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数据库对象交互信息调度是提高网络数据库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和吞吐量的关键,通过采用UDP协议传输实时大对象数据调度,提高大对象数据的传输性能,是避免延时和丢帧的关键。提出一种基于蚁群拥挤度跃阶调整的交互信息调度算法,根据HList返回到IC Compiler中进行任务调度,根据每个节点的时序信息,采用双阈值判决条件设计,发送方需要发送数据时,时间轴划分成各个相邻的任务匹配平滑窗口模型,构建跃阶调整的自适应信息调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有效提高交互信息调度性能,节省了任务开销,缩短交互信息调度延时,降低误码率。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网络数据在整个测控网的高可靠性实时传输及事后处理,对高可靠性高精度的时间同步网络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故障排查过程中,网络时钟错乱或同步精度偏低将导致所有待验证数据失效。本文针对某型测量船现用网络时间同步系统存在的缺陷,介绍了PTP协议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PTP协议和集群服务器架构的网络时钟同步系统设计方案,并探讨了外时钟源的确定、系统偏差及时延的具体计算方法,旨在为提高整个测控网络的健壮性提供时序支持。  相似文献   

3.
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下的海量数据有效查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分布式云环境下的海量数据进行查询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带宽有限、能量有限、链路频繁断接的特点,导致传统的查询方法由于采用自适应分发数据机制来减少数据的通信量,不能有效实现海量数据查询,提出一种基于查询节点动态轮换的分布式环境下海量数据有效查询方法,将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看作是一个带权的无向图,给出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下单位数据传输时延计算公式,分析了系统模型及海量数据查询的问题描述。将每次剩余能量最高的节点作为查询节点,当接收到一个查询请求时,各节点需感应同时采集该节点所覆盖区域的数据源,对其进行计算、处理等操作,获取趋于请求的结果集,每个节点沿各自路径将数据传输至查询节点,在传输的过程中,各节点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很高的查询命中率。  相似文献   

4.
电动汽车的并行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提高电动汽车的运行状态和故障监测性能,传统的电动汽车并行数据采集采用VIX总线采集方法,随着电动汽车分布空间的增大和节点增多,并行总线上出现数据拥堵,导致监测性能不好。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节点监控技术,提出一种基于WSN监控的电动汽车并行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法,首先结合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传感器节点分布,进行了电动汽车路面节点分布定位融合,采用WSN监控方法进行电动汽车的传感器网络并行数据信息传输信道模型调制,采用DSP数字处理芯片进行电动汽车并行数据采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进行电动汽车并行数据采集,具有较好的电动汽车运行状态实时数据的采集和融合处理能力,提高了对路面电动汽车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高动态、弱信号等工作环境下,载体在飞行过程中可能面临GNSS信号失锁等情况,从而使超紧组合导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为改善组合导航系统性能,本文在一般的惯性信息辅助捕获算法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IMU辅助的多通道快速捕获算法,同时针对信号捕获后组合导航系统基带信号处理时间过长的问题,在多通道辅助捕获的基础上增加了惯性信息辅助快速帧同步,从而实现信号失锁后的快速重定位。最后通过半实物仿真试验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IMU辅助的多通道捕获及快速帧同步算法对重定位时间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6.
