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王丽平  余群 《兰台世界》2012,(28):37-38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蹴鞠(cùjū)历来被史家作为古代传统足球的正式名称,蹴鞠最早的记载是在《史记》,在《苏秦列传》中苏秦对临苗的形容就是用了蹴鞠一词,该描述是这样的:"临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蹋鞠者".在我国,蹴鞠一词发展源远流长,其别名较多,比如"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都是蹴鞠的别称,按照字义上来理解,"蹴"即用脚踢,"鞠"即皮制的球,合起来就是用脚踢球,它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2.
蹴鞠,在我国古代的史籍上也叫"蹋鞠"."蹴"、"蹋"均是用脚踢的意思,"鞠"就是球.西汉刘向在其<别录>中写道:"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蹴鞠作为一种娱乐竞技活动,在历史上由来已久."蹴鞠"在<汉书>与<后汉书>中较多见,并存在于各种历史典籍中,蹴鞠可能是蹴鞠运动较早的名称.  相似文献   

3.
贾红毅  白鲲 《兰台世界》2013,(21):148-149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是我国古老的一种类似于当今"足球"的体育运动形式。宋代蹴鞠运动呈现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而其又是与宋代当时发达昌盛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休戚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两汉时期,蹴鞠在民间、宫廷、军事出征中颇为盛行,尤其是作为练兵之手段,受到空前重视,对当时的军事操练产生了重要影响。蹴鞠被运用于闲时日常练兵,操养战术;或者战时间隙操练,鼓舞士气;或者马上击鞠操练,增强攻力。  相似文献   

5.
《档案》2004,(4)
足球古已有之,其故乡在中国。据权威史料《史记》记载,足球的“祖先”——“蹋鞠”,早在战国时代的齐国临菑城内就已盛行。 2004年2月4 日,国际足联副秘书长热罗姆·项帕涅在伦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今年国际足联成立百年庆典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今夏在中国举行第十二届亚洲杯赛期间,正式承认中国是足球运动的发源地。项帕涅说,尽管有不少国家都认为本国是足球运动的诞生地,但研究国际足球的历史学家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足球最早起源于中国。 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临菑之中七万户临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犬,六…  相似文献   

6.
么长青  高宣 《兰台世界》2012,(13):54-55
隋唐时期,拔河运动活跃盛行,无论是皇亲国戚抑或平常百姓都非常热爱这项运动,但其形制较之前朝历代有所创新变化,也体现出了多样化的作用和功能。一、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拔河是隋唐时期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据《隋书·地理志下》记载:"二郡(南郡、  相似文献   

7.
秦华奇 《兰台世界》2012,(22):83-84
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受"重文轻武"的思想影响,对体育记载极少,只在史书中偶有男性进行捶丸、蹴鞠、射箭等运动的记载。中国女性在封建时期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中国妇女不仅没有享受精神自由的权利,也没有身体自由,更谈不上参加体育运动。随着中国近代史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制度、观念等方面都被迫或主动受到外国先进文化的影响。在国家和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各有识之士纷纷  相似文献   

8.
据《宋史》记载,宋徽宗不但喜爱蹴鞠,而且经常参与蹴鞠运动。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蹴鞠运动在宋朝百姓中开展得如火如荼,使蹴鞠真正融入社会发展,成为当时带动社会经济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9.
战争与经济     
"一旦商品不能越过边境,士兵就得越过边境。"这是一句古老的西方谚语,纵观历史,无不应验。我国古代兵书中关于战争的最早记载,当推神农伐斧遂。据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见威王》和《战国策·秦策》记载:孙膑为了说服齐威王用兵,列举了许多古代战例,首先就谈及"神戎战斧遂"。苏秦说秦惠王连横,同样以"神农伐斧遂"作为最古老的战争讲述。《孙膑兵法》的注者称:"神戎,即神农。斧遂或作补遂",因此孙膑和苏秦讲的是同一回事。同时可见这次战争并非  相似文献   

