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以来,太平天国壁画先后在南京、苏州、金华、嘉兴、宜兴、绍兴等地被发现.沉没了近百年的壁画让学术界、文物界异常兴奋,也为太平天国历史及艺术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佐证.  相似文献   

2.
罗尔纲(1901~1997年),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在学术界特别是史学界,人们只要谈到太平天国,无不想起罗尔纲先生;只要提起罗尔纲先生,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太平天国.罗尔纲是研究太平天国的一代宗师,经他长期搜集、整理和编辑而成的<太平天国文献>四巨集,<太平天国资料汇编>1200万字,由于他悉心勘考、去伪存真,给太平天国的研究者们以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3.
读大学的时候,一两次偶然的学术讲座,使我对太平天国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次是读大三的时候,笔者的老师、著名太平天国史专家史式到广州参加全国太平天国学术讨论会,回校后便给同学们作了一个学术报告,介绍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关于太平天国的学术研究情况。老师当年赴广州参加盛会后写的一首小诗,我至今珍藏着:辛酉杏月,应邀参加纪念太平天国一百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遂有粤桂之行。游踪所至,皆太平天国史迹也,故曰:天国之游。风门坳古战场,为(广西)紫荆山区门户,山间有赭石,相传为太平天国战士鲜血染成。屹屹群峰一线通,几经幽险入其中,天兵…  相似文献   

4.
刘晨 《档案学研究》2015,29(2):124-128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官方档案在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不久就被编纂成《钦定剿平粤匪方略》等档案汇编;新时期,又形成26册《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及其他档案文献,这些档案文献各有特征、价值和局限。就其利用和研究情况看,存在档案建设与研究内容方面的不足。只有加强对已有档案的利用,不断发掘和出版新的档案史料,拓宽研究内容,转换学术视角,进行跨学科研究,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的利用和研究才能达到一定高度,并将有利于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在14年的革命历程中产生了大量档案,然而,在国内,这些档案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几经磨难、丢失和损毁。幸而,在国外还有大量的太平天国档案得以保存。文章在前贤的基础上对流失海外的太平天国档案进行整合汇总,将收藏在海外的太平天国档案调查清楚,为将来追索这些太平天国档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组织过太平天国档案材料的收集活动,曾国藩在攻入天京时组织官兵扑救被太平军自焚的宫殿,从中抢救了太平天国的印鉴,曾国藩用心保存了李秀成的<自供>--太平天国从起义到失败的历史记录材料,曾国藩注重收集、保存太平天国档案材料的思想意识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7.
论文通过发现太平天国印书的活字印本,廓清了中国印刷史上的模糊认识.并就发现太平天国活字印本的意义进行阐述,给太平天国研究者提供新的版本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宗教的视野研究太平天国公文是对公文研究的新探索。太平天国时期的公文披上了华丽的宗教外衣,强调天下一家。宗教幻想与公文务实原则的冲突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的不彻底。  相似文献   

9.
齐春晓 《兰台世界》2006,(20):57-58
太平天国政权在起义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反映农民革命运动的文书档案,建立了颇具特色的文书档案工作,这些文书档案在整个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太平天国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文书编纂迄今已走过百余年,国内外太平天国文书编纂成果众多,尤其是建国后,仅书籍类的太平天国文书编纂成果就达五十余种,对研究太平天国史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金田举事到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历时十四年,图书文化事业伴随始终。太平天国建立一套完整的图书编刻、印刷机构,围绕宣传革命、唤醒民众、推翻清王朝、建立理想“天国”的目的,镌刻印行大量的图书文献,对太平天国革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太平天国图书镌刻种类多,印行数量大,利用率较高。从而为我们研究利用古籍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安徽境内发生的太平天国历史事件众多,使得太平天国保留着醇厚的安徽元素,同时也给安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太平天国历史文物。安徽博物院藏三尊太平天国谒天义陈铜炮较为罕见,皆为国家一级文物,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一尊铜炮铸有铭文:"九门御林开朝王宗谒天义陈正铸炮刘造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十二月吉日",时间大约为1862年1月。另外两尊铜炮铸有相同铭文:"九门御林开朝王宗谒天义陈正铸炮刘造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三月吉日",时间大约为1862年4月。铜炮是谒天义陈志书驻守常州期间铸造,反映了太平天国后期陈为守卫常州而做出的积极努力与贡献。陈志书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将,作战勇敢,战功卓著,但史书对陈的记载稀疏分散,远远不及其胞弟护王陈坤书。本文依据淮军领袖李鸿章攻打常州期间的奏疏,参阅太平天国文献,并结合地方志,考释谒天义陈铜炮背后的历史信息,以揭开历史边缘人物陈志书的人生经历与悲壮命运。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美术学的角度分析了北凉时期莫高窟壁画的来源、风格及在整个敦煌艺术中的地位。从来源上说,北凉壁画在很大程度上与周边地区更早更成熟的石窟壁画有密切关系,如吐峪沟壁画、天梯山石窟壁画以及更遥远的西域壁画。作为起始阶段,北凉壁画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其内容和形式。在禅学的共同主题下,北凉敦煌壁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吸收和借鉴:一是表现禅学思想的绘画题材,二是西域样式的人物形象,三是以"凹凸法"为主的表现手法。同时,北凉壁画并没有照搬其他壁画,而是形成了自己的样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洞窟壁画的布局,二是千佛在壁画中的地位,三是菩萨审美风格的确立。它们奠定了敦煌壁画的基本框架和风格,也是敦煌壁画本土化进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李景梅 《大观周刊》2012,(39):308-309
太平天国的正义性是近些年来在史学界存在争论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政治学视角内对群众反抗的支持、太平天国与清延对外关系的不同表现以及太平天国反帝反封建的意义三个方面来论证太平天国的正义性。  相似文献   

