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护栏是公路中防护交通安全的设施,主要有水泥混泥土护栏、波纹梁钢护栏和钢缆索等三种类型。公路安全防护栏的设置,保证了车辆行驶安全,为车辆正常运输提供了保障。目前使用较多是波纹梁钢护栏,混泥土和钢缆索护栏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0,(23)
对波形梁护栏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总结,对基于公路安全的波形护栏设计和施工上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从安全角度对公路波形护栏的设计及施工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从而更好地提高波形护栏的安全性,从而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汽车是现代社会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在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因交通事故而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伤害和严重损失。尤其是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增多,高速行驶的车辆越来越多,高速公路上的汽车碰撞事故也频繁发生。与普通公路上的汽车碰撞事故不同的是,高速公路上一旦发生汽车碰撞事故,往往会出现连环追尾,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高速公路出现紧急状况时以最快速度预警后方车辆就显得非常重要。汽车安全预警器的发明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然而,如此重要的发明并非出自科学巨匠之手,而是湖南株洲的一位普通退休工人完成的,他就是72岁的陈乾坤。年逾古稀的他,却依然整日为发明事业奔波劳碌。  相似文献   

4.
现代高速公路有着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它是车辆在高速公路快速、安全、舒适行驶的重要保障.其中,波形梁钢护栏就是高速公路安全设施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种以波纹状钢护栏板相互拼接并由主柱支撑的连续结构.它利用土基、立柱、横梁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并迫使失控车辆改变方向,回复到正常的行驶方向,防止车辆冲出路外,以保护车辆和乘客,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夏冰  王红 《科技风》2015,(6):24
U型冲压件是车辆制造中常用的弯曲类零部件,冲压件制造过程中,板材在冲压成形弯曲的过程中会产生回弹,回弹量对冲压件成形的质量和精度具有直接的影响。如何对车辆U型冲压件弯曲成形的过程中有效的控制或消除回弹,对提高冲压件的加工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车辆U型冲压件制作过程中的弯曲规律及经验公式进行分析,探讨U型冲压件弯曲回弹控制或消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风沙区公路护栏类型对积沙分布的影响,参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进行护栏建模,将沙粒看作流体中的流动粒子进行追踪,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 6.0软件进行模拟计算,以流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以实测风速数据为计算参数,选择合适的曳力模型,研究三种常见护栏类型附近的流场分布状态和沙粒运动轨迹与沉积特性。结果表明:2021年5月15日至2022年5月15日之间,主导风向为SSW和SW,平均风速7.8m/s,5~10m/s风速占比79.23%;路基迎风侧坡脚处风速流场具有类似分布,迎风侧路肩形成风速加速区,背风侧均出现涡流区,风速低于2m/s;气流经路基边坡与混凝土护栏出现上扬,对沙粒具有抬升作用,抬升高度最高为15m;缆索护栏附近沙粒做类抛物线运动,在路基背风侧由于气流回流出现反方向运动;沙粒在波形梁钢护栏的气流影响下贴地滑动,在路面后半段沉积,且仅有波形梁钢护栏路面出现沙粒沉积,混凝土护栏与缆索护栏在路基背风侧坡脚出现沙粒沉积;依据缆索护栏附近沙粒抛物线运动高度推断,若风速减弱,沙粒仍会在路面沉积。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6,(16)
汽车在使用期间,借助自身内部系统的相互协调,在发动机动力的作用下将汽车带动起来。变速器在控制汽车速度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车辆车速的控制是利用变速器的协调作用,改变内部结构配置,对车速进行调整。设计车辆变速器时,应根据汽车动力行需求,确保汽车内部零件强度与刚度的可靠性满足车辆变速要求。现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优化设计汽车机械式变速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1,(17)
地铁车辆客室车门是地铁车辆的重要部件,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将直接影响地铁车辆的运行性能。在车门所有故障中,车门LS型门锁位置故障常见易发,故障时刻关系车门的安全性,而其中门锁撞块回弹更是近来频发的故障,需重点对易引起车门撞块回弹的丝杆及关门曲线进行分析与预防。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6,(18)
汽车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侧向力的作用和轮胎弹性侧偏的影响,转向系的内外车轮很难满足阿克曼转角关系,本文基于MATLAB的优化工具箱,通过对转向车轮几何运动的分析,推导出理论和实际内、外轮转向角之间的关系式,建立某一时刻下的实际转角与理论转角之差的数学表达式,并以此为优化目标,在相应的约束条件下,计算出车辆最佳的转向梯形参数。  相似文献   

