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时我在一所小学工作。小学里都有一个惯例:到了5月中旬,各班都要组织孩子们排练节目,准备迎接“六一”。一天下午,同学们又去操场排练了。我从一个教室门口经过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一个小姑娘孤零零地趴在教室的窗台前,痴痴地向操场上张望着,满眼都是悲伤和羡慕。我奇怪地问她:“你怎么不去排练节目呢?”一双黑亮的眼睛望着我,她固执地沉默着,一句话都不肯说。过了一会儿,她却抽抽搭搭地哭起来了边哭边说:“我的腿不好。班主任说,如果我参加了,就会影响全班的成绩。”我吃了一惊,问道:“你的腿怎么了?”那小姑娘听了我…  相似文献   

2.
记得有一次,我与孩子们玩耍嬉戏,玩得正起劲时,一个小朋友跑过来,迫不及待地 报告说:“老师,冬冬骂你啦!”我觉得奇怪,不相信地随口问道:“怎么骂的?”“他说知 道你的名字,喊你×××。”我笑着对他和身边的孩子说:“冬冬没有骂人,老师和你们一 样,都有名字,小朋友也可以喊老师的名字呀!”孩子们小声地重复着我的名字,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十分快乐地又追逐玩耍起来。之后不久,幼儿园来了一位新老师,班主任将她 介绍给孩子时,很具现代意识:“新老师的名字叫王丹丹,小朋友可以喊他‘丹丹老师’” 。这称呼新奇、浪漫、…  相似文献   

3.
亲脸     
前不久,我在中班组织了“妈妈爱我我爱她“的活动。孩子们叽叽喳喳,抢着发言。波波说:“妈妈清晨抱我起来,还煮鸡蛋泡牛奶给我喝。”虹虹说:“妈妈下班回来,我端水给妈妈喝。”蓓蓓说:“我上回住院,妈妈守着我,眼睛都哭肿了。“说着,说着,泪珠滚了出来。蕾蕾走到我面前,笑得像一朵花:“妈妈常亲我的脸蛋。老师,你也亲亲我的脸。”说完把脸伸了过来,我没有犹豫,动情地紧紧亲着她的脸。这一下可热闹了,孩子们哄拥而上,要与我亲脸。我十分激动,要孩子们一个一个来。小家伙们很听话,竟排起队,等着我亲脸。看着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仿佛看到一群儿女,争着给妈妈献亲情。  相似文献   

4.
班里办起了图书角,同学们看书的积极性可高了。一天下午,同学们都在认真看书,可宋超和朱昭为争夺一本课外书扭打在一起,书也被撕烂了。我一进教室,值日班长立刻把事情经过告诉了我。可宋超不承认,哭丧着脸争辩:“我没有,不是我撕的。”这个宋超呀,是我们班的“常有理”,爱跟老师顶嘴,做了错事,总是不认账,这不,老毛病又犯了。这时,我冷静地慢慢走到宋超跟前,没有责备他,而是轻轻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宋超,是不是不小心把书弄烂了?”他抬起头,擦着泪水向我点点头。“你非常喜欢这本书,是吗?”“是,昨天剩下两页没看…  相似文献   

5.
《四川教育》2007,(2):45-47
吴正宪老师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开始了新课的学习。“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怎样表示?”“2个。”“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怎样表示?”“1个。”吴老师不紧不慢地说:“只有一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怎样表示?”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突然有几个同学用右手尖点了一下左手心.“半个”。还有的同学两手心相对并不合上,表示“半个”。熟悉的生活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同学们不由自主地说:“半个”。吴老师肯定道:“对,半个。半个该怎么写呢?能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半个吗?”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有的同学画图、有的同学写汉字,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着自己心中的“一半”.吴老师认真地看着同学们的板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一天.我上一节“发现朋友有缺点.该怎么办”的五年级口语交际课。当我让孩子们用一种事物来形容朋友时.孩子们的灵感火花被激发出来了。有的孩子说:“朋友像一把伞,当你在风吹雨打,感到无助时,是它给你遮风挡雨。”有的孩子画了一面镜子,说:“朋友就像镜子一样,让人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警惕着自己。”有的孩子说:“朋友就像一瓶酒,越陈越香醇,越陈越珍贵。”……看到孩子们智慧火光的闪烁,我立刻顺水推舟,让孩子们继续思考:“要是发现朋友有缺点,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又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我的恐龙做得真棒,同学们说是不是?”谷坤刚同学自信的脸上透着期待,也透着一丝紧张。在一片叫“好”声中,夹杂着几句刺耳的话:“做得不好。”谷坤刚谦虚地走到刘殷豪面前:“你说哪儿做得不好?”刘殷豪不甘示弱地站了起来,大声说道:“你这条霸王龙就是做得不好。没有眼睛,尾巴不够长,背脊上没有锯齿,连嘴都张不开。”谷坤刚涨红了脸,诚恳地说:“谢谢你,给我做的恐龙提了这么好的建议,下次我会做得更逼真。”这是我班介绍“自做的玩具”一课的片段。课堂上,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讲述自己制作玩具的故事,认认真真地聆听其他同…  相似文献   

