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专题晚会作为电视晚会中确定主题并围绕其进行节目编排的电视创作,其较强的可塑性以及形式较为灵活,成为了很多活动纪念、节日庆典、重大颁奖的晚会首选。相比老牌的"辞旧岁迎新春"的春节联欢晚会,专题晚会除一般的晚会性质,还兼具新闻和宣传价值。专题晚会成功与否离不开电视导演的精心统筹与安排,而作为晚会的关键核心,电视导演为给了观众带来视听饕餮盛宴,要对整场晚会进行调度协调,并控制专题晚会的策划与实施。成功的专题晚  相似文献   

2.
节庆电视晚会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中秋节是海内外华人的团圆节,央视中秋晚会从1991年《神州一片月》为始,已走过30多个春秋,在弘扬时代旋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持人是节庆电视晚会的核心审美元素,是晚会实现传播价值的重要支撑。现以央视中秋晚会中的主持人为例,分析节庆电视晚会主持人的传播美学价值、审美构成和实现路径,意图为新时代背景下节庆电视晚会主持人的传播美学价值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一台电视文艺晚会中 ,围绕某一主题 ,在文艺演出过程中融进新闻事实 ,传播新闻信息 ,这就是电视专题文艺晚会体现出的新闻性特点。过去我们往往把新闻与文艺割裂开来 ,认为两者互不相干 ,而研究文艺晚会也往往着重在晚会的艺术性、观赏性等 ,其实 ,新闻性与艺术性、观赏性是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的 ,在一定程度上新闻性也是电视专题文艺晚会的特性之一。这里所说的电视专题文艺晚会 ,是指表现某一统一的主题 ,为某一方面的宣传中心服务的电视综合艺术晚会。这类电视专题晚会与一般的舞台文艺演出不同。首先 ,它是围绕某一专题而举行的 ,从举…  相似文献   

4.
胡睿 《视听纵横》2002,(6):70-72
在改革开放之初,荧屏上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除了新闻和电视剧以外,当数大型电视晚会和综艺节目。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综艺大观》和《正大综艺》长期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尤其是作为大型电视综艺晚会的典型代表的《春节联欢晚会》,自1983年开播以来,多少年来已成为中国老百姓千家万户无可替代的“荧屏年夜饭”。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中国电视1990年是以亚运会报道的辉煌成绩记人史册的话,那么,1991年中国电视则是在稳步发展中度过的。这一年没有特别突出的惊人之举,但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涌现了一些颇具电视特点、反映时代主旋律、为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比如:介绍全国56个民族的系列报道《祖国大家庭》,反映西藏巨变的系列新闻和专题,反映普通共产党员光辉业绩的《共产党人》,宣传科技成就的《攻关与发展》《星火五年》,反映抗洪斗争英雄业绩的(91’中国抗洪曲》,反映农村改革深化的《势在必行》,大型电视系列片《望长城》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文艺节目也有成功的尝试,如“七一”文艺晚会《拥抱太阳》,赈灾义演晚会《风雨同舟,情暖人间》。电视剧也有成功之作,如《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等。这些都反映了电视工作者在政治上和艺术上的新的进步。但应该承认,电视节目一般  相似文献   

6.
李强 《视听界》2011,(4):119-119
6月28日,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以一台取名为《成长的幸福》的庆典晚会为1O岁庆生。我参与了晚会的创意、编导工作。一个多月中,我第一次了解了电视晚会的制作流程,深切体会到了广播和电视之间的巨大差异。常说广电是一家,我却以为,广电其实是隔行如隔山。  相似文献   

7.
活动     
《视听界》2011,(1):5-5
南京广电集团成立8周年暨南京电视30年庆典晚会《影响就是力量》深受好评2010年12月18日,晚会隆重举行,以“影响就是力量”为主线,共分见证辉煌、拥抱世界、未来之光三个篇章。晚会将南京电视30年和南京广电集团成立以来的成长历程与南京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巨变这两条主线水乳交融。晚会通过南京新闻综合频道、南京生活频道、南京音乐频率、南京车载移动电视频道、石城网、酷6网同步直播,产生了良好反响。  相似文献   

8.
国际品格民族气派时代精神张凤铸,朱礼庆植根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取中西方文艺佳作之营养,大型综艺晚会《跨越星空》在艺术探索上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可以说,这台晚会不仅开辟了电视综艺晚会创作的新境界,而且也开创了电视文艺创作的新思路。作为...  相似文献   

9.
地方台电视综艺节目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伟 《视听纵横》2010,(1):87-88
当电视综艺走过了以《综节大观》和《正大综艺》等为代表的文艺表演晚会时代,走出了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游戏时代,以央视《幸运52》、《开心辞典》为代表的益智时代,越来越多的电视人开始思考,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下一个时代将是什么?地方台又如何才能办好自己的综艺节目呢?  相似文献   

