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Fluent流体计算软件和亥姆霍兹自振空化喷嘴内流场的特点,基于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对不同结构尺寸的亥姆霍兹型自振空化喷嘴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各个亥姆霍兹型自振空化喷嘴流场内速度与压力分布云图及轴线的速度压力分布曲线等。模拟结果表明,在射流进入振荡腔后产生了明显的负压区,当压力低于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时,空化气泡产生;在自振空化喷嘴的扩张段处存在速度的最大值,并且随着腔长的增加,扩张段处速度最大值减小。在特定的参数下(入口直径d_1=3.4mm,振荡腔直径D_c=15mm,扩张段扩张角α_2=60°),振荡腔长度L_c=3mm,撞击角α_1=180°,出口直径d_2=4mm时,喷嘴内部产生较强的空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和人工进气空化射流喷嘴内流场的特点,基于流体力学基本理论,对人工进气空化射流喷嘴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人工进气空化射流喷嘴的压力分布云图和速度分布矢量图和静压力分布图等。模拟结果表明,在收敛型喷嘴与人工进气口共同作用下,导致了圆柱段出口端明显的负压区,以及在射流束中充满空泡,这些都为空化作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虑现有空化喷嘴的空化性能不足和磨损程度高的问题,对带有空化器的组合式空化喷嘴进行了研究,利用CFD软件分析了流场特性。结果表明,该喷嘴可产生有效空化,且空化器能产生大量"汽化",明显提高了空化效果,可为空化喷嘴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平钻井中,井壁粗糙度对岩屑运移影响较大,在重力作用下易聚集在环空底部,造成岩屑运移苦难。因此,建立不同粗糙度的环空岩屑运移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基于气液固三相流理论分析了粗糙度对岩屑运移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粗糙单元高度h越大,轴向分布距离d越小,周向分布个数n越大,均会导致运移距离减小。从而壁面粗糙度越小,越有利于岩屑的排出。  相似文献   

5.
张丽  刘海生 《科技风》2012,(13):15-16
本文将耦入完全空化模型的两相流混合物模型与RNGk-ε湍流模型联合,对低温孔板流量计中液氧流动空化现象进行数值模拟。数值研究表明:由于节流导致孔板下游压力降低,低温流体空化现象易于发生;而流体速度、压力以及过冷度均会诱发空化,并且进口速度增大、压力降低以及过冷度减小均会造成空化数减小、空化强度增加,空化初生、阻塞现象先后发生。此外,通过研究孔板节流现象的初生、阻塞流动特性,为节流式流量计在低温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竖直弯管水流的流动特性,数值模拟采用SIMPLE的求解方法求解N-S方程和k~ε紊流方程,自由水面采用VOF方法进行追踪.在上游水箱断面自编程序使用了水位边界条件,对4种恒压水头与4种管径条件下的上游竖管、90°弯管、下游水平管内的速度场和压力场进行了计算,得到各工况下弯管内二次流动现象(迪恩涡).分析不同水头与管径条件下流场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各工况下水头损失系数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并最终接近经验值,空化数最低值均在10°截面上的内壁面出现;弯管段内壁压强均低于外壁压强,该压强差维持着弯管内的二次流动.  相似文献   

7.
建筑壁面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的能量传递,针对冬天风速的变化引起风速临界施加率变化对建筑壁面热流动过程造成的影响,提出冬季侧向风速临界施加率变化对建筑壁面热流动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将室内空气、建筑壁面和热流计的换热过程当做一个动态系统,通过气流流动、辐射和温差系数得到建筑壁面热流动的换热系数,根据建筑物的换热情况构建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在建筑物三维模型的基础上模拟不同风速下侧向风速临界施加率发生变化对建筑物壁面热流动过程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建筑壁面的全天得热和散热受风速的影响,建筑壁面散热量随着风速的减小而减小,建筑壁面的得热量随着风速的减小而增大,风速越小,建筑壁面的温度值越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ABAQUS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及Johnson-cook模型,模拟了圆钢管受侧向冲击的动态响应,获得了不同冲击条件下圆钢管的变形情况,分析了圆管内压、冲击速度和管壁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充气压是影响钢管径向冲击下动态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内压增大,冲击点处位移减小;增加管壁厚度,冲击变形区域缩小;提高冲击速度,圆钢管局部凹陷和整体结构变形明显增大。试验结果和数值分析方法可用于充压圆钢管侧向冲击作用下的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9.
使用FLUENT软件对某轿车排气消音器进行了三维建模,并对其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消音器的第三腔的贯通管出口处气体流速达到最高值,这有可能会产生喷气噪声;由于此消音器是三腔串连,因此各腔表现出来的压力递减主要是由局部损失造成的;消音器入口端的温度最高,之后随着气体向出口端流动,温度逐渐降低,气流主要通过壁面进行热交换和热辐射从而散热。  相似文献   