8.
在一堂语课上,同学们和我很投入地读着课中一段精美的字。“幺儿,你的书”读书声戛然而止。我和同学们的目光一起射向站在教室门口高声喊话的她。她是班上一名男生的母亲,约莫三十岁左右,一身农民装束,满脸风霜。教室里刹那间安静极了,可就只那么一会儿,教室里的各个角落便传出不同音色不同声调的“幺儿,你的书!”“幺儿,你的书!”一听便知  相似文献   

9.
蒲渝 《早期教育》2005,(6):15-15
一次玩结构游戏,小宇动手拿了龙龙的玩具,龙龙执意不肯。小宇用力打了一下龙龙,手还没缩回来,嘴里已经很顺溜地冒出一句“对不起”,说完依旧继续和龙龙争抢玩具。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地告状。我走了过去,龙龙像见了救星一样哭诉着说:“他抢我的玩具,还打我。”小字理直气壮地说:“我已经说了‘对不起’了。”龙龙满脸通红,鼓着嘴出人意料地冒出一句让人吃惊的话:“我打你一下,也给你说对不起。”  相似文献   

10.
赵丽敏 《天津教育》2001,(10):39-40
微格情境纪老师讲完了三位数乘法,出了5道题让同学们计算。纪老师巡视后回到讲台,让同学们停笔,说了两三遍,金龙还是不停笔。纪老师有些生气地叫起他:“金龙,你站起来!老师说了两三遍‘停笔’,你为什么不停笔?”金龙站起来,小声说:“我……我想把这道题算完。”纪老师:“你算出来了吗?”金龙:“没有。”纪老师:“为什么没有?你现在在算哪道题?”金龙:“我……我在算2113×123等于多少。”纪老师:“今天我们讲的是三位数乘法,你为什么要计算三位数乘四位数?”金龙瞅了一眼同桌高红,低声说:“我……我看见高红…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三八”妇女节,我独出心裁地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作业:晚上每人给妈妈(或家中的一个长辈)洗洗脚。话刚说完,班里的气氛立即热烈起来,有的孩子说:“老师,我们已买好送给妈妈的礼物了。”我笑着说:“你们回去按老师的要求做吧,你会觉得这比送什么礼物都好。”我还要求孩子们之后写一篇札记,并让妈妈写一则评语。孩子们带着这项特殊的作业回家了。第二天交来的札记记录了孩子们在做这件事时的感情变化与升华。李涵同学写道:“我刚开始端着一盆水到妈妈身边时是嘻嘻哈哈的,这真像是一场有趣的游戏!可当我脱下妈妈的袜子,看到…  相似文献   

12.
星期五是快乐的,每到这一天,我总是兴奋不已,盼着早点儿下课,好与几个好朋友在学校附近的一个路边公园尽情地玩耍。可是,就在星期四的这天,仅仅因为一块橡皮的误会,我与最要好的朋友——刘珠发生了争执。中午,我认真地做着数学题,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数学的天地里。做着做着,我习惯性地摸了摸书的右上角,发现橡皮不见了。我的橡皮丢了,于是,我问同学们:“谁看见了我的橡皮?蓝色的……”好长时间也没有人回应,我便垂头丧气地看起书来。不一会儿,我忽然看到刘珠手中的橡皮是我的。一下子变得很生气,说:“刘珠,这是我的橡皮,我没有借你用啊!“我一边生气地说,一边把橡皮从她手中抢了过来。这时她东张西望、支支吾吾的,自己也说不清楚,“我……没有拿你的橡皮啊,我……  相似文献   

