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新闻采编》1986年第3期44页载文,我党组织在山西最早的机关报是1925年6月30日创刊的《铁血周报》。该报由张叔平、纪廷泽编辑出版。后来,党领导的“太原市民沪案后援会”改名为“山西各界反帝国主义惨杀同胞雪耻大会” (简称“山西雪耻会”),为配合反帝运动,将《铁血周报》改为《雪耻周报》,作为山西雪耻会的机关报。  相似文献   

2.
范婷婷 《兰台世界》2024,(2):134-137+142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地域广阔、物产丰富。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世代生活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沙皇俄国觊觎黑龙江流域富饶的物产,不断派兵侵略这一地区。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为维护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反抗沙俄的斗争中,少数民族士兵是早期抗俄清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的抗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入侵者;少数民族官兵是防御沙俄进犯我国领土的重要武装力量。  相似文献   

3.
近代喀什噶尔是南疆及整个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都市,又是英俄帝国主义刺探军事、政治和社会等情报和相互角逐的重镇。文章依据游客们的记录,力图仅对近代喀什噶尔巴扎类型作一梳理归纳,来说明巴扎在喀什噶尔维吾尔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成为欧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扩张的对象,英、法、俄、德、日、意等帝国主义为了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从19世纪中期开始,先后对亚洲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考察和商业探险活动。  相似文献   

5.
近代喀什噶尔是南疆及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都市,又是英俄帝国主义刺探军事、政治和社会等情报和相互角逐的重镇。戴着各种身份抵达喀什噶尔的外国游客的游记、回忆录等,给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喀什噶尔社会生活的诸多线索。  相似文献   

6.
侵占华北,进而占领全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满蒙政策”的一部分。因此,在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就通过军方和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以下称满铁)利用各种借口染指华北。尤其是“九一八”事变前后,这种活动更是变本加厉,而最突出的。就是对华北地区各方面的调查。这种调查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地形等各方面,经济调查又包括了工业、矿产、交通、金融、农业等。参加调查活动的主要是满铁,包括满铁天津事务所,经济调查会,驻屯军嘱托班以及后期成立的华北事务局。  相似文献   

7.
华俄道胜银行是近代外国金融势力进入中国的典型代表之一,也是中国近代第一家中国政府正式用合同方式承诺的中外合办银行。甲午中日战争后,俄国为了加强对华经济渗透和资本扩张,1895年12月俄法合资在圣彼得堡成立华俄道胜银行。1896年2月华俄道胜银行在中国上海设立第一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英俄等帝国主义在我国新疆地区的争夺日益加剧,使中国边防安全受到直接威胁。清政府指令海英、李源炳等人对新疆西南部分地区进行了实地踏勘考察,使时人对新疆西南地区的地形地貌有了一个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七七事变"爆发80周年,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 弘扬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省档案学会于7月7日、11日、18日,在和平区宝环社区、沈阳市委市政府机关、铁西区兴工九委社区举办了《铁血沉思——满铁与七七事变主题档案展览》流动展. 机关干部、职工、武警官兵、社区居民等500余人参观了展览.  相似文献   

10.
1901年清政府与英美俄等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向列强赔款45000万两白银,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98000万两,这就是历史上通称的庚子赔款,英国从中分得赔款总数的11%。在帝国主义国家中,美国1909年最早开始向中国退还部分庚款余额,并用  相似文献   

11.
领事裁判权是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土地上攫取的特权。从19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列强利用领事裁判权在中国作威作福、予取予求,置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中,直到新中国成立领事裁判权才被彻底废除。  相似文献   

12.
邵雍 《历史档案》2001,(2):114-119
1894至1895年的甲午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在此前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民间有很大潜在势力的会党有何图谋,会党有何表现,战争的结局对会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是中国近代会党史应当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发表一些看法,以期把会党史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3.
刘建一  李丹阳 《档案与史学》2011,(7):F0003-F0003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据档案记载,自1918年以来,苏俄和共产国际就不断派遣人员来华,并利用一些进步俄侨为苏俄服务。他们在中国进行了情报、联络、宣传鼓动和组织活动,号召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反日)、资本主义剥削和本国反动政府的统治,向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列宁思想  相似文献   