15.
《现代出版》2013,(6):F0004-F0004
阿根廷盛行剧院文化。雅典人书店由20世纪20年代一座著名的剧院改建而成。书店完好无损地保留了剧院原有的穹顶壁画、廊柱雕刻,甚至戏台上深红色的幕布。  相似文献   

16.
已故的罗尔纲先生对我国历史学尤其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可谓是太平天国史研究的奠基人。在漫长的太平天国史研究探讨岁月里,罗老以其坚忍细心、务实求真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1年出版的总结之巨著《太平天国史》正是其一生呕心沥血、严谨治学的真实写照,而此书的手稿就珍藏在  相似文献   

17.
太平天国有一位将领,受忠王李秀成之命,要他火速赶往安庆,以解救天京(即南京)之围。当部队路过江苏仪征县城时,将领命令后续部队“绕城而  相似文献   

18.
安徽境内发生的太平天国历史事件众多,使得太平天国保留着醇厚的安徽元素,同时也给安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太平天国历史文物。安徽博物院藏三尊太平天国谒天义陈铜炮较为罕见,皆为国家一级文物,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一尊铜炮铸有铭文:"九门御林开朝王宗谒天义陈正铸炮刘造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十二月吉日",时间大约为1862年1月。另外两尊铜炮铸有相同铭文:"九门御林开朝王宗谒天义陈正铸炮刘造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三月吉日",时间大约为1862年4月。铜炮是谒天义陈志书驻守常州期间铸造,反映了太平天国后期陈为守卫常州而做出的积极努力与贡献。陈志书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将,作战勇敢,战功卓著,但史书对陈的记载稀疏分散,远远不及其胞弟护王陈坤书。本文依据淮军领袖李鸿章攻打常州期间的奏疏,参阅太平天国文献,并结合地方志,考释谒天义陈铜炮背后的历史信息,以揭开历史边缘人物陈志书的人生经历与悲壮命运。  相似文献   

19.
一个世纪以来,有关太平天国的记载和论著汗牛充栋。新中国成立后,太平天国史研究更成为“显学”而硕果累累。20世纪80年代,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太平天国史研究面临新的转折:一方面学术研究的广度、深度不断加大加深,史料不断发掘,专著论文不断出版;另一方面脱离实际、贬低甚至否定太平天国的观点时有出现,从而直接或间接  相似文献   

20.
沈慧 《浙江档案》2007,(10):55-56
湖州在太平天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1860年2月,太平军为实施攻杭救京方案第一次进入湖州地区,以后几度用兵湖州,并于1862年5月攻下湖州府。天京陷落后,湖州成为太平天国最后一个大据点,众多重要将领荟萃湖州,幼天王一度还准备在湖州建都。无疑,研究太平天国湖州历史,不仅是研究湖州历史必做的一个课题,而且有助于深化整个太平天国历史的研究。然而鉴于史料的零星和残缺,这一课题至今尚未有人问津。笔者尽最大可能搜寻了相关资料,并对这些零星的资料作了综合整理,试图以太平天国诸王在湖州的事迹为突破口,推进太平天国湖州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