13.
一次,游戏结束后,我照例催促孩子:“快点,把玩具整理好。”这时,我发现双胞胎兄弟丁丁和豆豆没有整理玩具,而是躲在一边嘻嘻哈哈地嘀咕着什么。我生气地走过去:“你们在说什么?”面对我突如其来的问话,胆小的丁丁如实地交代了:“豆豆叫我跟他一起骂你。”“骂我什么?”“老师是条大懒虫!”“大懒虫?”我转身看豆豆,这个调皮小子全然不理我的生气,眼珠转了转,理直气壮地说:“王老师,你平时说我们不整理玩具,是条小懒虫,而你也不整理玩具,你难道不是大懒虫吗?”我猛地醒悟过来。对呀,平时我把整理玩具看成是孩子们的事…  相似文献   

14.
语课上,气氛热烈,同学们兴奋地交流着、争辩着,完全沉浸在课描述的情景中。蓦然间,我发现了一个与课堂气氛格格不入的角色——一位女同学正专注地看“语书”,我轻轻地走过去。俯下身,这才发现,她的语书上还放着-本  相似文献   

15.
李红梅 《师道》2003,(6):31-31
在新绿悄悄来临的季节,孩子们又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趣的周末,他们的眼睛和情绪在向我诉说着初春里孩子们的惊喜。我也被孩子们的情绪感染着,和蔼地说:“同学们,请你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新知识:梯形的面积。”随着我的话,孩子们的眼睛、表情来了个急转弯,陡然变得灰暗的目光从我的身上滑向桌角。我也惊呆了:要求准备学具,五十多个人只有十几个学生准备了,怎么办?一个个调整、修正的方案在我的脑海里滑过:无论从教学进度还是学生需要,今天都应该讲新课了。讲吧,大部分学生没有学具,效果肯定不好,不讲吧………  相似文献   

16.
我是小学语文教师,一次,我对孩子们说:“读书好,好好读书。”孩子们睁着天真的眼认真地问:“为什么呢?”我振振有词:“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孩子们疑惑地捧起了手中的《字词句篇》、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上,我捧起语文书满怀信心地对孩子们说:“老师来把这篇课文读一读,大家可要听仔细了!”我有声有色地读着,时而轻,时而重,时而急促,时而缓慢……“孩子们,肯定会听得入了迷吧!”我猜测着孩子们听我朗读时的表现。然而,我却出乎意料地听到了孩子们天真的笑声,那笑可不是为我的朗读在喝彩。我顿时懵了。课后,我问孩子们:“为什么听老师的朗读要笑呀?”“老师,我觉得挺好笑的。你把自己当做课文里的小朋友了!”“老师,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笔在某小学听了一堂语课。讲着讲着,老师突然卡住了,停顿了几秒钟后,这位老师不好意思地说:“这个字读什么,我一时拿不准,请同学们课后务必自己动手查查,搞清楚”,说着又往下讲。第二天,我专门到这个班进行了随机调查,问那个字大家查了没有。在被问的十几个学生中竟然只有一两个学生查了,其他都没有。老师也没有就此  相似文献   

19.
早上,孩子们陆陆续续来园了。田田小朋友兴高采烈地怀抱着一袋东西对我说:“老师,这袋板栗给你吃。”“谢谢你,我不吃,你自己留着吃吧。”田田坚持说:“我不爱吃板栗,我妈妈也不吃。”说完他就跑开了,我把板栗暂时放在了桌子上。  相似文献   

20.
今天又是班队课,我刚走进教室,许多学生就大声叫道:“老师,你该罚,你说话不算数。”我大吃一惊:“怎么了,我犯了什么错误?”值日班长理直气壮地说:“老师,上个星期我们举行手抄报比赛,你说星期三班队课的时候,公布并奖励获奖学生。现在已经过了一个星期了,你还没公布,所以,我们大家认为你犯了错误,违犯了班规。”我拍了一下头,恍然大悟:“是呀,我怎么给忘了……老师违犯班规,甘愿受罚。同学们,请你们处罚老师。”第一次处罚老师,对同学们来说是一件新鲜事,他们三个一群四个一组地商量着。讨论结束了,学生纷纷发表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