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6):790-790
中科院过程工程所与国家纳米中心合作,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CeO2-MnOx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选取苯作为VOCs的代表物,系统研究了其催化机制。研究人员采用水热法,根据不同的Ce/Mn比例制备得到CeO2-MnOx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通过对其催化活性的检测得到复合氧化物的活性均优于单相组分,并且当Ce/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常规浸渍法和泥浆浸渍法制备不同Mo负载量的MoO3/SiO2催化剂对草酸二甲酯(DMO)与苯酚酯交换反应的催化活性的影响。泥浆浸渍法制备的MoO3/SiO2催化剂比常规浸渍法制备的表现出更高的反应活性和分散性能。且泥浆浸渍法无需高温焙烧,减少了能耗,也没有废液和含氮气体的生成,是一种新型环保的制备负载型催化剂方法。  相似文献   

3.
邓杰 《大众科技》2014,(7):69-70
含钒的化合物能够有效地催化H2O2,因此可作为多元Fenton-like催化剂中的有效组份之一,Fe2V4O13中存在Fe(Ⅲ)和V(V)同时和协同活化H2O2的可能性。通过液相合成法制备了Fe2V4O13,并对其对AOⅡ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Fe2V4O13是一种新型高效稳定的多相Fenton-like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微波诱导催化剂Fe2O3/Al2O3处理有机废水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诱导氧化工艺(MIOP),以Fe2O3/Al2O3 为催化剂处理模拟废水及实际废水,考察了催化剂降解有机废水的活性及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微波功率900W、辐射时间5min、催化剂用量2g/L的条件下,处理不同的模拟废水表现出广泛的适用性.对实际废水的处理表明,在MIOP工艺条件下催化剂可去除50%的COD及80%的色度,具有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以氧化铝为载体,Pt为主活性组分,通过调节添加助剂Mn元素在催化剂中含量及调节制备过程中浸渍液的浓度、浸渍液的pH值及改进浸渍方法,成功制备了改性Pt-Mn/Al2O3催化剂,研究了其对煤层气脱氧反应的催化活性。与未改性的Pt-MnAl2O3催化剂相比,催化剂对煤层气脱氧反应活性增强,表明所制备改性Pt-Mn/Al2O3催化剂是一种高活性蛋壳型氧化催化剂。应用ICP-AES、BET及气相色谱仪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Mn元素的添加对Pt/Al2O3催化剂高温活性具有重大的影响;同时,存在一个最适合的Mn元素的含量及Pt元素的最低量,使得该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电化学降解苯酚的性能,采用不同稀土Gd掺杂量的SnO2钛基电极对苯酚进行电化学电解实验。实验表明,稀土Gd掺杂SnO2涂层阳极电极对苯酚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并在稀土掺杂量为Sn:Sb:Gd=100:6:1和降解2.5h条件下,苯酚的去除率迟到了99.68%,比空白钛基电极表现出良好的降解效果,更适用于对苯类有机物的催化降解。  相似文献   

