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论大学教师师范性及其养成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教师师范性是基于学术性与道德性的教学智慧,是大学教师自身专业化的必备素养,体现了教学在向教学自身回归,也是研究型教师的有效成长途径。重视教学、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必须重视大学教师师范性的养成。当前,大学教师师范性养成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使得大学教师师范性养成之道的探讨尤为重要。伴随大学教师专业化,师范性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内外修炼过程。  相似文献   

2.
郑洪霞 《华章》2008,(19):73-74
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关键在教师.因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态势,而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化.以信息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教师的信息素养将是现代教师必备的素质,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教师素质应包括《教育法》规定的任职资格,以及符合任教需要的专业水平要求和良好的师德。教师素质的养成分为探索期、成长期、成熟期。而做人、做事是教师素质的两大支柱。教师素质的养成在于其基础工作,即熟知教材、了解教育对象、能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4.
郑洪霞 《华章》2008,(20):73-74
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关键在教师.因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态势,而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化.以信息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教师的信息素养将是现代教师必备的素质,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教师素质应包括《教育法》规定的任职资格,以及符合任教需要的专业水平要求和良好的师德.教师素质的养成分为探索期、成长期、成熟期.而做人、做事是教师素质的两大支柱.教师素质的养成在于其基础工作,即熟知教材、了解教育对象、能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6.
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得海量的信息传播得迅速、高效。本文从教师信息素质养成的内容与方法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得海量的信息传播得迅速、高效。本文从教师信息素质养成的内容与方法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林雪馥  孙祥 《林区教学》2013,(10):31-32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知识及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学生素质养成的主要时期,新媒体时代信息的急剧扩散,为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发挥新媒体正能量作用,激发每个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唤起大学生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追求,克服新媒体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促进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现代人应具备的最起码素质。幼儿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教师要帮助幼儿认识习惯的重要性,对其进行榜样教育,鼓励并帮助幼儿持之以恒地练习,对幼儿的习惯及时做出评价并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0.
人才素质的时代性、综合性、变化性是科技进步、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客观要求,现代教育、社会实践和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是良好素质养成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大学是一个特殊的伦理实体,以伦理道德为基础形成的大学制度蕴含着特定的伦理品质。具有公正、自由、民主和发展等品格的大学制度,无疑是一种合理的、合道德性的现代大学制度。是否体现这些价值追求是我们判断现代大学制度优与劣、善与恶的价值尺度。这些品质的养成既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共伦理环境,又需要现代大学制度自身的建设,还需要相关利益主体素质的涵养。  相似文献   

12.
在功利主义教育观的指导下,教师素质结构中强调的是认知素质,这已不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要求。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要求教师认知与情感平衡发展。因而,教师要注重良好情感智力的养成。就教师职业而言,主要包括良好的情感特征和表达情感的技能技巧。教师情感智力的养成要注重两方面,一是在职前职后培训课程中加强对情感智力方面素质的培养,二是在工作实践中注重磨练和积淀。  相似文献   

13.
教师德性是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其养成对教师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对教师德性的理解来阐释教师德性养成的意义,并提出德性养成的途径,希望有助于更好的促进教师德性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大学生要在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担当起自身的使命,必将奠定在其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上。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其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大学思想道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养成的基本途径,大学生自我教育与修养是其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的主要途径。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养成的过程中,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与自身修为、知识与道德、语言与行动等关系。  相似文献   

15.
教育本意主要是养成,养成契合教师教育。养成性教师教育旨在培养"作为人的教师",其主导逻辑是内外兼修、内外相因、内外呼应、相辅相成、和谐发展、整体养成和德艺双馨。养成性教师教育更逼近素质教育,更强调主体性教育,更重视生活教育,更倡导个性化教育,更关注仪式教育和更追求生态化教育。养成的主要方式包括文化浸润、生活导引、社团磨砺、活动洗练、职业指引、角色强化、课程规训、技能培训、实践锻炼与事例解剖。养成性教师教育更利于解决德艺失范的状况,更善于培养"四有"教师,更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教师,以及更益于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师。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信息素养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关系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在信息社会对教师的影响以及教师信息素养内涵和标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职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的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浅谈高师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与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技术素养与能力是对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是培养未来教师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信息素质培养是目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重点;二是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高师信息素质培养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进入信息化发展新阶段,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信息素质。本通过对教师信息素质内涵的分析,提出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培养和提高教师信息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素质关乎教育的成败,师德的伦理意蕴不仅通过负有神圣职责的教师职业彰显出来,还体现在对学生智力和心理发展的影响上。它是大学"教育场域"里教师"生存心态"的再现,更是构成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养成是在外在价值的引领下,由内向外的自发、自觉、自主的形成过程,而非由外向内的灌输过程,即"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统一。爱是师德内化的基础,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与敬畏是师德内化的前提,承担义务和履行责任是实现师德内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赵洁 《华章》2011,(1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上都将迎来全新的面貌.基于此,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也要与时俱进,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有较大的提升,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本文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下对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要求出发,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现状,对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提升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