10.
电视综艺节目,是高科技与文化相结合后产生的一种包罗万象的综合艺术节目。它集音乐、舞蹈、戏剧、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运用电视的光色效果、时空变化,构成供观众从事艺术鉴赏的电视节目。无论在什么样的电视综艺晚会上,舞蹈都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处理的人体动作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感情。用人体的动作、姿态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艺术形态。我们大家熟悉的经典作品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都为当今的电视综艺晚会的舞蹈创作提供了绝好的创作典范。应该指出,电视舞蹈节目,主要是指以各类舞蹈表演为基本框架,强调运用电视技术手段对舞台化舞蹈的再创作,使其符合电视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李岩 《记者摇篮》2012,(10):35-36
纵观当下电视节目收视率,除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就非娱乐节目莫属。无论从收视率来讲还是从节目形态的多样性趣味性来讲,娱乐节目都是最被受众关注的电视节目类型。电视娱乐节目对一家电视台甚至是整个电视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俨然已成为卫视之战中的核心竞争力。一、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与现状1.电视娱乐节目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以1990年3月14日的《综艺大观》为开端的表演类综艺晚会时期,观众以纯欣赏的角度看节目;以1996年开播的《快乐大本营》和1999年开播的《欢乐总动员》为代表的游戏娱乐时期,观众可以参与到其中进行游戏、竞技、表演、搞笑等等;  相似文献   

12.
大型电视综艺晚会编导的创作特性──从《’98春节晚会》说起游洁大型电视综艺晚会,以中央电视自每年最重头的春节联欢晚会为典型代表。目前形式的春节联欢晚会从1983年算起,至今已经历时15届,并早已成为人们除夕之夜不可缺少的活动内容。在观众、从业者以及专...  相似文献   

13.
2000年元旦,北京日报头版设计别出心裁,五彩缤纷礼花的图片映衬着竖立的标题《你好,2000年──江主席点燃中华圣火》,突出了江泽民总书记点燃中华圣火的报道。“世纪回眸与世纪展望”的四个版,庄重美观,内容翔实,可读性强。 谷建芬对电视晚会过多提出意见值得重视 北京日报1月5日报道了作曲家谷建芬就当前电视晚会过多,演唱作品不能出新的现状提出意见。 谷建芬说,现在电视这么普及,好像可以造就一夜成名的神话。不少电视台,恨不得每个栏目都搞专题晚会,创作和演唱者都围着功利性很强的晚会转。观众看到的总是那么一…  相似文献   

14.
赵琳 《声屏世界》2000,(6):45-46
引言纵观中国电视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国家级大台还是地方性小台,以解说为特征的专题在建台和立台之初往往得到异乎寻常的重视,于是在组建新闻部和文艺部的同时几乎都无一例外地组建了专题部。从六十年代的《收租院》到八十年代的《话说长江》……这种以解说为特征的电视专题片作为一种电视文化形态,无处不在,甚至朝着栏目化、系列化、多样化发展,越发显出勃勃生机。因此,在电视专题片地位日益凸现的今天,对于专题片解说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中或许更加迫切、更具积极意义。专题解说是由解说者来完成的,解说者“我”的角色意识又是专题…  相似文献   

15.
裴晓林 《现代传播》2007,(6):161-163
当前学界和业界对电视晚会提出了一些批评,如"技术大于艺术,形式淹没内容,普遍的模式化、概念化、肤浅化、小品化",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视晚会在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观众逐渐对晚会失去兴趣,电视晚会的收视率随之下降.普通的电视晚会不用说,即使是我国第一大品牌晚会《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在收视上也早就显示出滑坡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文化发展史告诉我们,娱乐元素作为电视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始终存在于电视发展的每个阶段。中国电视业发轫之初,就曾大量播出电影与戏剧节目,在1958年首播了直播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并从1961年开始播出综艺性春节晚会《笑的晚会》。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当代文化发展变化的基本格局为参照,探讨电视晚会在当代文化中的主要功能,电视晚会的形态特征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本文的基本观点是,电视晚会是当代文化运动的产物,它集中体现了当代文化在社会生活市场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中的多元化转型的新状态;因为它的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必然具有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属性和发展趋势;因此,怎样更深入地实现电视晚会的文化功能,使之在适应社会、文化市场化和全球化发展的前提下,为促进当代文化在精神建设和民族性发展中发挥作用,这是当前电视晚会面临的基本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专题节目是电视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当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服务中担负着重要责任。我们在专题节目创作实践中体会到,只有清醒地认识到电视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坚持专题节目的正确导向,才能制作出优秀的电视专题节目。我们在专题节目制作上下了功夫,取得了可喜成绩,有30多件专题节目在国家级评比中获奖,其中《学外语的庄户人》、《山韵》分别获得中国电视奖社教类二、三等奖,《稀世珍宝状元卷》、《风筝世家》分别获得全国电视对外报道节目评比二、三等奖;《杨家埠乡情》获星光奖三等奖、《风筝城———童年的故事》获…  相似文献   

19.
郑立新 《视听界》2000,(4):58-59
时下电视晚会,要办好它确实不容易,好多电视晚会编导每每陷入黔驴技穷之窘境。这难那难,我认为最难的还是电视晚会出新问题,电视晚会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出新问题。“出新”问题是个系统工程,推新人、出新作、上新科技固然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然而作为一个电视晚会编导,我认为最为重  相似文献   

20.
任远 《视听界》2004,(2):39-40
元月27日晚,北京电视台播出了《十年回望——北京电视台春节晚会回顾》的专题访谈。历年来担当BTV“春晚”的主创人员对春节晚会的创作经验作了认真的探讨。我认为这个行动本身就十分有意义,它符合“从实践上升为理论,再进一步指导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规律。话题之一:关于晚会的电视特色几乎所有的编导、策划和撰稿人都异口同声地议论到这样一个重要话题晚会要按照电视特性办事。我觉得这方面北京电视台有过十分成功的创作实践,其突出的例子是1996年春节晚会《情暖京华》,它突破春晚总是突不破演播室的框框,大踏步地走到祖国的东西南北中,从世界屋脊西藏高原、海南岛三亚、酒泉火箭发射基地、北国大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