7.
微波固相法合成了MCM-41固定AlCl3固体酸催化剂,用FT-IR表征其表面酸性,用Hammett 指示剂测定酸强度,用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TBC)表征催化剂的性能,考察了诸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固相法制备的MCM-41固定AlCl3固体酸催化剂表面存在L酸中心,对TBC的合成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醇酸物质的量比为4:1,催化剂用量为0.5 g,微波辐射功率为700 W,反应时间为10 min条件下,酯化率可达到93.4%.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柠檬酸添加量的LaNiO2催化剂,并利用XRD、SEM、BET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常压下固定床石英管反应器考察了催化剂对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反应性能和稳定性,其甲烷转化率与反应温度、柠檬酸添加量有关结果表明,硝酸镧、硝酸镍及柠檬酸之间的摩尔比La:Ni:CA为1:1:3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800℃时甲烷的转化率为956%,CO选择性可达82.5%,100h的连续测试显示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不同Cu含量的Cu/ZnO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并用于光催化降解糖蜜酒精废水的反应中,考察了Cu掺杂量,催化剂用量,溶液pH值,双氧水用量,对糖蜜酒精废水脱色率的影响。研究表明,Cu/ZnO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能有效的光催化降解糖蜜酒精废水,当Cu掺杂量为摩尔分数2%时,Cu/ZnO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效果达到最佳,在2%Cu/ZnO催化剂用量为2.0g/L,废水自然pH条件下,光催化降解150min,糖蜜酒精废水脱色率为75.5%。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过渡金属磷化物(TMPs)由于其活性高、成本低等优点,在电催化析氢反应(HER)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在碳布上制备了Ni_2P/MoNiP_2异质纳米片阵列(CC@Ni_2P/MoNiP_2HNSAs)催化剂。制备所得的催化剂具有较大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在0.5 M H_2SO_4介质中达到10 m A·cm~(-2_的电流密度仅需要74 m V的过电位,并且还表现出小的Tafel斜率值为63 m V·dec~(-1)。同时,由于高导电碳布的引入,当该电极直接作为析氢阴极进行电化学测试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本工作为双磷化物异质结构HER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固体酸S2O82-/Al-Fe-O和S2O82-/Al-Fe-10%wtCe-O,并借助IR和XRD对各催化剂样品的结构和性能等进行了表征与分析。与S2O82-/Al-Fe-O固体酸催化剂相比,S2O82-/Al-Fe-10%wtCe-O固体酸在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反应中表现出了更高的催化活性,酯化率高达95.34%。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化工模拟软件Aspen Plus V7.3,选用三甘醇为萃取剂,对苯—环己烷共沸体系的连续萃取精馏过程进行模拟与条件优化,利用正交实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全塔理论板数为48,原料和萃取剂分别在第20块和第5块理论板进料,回流比为2.4,溶剂比为2.7的条件下,可得到纯度分别为99.98%和99.97%的苯和环己烷,萃取剂三甘醇的循环补充量为0.027 kg/h。模拟与优化结果为苯—环己烷共沸物连续萃取精馏分离过程的工业化设计和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滴速滴量可控的注射泵,以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磷酸银光催化剂并用于可见光下降解亚甲基蓝,降解率最高为83.21%。此种方法制备纳米磷酸银最佳条件为:微量注射泵的滴速为3ml/min,反应物为AgNO_3与Na_2HPO_4,溶剂纯水。磷酸银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最佳条件为:催化剂量为200mg/L,反应时间40min,反应液pH值为5。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磷酸银为简单立方晶型,平均粒径为150nm。以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染料,研究了磷酸银质量浓度、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体系pH值、磷酸银形貌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重复性实验证明磷酸银光稳定性差,5次重复使用后,降解率降至13.74%。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化工模拟软件Aspen Plus V7.3,选用丁酸丙酯为萃取剂,对甲醇—苯共沸体系的连续萃取精馏过程进行模拟与条件优化。利用正交实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全塔理论板数为37,原料和萃取剂分别在第20块和第9块理论板进料,回流比为0.8,溶剂比为2的条件下,可得到纯度分别为99.92%和99.85%的甲醇和苯,萃取剂丁酸丙酯的循环补充量为0.0032kmol/h。模拟与优化结果为甲醇—苯共沸物连续萃取精馏分离过程的工业化设计和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
酸性催化剂对木材的苯酚液化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具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本文对此就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酸性催化剂主要采用了浓度为85%的磷酸,浓度为36%的低浓硫酸,浓度为37%的盐酸以及浓度为99.5%的草酸。上述四种均为弱酸性的无机酸。本试验中将对不同温度下木材苯酚液化的现象进行阐述,最终测得结果表明在上述四种催化剂中表现最好的为磷酸与低浓度硫酸。当温度控制在150℃时,能够测得理想的效果,希望在本文的论述下,能够对今后木材苯酚液化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二次超增溶自组装法制备了环保节能型纳米ZSM-5分子筛,通过X射线检测(XRD),扫描电镜(SEM)、吸附-脱附等温线(BET)等方法进行表征。经各种方法表征得出:该法成功地制备了分子筛载体,载体孔径大小均匀、分布集中、孔道短而规整等优点。同时此法制备的纳米分子筛载体,可以节省原料的使用,特别是昂贵模板剂的使用,同时也可以大大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负载Cu-Mn催化剂催化甲醇与乙醇一步合成异丁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文凯  许娇  徐瑾  陆雁 《科技通报》2002,18(6):490-494
分别使用CuO-MnO/Al2O3和CuO-MnO/SiO催化剂,甲醇与乙醇在常压和250、300和250℃条件下一步合成异丁醛。研究了CuO-MnO/Al2O3和CuO-MnO/SiO2两个体系催化剂的组成和反应条件等因素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中CuO含量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影响较大,而MnO含量则主要影响催化剂对异丁醛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8.
姜玄珍 《科技通报》1991,7(2):67-70
一氧化碳(CO)与亚硝酸乙酯(C_2H_5ONO)在负载型钯催化剂(1%Pd/α-Al_2O_3,1%Pd/C和1.4%Pd/γ-Al_2O_3)上合成草酸二乙酯(DEO)的反应,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选用的载体关系甚密。以α-Al_2O_3作载体时,载体比表面小,活性组份钯粒较粗大,催化活性最好;对于CO与亚硝酸甲酯(CH_3ONO)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反应,2%Pd/C催化剂因活性碳材质差异、孔结构不一所致的负载其上的钯粒分散度不同而表现出催化活性的明显差别。与前一反应相对照,却以分散度大、钯粒细的催化剂在DMC合成反应中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其中2%Pd/C(椰子壳制)的催化活性最好,2%Pd/C(木材制)的最差,在上述两类反应中,明显反映出负载型催化剂的载体效应。  相似文献   

19.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试验原料,利用微波辅助大豆分离蛋白的磷酸化改性,并与传统磷酸化改性方式进行对比,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确定微波辅助大豆分离蛋白磷酸化改性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浓度7%、三聚磷酸钠添加量为6%、微波时间为4min时能得到较高的乳化活性,经微波辅助大豆分离蛋白改性的乳化活性由0.45提高到0.718。  相似文献   

20.
平板式脱硝催化剂主要成分为不锈钢网格、TiO_2、V_2O_5和MoO_3。该文主要对低温条件下平板式脱硝催化剂制备及其性能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主要采用BET、催化剂反应性能试验装置等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煅烧温度区间的时间,改性后的平板式脱硝催化剂的性能达到了59.1m/h(365℃)和43.3 m/h(220℃),由此可以证明,该改性的方案明显改变了V_2O_5的分散性,且有利于微孔的形成,大大提高了平板式催化剂的低温下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