10.
采用激光粒子动态分析仪(PDA)研究了由单级旋流器、文氏管和离心喷嘴组成的雾化装置的喷雾特性.实验中测量了液雾的速度和直径,研究了液体流量、气流压降和旋流器的结构参数等对喷雾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液雾从文氏管喷出后形成了一个锥形喷雾场,液雾的轴向速度成为双峰分布,实验的工况对旋流杯的雾化效果很大,喷嘴供水压力和气流压降的提高都能明显的改善雾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气流磨的特点,重点研究了渐缩型喷嘴设计的主要参数,对喷嘴的喷气速度、工质流量及喷嘴几何参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喷嘴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对粉碎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将气流粉碎应用到煤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气流磨的特点,分析了气流磨在煤超微粉碎方面的应用,重点研究了气流磨关键部件喷嘴设计的主要参数,对喷嘴的喷气速度、工质流量及喷嘴几何参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喷嘴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对煤超微粉碎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煤炭超微粉碎的发展方向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在K-ε方程数学模型上计算封闭的N-S方程,对不同类型的PDC钻头喷嘴倾角组合进行了流场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喷嘴倾角对PDC钻头的井底流场有明显的影响,不同的喷嘴倾角组合,井底流场特性不同,水力清岩的效果不同。保持中心喷嘴倾角一定,外围喷嘴倾角为20°~30°时,能使井底压力场、速度场达到最优。保持外围喷嘴倾角一定,中心喷嘴倾角为12°~22°时,能使井底压力场、速度场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我国木基生物质现状,分析了气流磨在发电用木粉超细粉碎方面的应用,重点研究了气流磨关键部件喷嘴设计的主要参数,对喷嘴的喷气速度、工质流量及喷嘴几何参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喷嘴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对发电用木粉超细粉碎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木粉超细粉碎的发展方向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经营目标防风固沙林生态系统是由防风固沙林及其沙地环境构成的,以防御风沙危害为主要功能的特殊生态系统。通过建立防风固沙林,增加了地面粗糙度,减小了风速,从而减小了风沙流的携沙量,降低了输沙率,达到防风固沙的目的。并且由于林木的滤沙作用,气流含沙量减小,从而减小了气流对土壤的侵蚀。防风固沙林建立后,会对局部的气象因子发生影响,可降低风速,提高空气湿度,缓和空气温度和地温。并能加强沙地土壤成土过程,使土壤肥力有所提高。另外,还可减小或控制沙面的流动性,改善生态环境,使沙地植被向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且稳定,功能齐全的良性方向发展。二、经营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水力空化现象及水力空化的形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针对文丘里管内的空化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研究了进口压力、下游恢复压力、喉部收缩率对空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压力越大,空化效果越明显;下游恢复压力越小,空化效果越明显;喉部收缩率越大,空化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水力空化现象及水力空化的形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针对文丘里管内的空化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研究了进口压力、下游恢复压力、喉部收缩率对空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压力越大,空化效果越明显;下游恢复压力越小,空化效果越明显;喉部收缩率越大,空化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海上低渗油气藏大多埋藏较深,岩石可钻性较差,机械钻速较低,钻井成本居高不下。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技术是一种新型钻井技术,耦合了脉冲射流和空化射流两种效应,使进入钻头的常规连续流动调制成脉冲空化射流,提高井底净化和辅助破岩效果。现场试验表明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海洋钻井的机械钻速,在地层参数和钻井参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试验井段与同井相邻井段相比平均机械钻速提高32.1%~124.6%。  相似文献   

19.
液滴撞击壁面过程中对铺展与冷却凝结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液滴撞击速度、液滴温度。此外,液滴的大小也对撞击后凝固形状所需时间产生影响。本文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不同直径的水滴在相同其他条件下撞击冷壁面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滴直径对水滴铺展及凝固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0,(2)
使用CFD软件求解定常不可压缩流动的时均N-S方程和SST k-ω湍流模型,分别数值模拟了进口流速10m/s下维式和五次方收缩曲线的流场。计算结果表明,维式曲线从入口部分快速收缩,接近出口收缩慢,使其在速度均匀性和轴向压力梯度等方面优于五次方曲线,然而由于更早的达到较大速度,维式曲线的总压损失系数相对五次方曲线增大2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