实新课改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发扬全体孩子的创新精神、自主意识。要发扬孩子们的创新精神、自主意识,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多样的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围绕语文新课程标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对如何营造民主课堂,激发自主探究欲望;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质疑探究;创设对话情境、发掘自主探究潜能等做了有益尝试,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体内都蕴含着学习的潜能,孩子们丰富的潜能很容易在后天适宜的刺激下释放出来。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巧妙的对策,提供适宜的刺激,科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朱艳兰 《科教文汇》2012,(14):99-99,129
低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很难持久,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我尝试从语文学习的形象化、科学化和生活化这三个方面入手,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形象的场景,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展示语文学科的魅力,使母语学习达到一种有效、高效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0.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理念也要随之改变。相较于过去灌输型的学习方法,初中教学中对于兴趣教学的呼声越来越大,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才会自发地寻求办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为指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表现能力等,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凤才  部敬录 《科教文汇》2009,(14):127-127
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和陶冶情感具有重要意义。作文教学虽然不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低年级孩子的认知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刚入学的孩子,一方面积累的字词不多,生活经验贫乏;另一方面。却又渴望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因此。作为一名低年级的语文教师,要重视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迈出写作的第一步,逐渐将学生引上写作之路。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灵感的源泉,语文学习要靠兴趣和灵感,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教会学生语文基本知识外,还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这一重要目标的前提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文章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实践性策略。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把兴趣培养融入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发展学生语文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已经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展开古诗词学习。通过编演小品、改写古诗词和自主创作的活动都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促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奥秘。  相似文献   

16.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7.
秦婧彧 《科教文汇》2011,(32):64-64,81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立足自主、优化课堂教学,营造开放式的民主氛围,引导学生质疑、求异、解疑、鉴赏和感悟,充分挖掘其潜能、激发创新热情、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落实到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语文教学的大落差,为提高语文课堂效率铺设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9.
温建红 《知识窗》2012,(2X):69-69
<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力求使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毛杜文 《知识窗》2013,(18):50-50
生活是学习的源头,任何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更要强化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概念,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本文从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入手,就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