聂军 《科技通报》2015,(2):125-127
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差分智能群辨识的云平台程控扩展技术,并进行算法改进设计。构建UAP云平台系统模型,对系统载荷运行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估,进行云计算下的动态任务调配,建立UAP云平台的程控扩展模型,定义线性差分智能群辨识平均访问时间,采用萤火虫群优化追踪策略进行多线性差分智能群辨识激励传播,最后进行UAP云平台程控激励扩展模型下的系统状态评估模型。仿真实验分析得出,采用该算法云平台的程控扩展性能较好,分布式大数据传输实时性提高,误码率和丢包率降低,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失真,提高了UAP云平台中的数据和信号传输质量,提高实时数据集成(RDI)和网关服务性能,实现高质量的数据信息服务,保障IT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视节目都是经过延时才进行传输的,如果延时没达到同步则会导致信号失帧、音频和视频信号出现不同步的情况,这便需要精确的时钟同步系统来进行时间控制。本文从时钟设计原理出发,深入研究了时钟同步发生器的设计原理,实现了硬件、通信和芯片电路的设计,为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人员在进行时钟的同步设备选型、维修和系统设计时提供了一定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1,(9)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是指通过对多传感器系统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分层次、多级别的融合处理,协调拥有多个信号源的复杂应用系统中传感器相互之间的工作,能够得出更加准确、更加完善的结论,也被称为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估计,通过利用多个传感器对同一目标进行观测,基于特定的最优融合准则将测量所得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可以得到更精确、更可靠的融合估计结果,其精度要比单一传感器或局部估计精度高,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一个仿真实例分析比较了集中式融合与分布式融合对导航参数状态估计的效果,说明了状态估计在多源信息融合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视频信号的帧内多普勒域导频估计,实现对视频编码无损传输,提高视频图像传输的保真度。传统方法中对视频编码的导频估计算法采用时域亮度均值重叠分块的奇异值分解方法,视频数据进行强制分片和分块重组,视频编码流出现糊分块效应,导致视频纠错效果不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视频编码无损传输中帧内多普勒域导频估计算法。构建视频传输网络结构模型,进行丢包率预测,把实时视频可以看作多幅的彩色图像按一定时间间隔顺序进行刷新显示,使图像数据将其能量的大部分集中于频率域的一个小范围内,采用量化分析方法提取帧内视频压缩特征,进行视频编码无损传输中帧内多普勒域导频估计算法改进。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较高,提高了视频通信的图像保真度,降低了视频失真,提高了视频传输质量,具有较好的视频传输纠错性能。展示了优越性和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数据在现代社会各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数据的产生是实时的、多元化的,其收集工作也因此较为困难。基于此,本文研究以CORBA为支撑的分布式多DCS数据采集系统以及其应用,给出系统拓扑结构、核心技术,之后简述此前CORBA下数据采集系统的问题,最后通过仿真实验的方式,论证新系统在工作能力方面的优势,以期通过分析明晰理论,为后续工作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趋化重采样的HBase大对象数据调度自整定控制算法,在数据接收端进行数据包接受、重组并解码,提高拆包、组包的效率,构建基于UDP协议的HBase大对象数据调度总体结构模型。定义趋化值与量化值之间的差值进行熵编码,在接收端先把数据包进行重组,得到HBase大对象数据的实时传输系统,实现数据调度自整定控制。仿真实验表明,采用了该自整定控制算法,HBase大对象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都有明显的提高,自整定控制方法能有效降低丢包数,避免延时与丢帧,能有效地对冗余信息和失稳波动信息进行整定处理。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算法网络入侵预测中,网络检测数据相关性不强,大规模网络入侵导致预测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序变化率曲面极值(Time-series variation curved surface extremum:TVC-SE)拟合的网络入侵预测算法。对网络流量信息数据进行实时获取,以时序为时间度量构建变化率曲面模型;分别对时序变化率曲面模型的局部极值进行迭代计算,将共有的局部极值作为最终的预测极值进行存储,同时以该时刻的协同局部极值为参考,提高了网络入侵预测的准确性。仿真实验表明,该测试方法能够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虚警率比传统算法平均降低了12.4%,预测时间减少在2.5 s左右,在不增加成本,符合网络程序计算复杂度的情况下,满足了网络入侵预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分布式B树编译的高效并发访问控制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云计算环境中,根据数据的海量性和分布性特点,需要对云存储数据库进行访问控制。传统的访问控制算法采用散点信任评估的访问控制算法,融合云存储安全评估图进行均匀分布,当云存储节点分裂时导致数据访问性能不好。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B树编译的高效并发访问控制算法,根据访问服务器的数量,计算B树的高度和精度边界,查找缓冲的内部节点构成的B树,具有相同属性个数的边缘概念处于同一层,由此进行并发控制数据分类,对于包含有多个属性的类别,将其中的多个属性合并成一个属性,实现对云存储系统的高效并发访问控制。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算法,具有较小的CPU负载,明显提高了分布式B树的访问效率,并发访问控制精度较高,减轻服务器开销,提高数据访问能力,优化存储性能。  相似文献   

14.