14.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是日本帝国主义继伪满洲国之后,在华扶植的第二个傀儡政权。1935年11月24日,在日本特务土肥原险恶用心的策划下,汉奸殷汝耕在通县召集停战区特警队长等开临时会议,组织了以殷汝耕为委员长,池宗墨、王厦材、张庆余、张砚田、李海天、赵雷、李允声、殷体新等8人为委员的“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11月25日,殷汝耕在关东军的保护下,在通县孔庙召开伪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成立会,宣布了伪组织的组成人员和组织机构。1935年12月25日,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正式挂牌宣告成立,殷汝耕任政府“政务长官”,并发布了《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组织大纲》,首府在通县。至此,日本帝国主义在关内扶植的第一个伪政权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5.
近代喀什噶尔是南疆及整个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都市,又是英俄帝国主义刺探军事、政治和社会等情报和相互角逐的重镇。研究抵达喀什噶尔的西方探险家记录,显示近代喀什噶尔巴扎的功能远远超越贸易活动范畴,成为民众消遣娱乐的场合、工匠们展示手工艺品的博览会和统治阶级虚张声势、以儆效尤和勒索百姓的舞台。  相似文献   

16.
庞红 《兰台世界》2005,(7):137-138
沈阳铁西工业区在中国工业的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这里曾创造了无数个中国工业第一,被称为共和国工业的摇篮。从第一家工厂建立到现在,已经有百年历史,在经过国家多次改造和重点建设后,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但它的形成却是由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经济掠夺开始的。一、起源于帝国主义的侵略1904年2月到1905年9月,日、俄两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在中国东北的利益和特权,在中国的领土上爆发了一场战争,在最后一次战役中,俄国宣告失败。1905年9月,日、俄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沙俄将在中国东北的各种…  相似文献   

17.
英法俄日等国把持清代邮政史料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专题档案史料,揭示了鸦片战争后,英、法、美、德、俄、日等国,根据不平等条约,相继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汉口、福州、沙市等通商口岸,开办各自的邮局,侵犯中国邮政主权的史实;同时也揭示了在我国开办新式邮政之始,掌握中国海关大权的赫德,利用海关把持中国邮政,为各帝国主义国家所效法,致使中国邮政大权完全落入外国侵略者手中的史实。这些史料,对研究帝国主义侵华史、中国邮政史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星 《中国档案》2004,(4):14-15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关于新中国的外交使命,共和国的首任总理兼外长周恩来在外交部的成立大会上有着清晰的阐述。他说,现在的外交任务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同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友谊,另一方面是反对帝国主义。外交工作也是两方面:一方面是联合,一方面是斗争。我们同兄弟之邦并不是没有差别。对兄弟国家战略上是要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对帝国主义国家战略上是反对的,但战术有时在个别问题上是可以联合的。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要有信心。凡是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我们一概不承认它们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外交…  相似文献   

19.
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正式开办国家邮政,成立大清邮政总局,然而英法德俄美日等列强利用海关兼办邮政之机,仍操纵和把持着中国邮政管理大权。清廷邮政总局由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主持其事,各地邮局也大都由任当地税务司的外国人管理,并大量使用洋员,使邮政机构成为为帝国主义列强侵华服务的重要工具。从馆藏税务处档案中选出的这件史料,汇辑了外国在华参与管理中国邮政事务的全部人员名单,并记载了他们的来华时间、职任等情况,对研究中国近代邮政史尚有一定裨益,故予刊布。  相似文献   

20.
<正>1900年8月,义和团抗击外国侵略者运动失败。次年9月,清政府与英、美、法、日、俄、德等11国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要向英、美、法、日、德、俄等"受害国"赔款白银4.5亿两。由于清政府无力偿还这笔巨款,帝国主义列强将这笔巨款巧立为"借款",年息4厘,从1902年到1940年,分39年还清,本息高达9.82亿两,其中利息高达5.3亿两,按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