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黄海文 《文教资料》2006,(16):63-64
一种新的教学载体——外语教学光盘在外语教学过程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为了外语教学光盘能更好地为外语教学服务,我们应该做好外语教学光盘的著录工作,建立良好的外语教学光盘检索系统。积极创造条件作好外语电影光碟和外语学习光盘的导读工作,使外语教学光盘在外语教学中发挥出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外语教学当中的融入CBI教学理念能够显著提升外语教学质量。通过对高校外语教学的特殊性进行分析,了解高校外语教学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对CBI教学理念以及应用原则进行探究。进而从创新高校外语教学理念、优化高校外语教学方式、构建外语教学评价体系三个维度提出了外语教学改革途径。实现了从CBI外语教学模式构建的角度创新外语教学发展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3.
以生态理论考察外语教学,探讨了外语教学改革的动因和实质,诠释了外语教学改革的成败。外语教学是一个生态系统,外语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失败都是暂时的,而衡量其成败的标准就是看改革能否为外语教学生态系统带来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蔡葩 《考试周刊》2007,(7):61-62
如何能把外语教学搞好,外语教学工作的核心是什么,这是外语教学工作者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中关于习得、输入语、降低情感过滤等的假设,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探索外语教学的方法,以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杨艳 《海外英语》2012,(16):55-57
该文结合多年的外语教学实践,详细分析了当前独立学院外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独立学院外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独立学院外语教学改革的应对措施,为外语教学的新时期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下的外语教学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外语教学也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外语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推动外语教学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对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对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外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7.
高校外语教学方法需要在满足应试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改进,我们始终对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的认识存在误区,而对误区进行反思有助于改进外语教学,对外语教学方法进行描述和分类也有助于我们把握当前高校外语教学方法的现状,日益流行的后方法时代语言教学法的新兴模式将逐渐取代已有的外语教学方法,从而提高高校外语教学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外语教学很难完全适应当今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外语教育领域,人们越来越关注外语教学手段的研究。如何在现行外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优化外语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  相似文献   

9.
陈艳丽 《考试周刊》2012,(47):87-88
认知风格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非智力因素之一,与外语教学有着重要联系。本文试从场独立与场依存这两种认知风格的特征,研究外语教学的现状及它与外语教学的联系来探讨与之相适应的外语教学策略,以期对外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从交际外语教学的角度分析了博客在外语教学中的优势,提出了在网络支持下多模式多向交际方式的交际外语教学方法,并归纳了利用博客进行交际外语教学的策略,希望可以帮助教师有效使用博客来提高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1.
二语习得理论及其对提高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学习中的二语习得和学得概念并不是对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系性。这种关系性对外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即不可忽视的基本语法;使用可行性的和得体性的语言;营造适宜的语言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2.
母语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占重要地位.时至今日,母语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并已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理论: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对比分析假说,心灵主义的迁移最小论和普遍语法理论.母语迁移对二语学习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文化四个方面.因此,要合理的运用母语的正迁移,尽量消除或降低母语的负迁移,达到促进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  相似文献   

13.
动机是影响二语习得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动机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不同学者的观点各有不同。实际上,积极的态度和手段能促进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的学习,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第二语言习得的特性是指这种习得不同于该语言作为母语或第一语言习得,即儿童习得自己的母语时的特殊规律性。充分认识第二语言习得的特殊规律,对发挥和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优势,使他们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都有促进作用。本文在回顾第一语言(或母语)习得理论的基础上,对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在以下方面作了对比:(1)动机;(2)环境(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和方式;(3)过程(语音,词汇,句子);(4)年龄;从而得出两种习得之间的相同点及差异,相同点反映出语言习得的普遍规律,而两种习得之间的差异正是第二语言教学中应引起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本篇文章通过对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研究,认为其存在与否尚无定论。且英语学习不同于二语习得,儿童在外语学习上相比于成人并无绝对优势。对于中国儿童学习英语的问题,应注重良好学习环境的营造,而不是一味强调早期教育。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article I critically examine both my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 acquisition. I presen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eing a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Through my own language acquisition experience, I suggest that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may put emphasis on learners' subcultural diversities since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numerous sub‐dialects, and language education also needs to reconsider the balance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languages.  相似文献   

17.
临界期假说提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年龄是影响二语习得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自该假说提出以来,支持者和质疑者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回顾了有关临界期假说的文献,总结各方观点,明示尚未解决的问题,以有效促进二语习得及教学。  相似文献   

18.
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语言学家包括每位语言习得者都提倡要培养习得者的语言能力,最重要的是语言的交际能力,而从现在我国外语教学的现状来看,语言的交际能力不能得到提高的原因主要包括语言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本文主要从这两方面来简单分析我国的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二语习得理论是一个极为综合性的学术体系,其包含了诸多与语言教育相关的教研典范,并逐渐演变成各种理论性的教育思想,指导着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环境论"是二语习得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了外在环境对大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影响,倡导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注重主客观环境的创造,提供优越的英语学习条件。文章分析了二语习得环境论的核心内容,详细地提出了基于环境论的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中介语和混合语的元音发音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讨了二语习得和语言接触的发展进程,比较了过渡、越位和反转三种变化模式在二语习得和语言接触中的表现,分析了反转模式的成因,进一步证实二语习得实际上是一种特定的语言接触。二语习得和中介语的研究意义将由此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