10.
<正>为防止车辆发生意外时冲出公路,一般在公路的两边均设有隔离墙,目前公路的隔离墙通常采用砖砌体墙。当高速行驶的汽车撞上隔离墙时,由于车速较快,加上隔离墙由钢筋混凝土板制成,其抗压强度较大,导致碰撞产生的撞击力太大,易造成人员伤亡。因此,传统的公路隔离墙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有的公路两边则采用水泥墩作为隔离装置。水泥墩虽然耐用,但外形不美观,运输、安装、更换时都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水泥墩的破损物散落  相似文献   

11.
一、槽形钢筋混凝土护栏的功能及特点设计应用槽形钢筋混凝护拦,它具有较好的防撞能力和优越的导向功能。防眩功能、景观绿化功能,有利于路基路面防水等功能。其特点能够有效地阻止车辆穿越或翻越护栏,钢筋混凝土护栏设计其坡面形式合理,能够有效地对失控车辆进行导向,整体布局合理,结构紧凑,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等特点。二、槽形混凝土护栏改进设计槽形护栏的预制段两端采用枕块支撑,从实际的使用情况来看,效果较为理想,在改进设计中护拦给予保留。槽形护栏墙体之间采用10CM原的混凝土现浇层嵌固,较为适宜。 1、护栏高度标准。护栏高度是护栏结构的一项重要参数。护栏过高,对于阻止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视频运动分析法的原理及其在汽车碰撞试验中的应用情况。通过汽车偏置碰撞试验实例介绍了图像运动分析软件Movias Pro 2D的使用方法,并通过把该实例得出的视频分析数据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对,总结了该方法用于汽车碰撞试验中的可取之处与局限,为旨于在试验中获取更全面研发数据的读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汽车碰撞安全性研究已成为汽车安全研究领城的重要内容,运用有限元软件对车辆进行合理的简化及建模。探讨Hypermesh画分网格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阐述了有限元分析方法在汽车碰撞安全性运用的特点及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汽车的研发过程中,对汽车正面碰撞性能的优化是一件复杂的繁琐的事情,常常为了满足汽车正面碰撞性能而反复的优化下车身的架构设计,导致整个车身的研发成本高、周期长,无法适应汽车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针对此问题,通过对市场上成熟、典型的车型进行研究,分析汽车正面碰撞过程中力的传递规律和下车身架构设计的核心理念,总结出一种通用而可靠的方法作为前期设计的借鉴,以便快速的做好下车身的架构设计,满足汽车的正面碰撞性能,并且节省时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15.
进行了公路路基回弹模量、含水量和稠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探讨,并且通过工程实例来回归路基回弹模量与含水量、路基回弹模量与时间、含水量与时间的相关关系式,为路基回弹模量的取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车自动防撞系统,该系统是防止汽车碰撞的一种高科技智能装置,它能够通过雷达发现前方车辆、行人等其他障碍物,一旦通过微型处理器分析对汽车安全构成威胁就会发出警报提醒驾驶员同时采取相应的制动措施有效规避碰撞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保障人和车的安全,是高档汽车防撞技术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土基是公路的基础,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公路的整体,土基回弹模量是反映路基承载力的主要力学参数,它的影响因素较多。本文通过压实度、含水量、土质类型对土基回弹模量影响的大量试验数据,回归出了土基回弹模量与含水量、压实度、土质类型间的相关性。并与其它经验公式进行比较,得出土基回弹模量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公式。研究成果,对提高土基施工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并建立了匀速直线运动模糊图像的退化数学模型,研究了点扩展函数的计算方法.结合汽车碰撞试验,对匀速直线运动造成的图像模糊进行了模拟和恢复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车流量的不断增大,城市变得愈加拥挤,需要进行车辆密度估计,进而构建有效的车辆防碰撞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随机寻址RFID阵元分布的车辆密度参量估计算法,进行ZigBee和参量估计的车辆防碰撞预警系统设计。首先实现了基于ZigBee的车辆间的通信组网系统模型构建,得到了ZigBee组网与车辆碰撞预警方法,利用随机寻址RFID方法进行ZigBee的车辆间的通信组网系统模型构建,采用贝叶斯近似方法建立均匀矩形阵列,车辆作为阵元分布在均匀矩形网格中,以此描述车流动态变化过程,根据角度变化得到车流的方位和速度信息,实现车辆密度参量估计和防碰撞预警系统设计。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和系统进行车辆密度参量估计,估计精度较高,信息全面准确。通过准确的车辆密度参量估计,提高了车辆防碰撞预警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邱萌萌  杨浩 《大众科技》2017,19(11):6-7
随着车载无线网络的发展,实现车-车、车辆-道路基础设施间的通信成为可能,并通过车-车、车辆-道路基础设施间的无线网络实现信息的交互与共享,可用于汽车防碰撞系统、汽车安全系统、优化路径和定位等,同时也可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提高道路利用率。笔者在文中讨论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