SDN(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将网络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开来,控制器在控制平面为网络提供全局视图,为路由算法提供新的思路。目前,如NOX、Flood Light等均提供了用于完成数据帧转发的模块,采用Dijkstra最短路算法。然而,最短路算法容易导致数据流集中到同一条路径进行转发,从而导致网络拥塞。本文对面向SDN的路由算法进行研究,实现面向SDN的流量调度系统,采用蚁群算法进行路由,并根据SDN技术的特征进行相应优化。最后通过仿真实验来验证所提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企业实时库存状态提出动态库存分配方式及在线需求分配原则,建立动态分配双目标优化模型,采用基于精英重组的混合多目标进化算法求解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双目标优化的仿真方法.算法实现了各时刻满足各地在线需求的期望总边际成本与时间满意度协同最优,并通过系统总成本最优得到最优的配送中心库存水平,最后通过数据集仿真及算法对比证明了动态库存及分配策略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低压集抄微功率无线网络中采集器如何通过多跳方式选择一条最优路径把相关数据实时可靠地传送到集中器的路由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Skyline计算的分布式智能路由算法,该算法中,各采集器通过和邻居交换状态信息来独立动态选择下一跳,仅需局部环境信息即可有效找到至集中器的优化路径。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新算法较现存算法在实时性和可靠性方面均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大型远程通信系统中电子信号采集仪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大型远程通信系统中电子信号仪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噪声干扰,导致传统的电子信号采集仪,由于未对噪声进行过滤,无法有效实现电子信号的采集,设计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大型远程通信系统中的电子信号采集仪,分析了电子信号采集仪的总体结构,对系统状态进行预测,求出偏差因子、状态估计误差方差、总估计方差误差以及滤波增益,对系统状态、状态估计误差、偏差因子进行实时更新。对电压有效值进行计算。当大型远程通信系统中的电子信号处于低周的半个周期时,给出处于上下边频的采样信号值,对其进行过滤。将两个连续边频的边频变化点之间的采样数据看作是同一个边频频率的数据,作为正弦波进行处理,基于不动点理论,将所求边频频率的中心频率看作是该段数据的频率,获取相位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子信号采集仪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空天地一体化是指通过星间、星地链路,将地面、海上、空中和深空中的用户、飞行器以及各种通信平台密集联合,随着人们对通信能力和通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空天地网络一体化成为空间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所研究的星地传输链路系统就是基于上述内容提出的。只有卫星运行到地面站所能观测的范围内时,两者才能通信。系统中,通过搭建时变的星地通信网络系统,从数据库中读取每一对卫星和地面站的连通数据,在OPNET仿真软件中,进行星地链路通断状态的判断,实现星地网络拓扑的实时更新。  相似文献   

19.
唐琦 《中国科技纵横》2014,(24):112-112
研究仿真系统是为了能适应地区电网现在及未来发展变化的需要,能满足电网调度人员的培训及联合反事故演习需要,能满足运行方式、继电保护等专业人员对电网的进行研究的需求。系统基于已有的EMS系统基础上开发电网仿真培训系统(DTS)。DTS系统可直接取用SCADA系统的实时数据,并提供必要的软件如SCADA数据接口和状态估计程序,与EMS系统实现无缝连接。系统采用开放分布式设计[1],可全面模拟地区电网调度职责范围内的设备,包括:220kV、110kV、35kV、10kV等网架及相关的电力设备及运行情况,可以准确模拟电网在各种运行方式以及事故情况下系统的潮流分布和变化过程,可以准确地模拟各种二次设备的动作过程,实现对调度值班员的培训,以及对电网稳态、暂态过程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西北工业大学《飞行试验技术研究中心》1993年承担了我国重大国防工程项目——某型新机的全机地面综合试验设施(简称GITF)仿真子系统研制任务.GITF是新机首飞前进行各系统机上地面综合试验,并支持空中飞行试验的地面装置.是保证高性能飞机试飞安全与提高试飞效率的重要地面试验设施.目前,世界上航空科学与技术先进的国家都在开发这种综合试验设施,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刚刚起步.我们所承担的项目是GITF研制中的关键技术与核心部分,它涉及飞机设计、飞行力学、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计算机等多学科、高科技的研究项目,技术难度很大.项目人员是上述学科的教师、博士生和硕士生共10余人.经过一年努力,攻克了分布式计算机结构管理与调度、实时仿真中的网络通讯、三维动态图形显示、系统动态故障检测诊断和分析以及飞机——飞行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