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泥塑作为一种载体,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泥塑材料和辅助工具也应运而生,有了它们的加入,泥塑活动变得更加多元和有趣,在此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教学案列,阐述了教师对提高幼儿泥塑制作技能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新型的美术材料被不断应用于幼儿游戏活动中,超轻泥以其色彩艳丽、粘合性强、易于造型,成了替代老式橡皮泥的新材料。因此在给小班幼儿开展泥塑活动时,以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泥塑操作习惯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主题探究活动是教师与幼儿在研究性活动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不断建构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是积极自主的探究者。教师要关注幼儿,引导幼儿,才能让幼儿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探索性思维,提高自身的探究学习能力,成为有能力的学习者和游戏者。笔者就谈谈在主题探究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王映雪 《科教文汇》2010,(2):193-193
主题探究活动是教师与幼儿在研究性活动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不断建构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是积极自主的探究者。教师要关注幼儿,引导幼儿,才能让幼儿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探索性思维,提高自身的探究学习能力,成为有能力的学习者和游戏者。笔者就谈谈在主题探究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纲要》中艺术教育目标明确指出:"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泥塑作品是幼儿审美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源,为尽可能的创设和提供适宜的环境与材料支持幼儿塑造;让幼儿用视觉器官为主的多种感官感知与体验泥塑艺术的独特魅力;采用丰富多样的材料和方式丰富幼儿的创作需要。  相似文献   

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社会性发展至关重要,而幼儿主要的活动形式就是游戏,因此巧用合作游戏可以推动幼儿社会性发展。适宜的合作游戏不仅能让幼儿身心愉悦,动作发展,还能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性的发展。本文结合活动实例,从合作游戏材料的提供、环境的创设、游戏的体验等方面入手,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会玩的孩子才会学习,会学习的孩子更会玩",游戏是幼儿发展的摇篮。户外建构区活动,实现了幼儿对搭建的需求与愿望,体验了自己与同伴共同搭建的乐趣,以及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因此,教师对户外建构区活动的组织与引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是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区域活动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和幼儿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而这些区域材料也是幼儿隐形的老师,是幼儿认识的中介和桥梁。在教师和材料的双重帮助下,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显现出"正、巧、勇"之智慧,发展了幼儿健康活泼、好奇探究的个性,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从实际出发,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在为幼儿提供一些必备的基础材料的同时,注意尽量和孩子们一起收集较为合理的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情感进行活动,努力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会"和"会学"虽然只是两个字的颠倒,却是两种不同教育观的反映。教幼儿学会是着眼于当前,着眼于孩子具体的认知结果,如学会了多少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技巧,我们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往往十分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儿童自身的学,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幼儿失去了主动探索发现的机会,不利于幼儿知识、智力的重新建构;教幼儿会学,则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即教师引导幼儿去发现、去观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探究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在幼儿学习中怎样变教幼儿"学会"到教幼儿"会学"呢?为此,我结合语言教育活动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1.
《指南》中指出珍视幼儿生活的独特价值。幼儿园小农庄是幼儿园一项重要的园本课程内容。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生态园环境,开展了丰富的种植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都得到了均衡的发展。杜威强调儿童经验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来自经验,而儿童要想获得有意义的经验,必须通过"做"。"人们最初的认识,最根深蒂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我园的小农庄,通过幼儿们亲自播种——观察——照料——收获等活动,使幼儿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大自然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最主要的活动方式,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一种学习、活动、适应、生活或工作。儿童是通过游戏获得发展的。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幼儿游戏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通过文献检索,有关游戏方面的文献很多。但绝大多数聚焦在幼儿园的教育情境中,集中于探讨游戏中幼儿——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有关家园互动,共同推进提升幼儿游戏水平的研究文献量少且集中于个别经验的介绍,缺乏系统和较为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区域活动是以个别化教育的形式,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幼儿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在各种区域内容中,数学区却常常被幼儿忽视,这除了因为数学学习本身知识的枯燥性以外,在数学区域内容的创设和教师的指导上也存在一些不被重视的因素,它们直接影响着数学区活动的质量和开展。然而教师的指导是一个开放性和幼儿互动的过程,在互动过程中,要求教师应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策略,并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美工区活动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多种艺术创作材料为辅助,在实践操作中,满足幼儿自主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艺术创想区"的创设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便于动手、大胆操作,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师应放手让孩子们大胆地去参加活动区活动,通过与同伴共同学习、共同操作、共同探索,从而得到发展提高。  相似文献   

16.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幼儿喜爱的形式之一,也是幼儿表达、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幼儿在活动中真正"唱"起来,是教学值得探讨的问题。针对目前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出现的忽视个体差异、漠视审美体验、轻视表现表达等误区,我们提出并积极实施了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引领幼儿"会听歌、会唱歌、会评唱"的"三会"策略,从理解和感知歌曲作品内容入手,以情感激发,通过欣赏和体悟歌曲作品的内涵美,利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美并演绎美,使幼儿在激励和唤醒中,去发现、接纳、欣赏、表达,在歌唱中学会学习、创造、发现和探索,真正体悟"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17.
在本课题研究中,组织中班幼儿在自然角开展"启发式"豆类系列种植活动。以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体,通过师生互动,以合作、探索和自由发现为导向来设计活动方案,使幼儿探索的内在动力得到激发。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改变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多媒体具有的图、文、音、像并茂特点,可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的表现出来,丰富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变的可视、可听、易感知、易体会,便于幼儿理解,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为幼儿营造生动形象、富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尤其是美术活动,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幼儿美的感受力,启发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让艺术作品生动地展现在幼儿面前,不仅开阔了幼儿的视野,还提高了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9.
《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的。基于此,我以班级幼儿的当下经验为基础,以主动学习为理念,生成了"筷子总动员"这一中班科学活动。在对两次活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我尝试对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进行分析与改进,以便能更清晰地解读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效地实施课程活动。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开展体育锻炼活动,能培养幼儿从小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与动力,同时也提升了幼儿的反应能力和身体素质。本文将结合室内体育运动特点,讨论创设趣味情境、明确活动目标、规范运动过程、充分利用空间等活动开展的指导策略,为推进幼儿全面发展做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