10.
杨春卉 《兰台世界》2013,(11):78-79
据《宋史》记载,宋徽宗不但喜爱蹴鞠,而且经常参与蹴鞠运动.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蹴鞠运动在宋朝百姓中开展得如火如荼,使蹴鞠真正融入社会发展,成为当时带动社会经济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11.
先秦时期关于女性教育的记载,只有在《周礼》、《礼记》、《仪礼》这些有关礼节的书中可以见到,此外,在《尚书》、《左传》也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从教育内容上说,先秦时期的女性教育已经有别于男子教育,先秦时期的女性教育以"四德"为主。从教育方式上说,先秦女性教育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家庭式,另一种可称为私塾式。  相似文献   

12.
苏秦是中国古代游说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其说服案例在《战国策》等书中均有详细记载,本文主要以《史记》为蓝本。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苏秦需求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他有着强烈的成就动机,以获取尊荣和最大释放个人价值为奋斗目标.追求一种成功后无比快乐的顶峰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史书上记载的"一妻多夫制"的国家有三个:一是《北史》中的噘哒(yan da),另外两个是《唐书》中记载的东女国和名蔑.其中在南北朝时期兴起的噘哒国,以其民风强悍、凶猛善战著称于世,曾经一度称霸西域,撼动北朝,国力盛极一时.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古代,蹴鞠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唐宋时期高度繁荣,并成为一种行业。蹴鞠业拥有相应的行会组织,即圆社,不仅如此,还建立了相对健全的行业神拜祭制度。  相似文献   

15.
2015至2016年间上海博物馆的"吴湖帆收藏大展"中有一卷传元代钱选《蹴鞠图》,然该图存在颇多疑点。第一,吴湖帆在其所藏《蹴鞠图》拖尾上抄录了明代文徵明的题识,其中人物的特征与画面完全不能吻合。第二,该《蹴鞠图》上收藏印最早为明人,且钱选自题书法和款印均有许多疑点。第三,《蹴鞠图》是否有超越画面之外的文化涵义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采用探索历史情境与人物服饰、相貌和活动特征的方法,从宋人较为可信的文献史料出发,结合正史载录,重新还原了画中六人的真实身份以及人物关系背后的政治隐喻。同时,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君臣蹴鞠图"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的视觉母题之一,历代有不少文人曾为该母题作过题跋和诠释,文中解释了宋代后人对"六人蹴鞠"图式的认识与原作之意的差别。最后,本文对吴湖帆先生收藏该画并加以题识的原意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蹴鞠是宋代最常见、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上至帝王贵胄,下至普通百姓,男女老少均表现出对蹴鞠的广泛喜爱。齐云社的出现为蹴鞠运动提供了短暂的发展助力,但也为其在宋末的最终衰亡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7.
上,蹴鞠运动更多的是男性参与,女性寥寥无几.实际上,从唐诗等文献记载及壁画、绢画、石刻、器物等出土文物彰显着唐代女子参与蹴鞠活动的场面.以此,结合蹴鞠的演变历史,着重探究古代唐宋时期女子开展蹴鞠活动的情况,指出蹴鞠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是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不同地城文化之间独特关系的缩合结果.  相似文献   

18.
范文慧 《兰台世界》2014,(9):117-118
唐代宫中女子较以前历朝历代宫中女子开放、自由,她们广泛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其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之多,水平之高,是前朝女子所不能相媲美的。宫中女子踊跃参与蹴鞠活动,大大促进了蹴鞠运动的普及。  相似文献   

19.
唐代宫中女子较以前历朝历代宫中女子开放、自由,她们广泛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其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之多,水平之高,是前朝女子所不能相媲美的。宫中女子踊跃参与蹴鞠活动,大大促进了蹴鞠运动的普及。  相似文献   

20.
李宗山 《兰台世界》2012,(16):31-32
弹棋是西汉末年始流行的一种古代棋戏,最初主要在宫廷和士大夫中间盛行。关于弹棋最早文献记载始于东晋葛洪所辑《西京杂记》卷二:"(汉)成帝好蹴鞠,群臣以蹴鞠为劳体,非至尊所宜。帝曰:肤好之,可择似而不劳者奏之。家君(指刘向)作弹棋以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