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美洲与南美洲水域中生长着一种热带鱼,是一种世界上稀有的鱼类,它能够在同一时间内既看清水下的东西又看清空中的目标,好像长着四只眼睛一样,人们把它叫做“四眼鱼”。当“四眼鱼”在水面上游动的时候,上面部分的半只眼睛注视着空中和陆地上的景物,下面部分的半只眼睛注视着水面下的动静,真正是眼观六路呀!其实,“四眼鱼”并没有四只眼睛,它和平时所见的普通鱼类一样,只有两只眼睛,可是“四眼鱼”为什么能够同时观察到空中和水下的目标呢?研究发现,“四眼鱼”的眼球内有一道由上皮细胞构成的结膜通过角膜,同时虹膜又生出两个突起从中间…  相似文献   

2.
生活在墨西哥南部到南美北部的河流与江湾内的阿纳勃拉斯鱼,由于它的眼睛既能看清水里的东西,又能在同一时间看清空中的目标,宛如四只眼,所以当地人称它为“四眼鱼”。它的每只眼睛分成上下两部分,实际上造成两个瞳孔,一个在水面上,一个在水面下,而上半部分的两半只眼注视着空气和陆地,下半部分的两半只眼凝视着水下。而上下两部分的眼睛各自都有自己的焦距和感觉神经,水下游动的小动物和空中飞翔的昆虫,能够通过光线的不同折射作用,将其形象分别完整地映到四眼鱼的视网膜上。被称作是“活化石”的楔齿蜥,生长着三只眼,在它头顶上一块透明的…  相似文献   

3.
有趣的眼睛     
在自然界中,一些动物的眼睛有趣极了。河马的眼睛长在面部的上端。因为河马一天大多数时间是在水里度过的,眼睛的位置靠上,使它只要稍微露出头,就能看到水面上的情况。马的眼睛长在头的两侧。因为马很容易被老虎、狮子这类凶猛的动物攻击,眼睛长在头两侧可以看清两边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周秀丽 《青海教育》2002,(12):44-44
日常生活中,我们能观察到各种物理现象:实心铁块在水中下沉,而将它做成空心,它就能浮在水面上;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在水面处发生偏折;眼睛近视后看不清东西,戴上近视镜后又能重新看清物体;灯丝粗的灯泡比灯丝细的瓦数大,且亮。从这些生活经验中,学生能获得不少的有关物理方面的感性认识,这是很有益的;但其中有些感性认识用物理知识判断却是错误或片面的,这类生活经验往往会顽固地妨碍初中生对物理规律的正确理解,造成一种负迁移。下面就这类负迁移的克服简述如下:1.物体吸热,温度一定会升高。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学生常…  相似文献   

5.
《小学自然教学》2012,(3):F0004-F0004
远处的物体很难看清,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到达你的眼睛时已经发散,同时,眼睛又太小,以致于不能收集到足够多的光线。望远镜能将远方物体的像放大,它用透镜或面镜收集、聚焦来自远方物体的光。  相似文献   

6.
眼睛     
海子终于看清了躲在礁洞里的是一条黑鱼。特别是黑鱼那两只又圆又大又黑的眼睛让海子激动不已。 爷爷说:“黑鱼的眼睛兴许能治小  相似文献   

7.
一眼两用的四眼鱼这种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河流里的小鱼,眼睛看起来像有四只。它警觉性极高,两只眼用于水面,两只眼用于水中。上部眼睛露出水面观察空中的昆虫,迅速跃出水面捕捉;下半部眼看水面下,光  相似文献   

8.
我们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在有光照射的情况下就能看见周围存在的物体.如小到一只蚂蚁,大到一头大象;近到几厘米的物体,远到上千米的物体;不管它是运动的物体,还是静止不动的物体,不管它是色彩简单的物体,还是色彩斑斓的物体;只要你稍加注意,就可以看清它们.那我们是怎样看清周围的物体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认识眼睛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人在岸上观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的是水中物体的像。观测者站在不同位置来看水中的物体,看到水中物体的像是变化的。通过计算,学生就能知道物体在水中像的位置确实与观测者眼睛的位置有关。眼睛要看清物体,物体必须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现在假设水中物体反射的两条光线在水面  相似文献   

10.
我们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在有光照射的情况下就能看见周围存在的物体。如小到一只蚂蚁,大到一头大象;近到几厘米的物体,远到上千米的物体;不管它是运动的物体,还是静止不动的物体,不管它是色彩简单的物体,还是色彩斑斓的物体;只要你稍加注意,就可以看清它们。那我们是怎样看清周围的物体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认识眼睛的结构。据研究,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人眼(球)结构(图1),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两部分。眼球壁分为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分为角膜和巩膜。中膜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虹膜为棕黑色,中央有一个孔,叫做瞳孔,它能放…  相似文献   

11.
将物件放置于放大镜下,是为了更好地看清它,了解它。那么,将我们自己放大呢?譬如通过相机、摄像机以及我们的眼睛,放大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12.
眼睛与眼镜     
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通过眼睛后成在视网膜上的是一个倒立的实像,但是人的感觉却是正立的实像。这是因为人的眼睛与生俱来就已习惯于这种感受:看物体时,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的实像,人们的感觉就是正立的实像。正常的眼睛既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眼睛能看到物体是由于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再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其中的晶状体是一个焦距大小能够变化的凸透镜。当眼睛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表面的凸出程度变小,焦距变大,如图1(a)所示。当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表…  相似文献   

13.
将物件放置于放大镜下,是为了更好地看清它,了解它。那么,将我们自己放大呢?譬如通过相机、摄像机以及我们的眼睛,放大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14.
盛夏骄阳似火,强烈的太阳光对眼睛的伤害很大.那么太阳光对眼睛的伤害主要来自哪些方面?我们又该怎样保护眼睛呢?一、太阳光对眼睛的伤害1.可见光对眼睛的伤害相信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酷热的烈日下,或在波光强烈的水面嬉戏,或乘车在平滑公路上,或置身于玻璃建筑  相似文献   

15.
海星的每一条臂尖都有一个眼睛。这种眼睛又称为内点,它并不能完全看清物体,只能分辩明暗程度。海星的嘴长在腹部中  相似文献   

16.
翠鸟     
正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才见它飞起,一眨眼它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相似文献   

17.
微距摄影     
《初中生》2011,(2):F0002-F0002
微距摄影是一种拍摄特写照片的艺术,可以展示人眼无法看清的细节当我们看到墙上的一只苍蝇,我们的眼睛是无法看清苍蝇身上的毛发的,然而微距摄影却能帮我们看到。  相似文献   

18.
每次回老家,我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兴奋,至于这股兴奋从何而来,就是因为我又能见到我的爷爷了。爷爷的帽子常常扣在头上.遮得我们不怎么能看清他的脸.只能看到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还有—脸长短不一的皱纹。  相似文献   

19.
骄傲的天鹅     
从前,有一只水獭和一只天鹅住在一条河上。它们虽然是邻居,但是天鹅很骄傲,它总是夸耀自己长得漂亮,视力强,能看清很远很远的东西。它认为像水獭这样眼睛小而又近视的家伙,是不配做它的朋友的。一天,勤劳的水獭正在河岸上劳动——放倒树木,准备盖新居。天鹅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一会儿  相似文献   

20.
知道吗?教我们的老师当中,最“厉害”的要数我们的班主任吴老师。吴老师最“厉害”的就是那双眼睛了。她白净的脸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我们都说她的这双眼睛比孙悟空的还厉害,它仿佛看清我们全班同学的心,在她的眼皮底下,连全班的“捣蛋大王”陈星都不敢做坏事呢。有一回,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