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倡导者和规划者,他的政治民主化思想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化的进程。本文从邓小平的党内生活民主化思想、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思想和基层民主化思想等三个方面对他的政治民主思想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高涨,政治领域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席卷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促进民主化进程提供了发展的契机,然而许多国家无视本国历史与现实,或过快过激地推进民主化进程,或全盘照搬西方民主模式,其结果引发了政治不稳定与社会动荡,阻碍甚至破坏了经济增长,在民主化进程中,我国也充满了社会风险,有鉴于此,我国必须积极、稳妥、渐进、有序地推进民主化进程。有序民主化,是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将由理念型向实践型转化。村民自治培育了新的政治文化,扩大了社会参与,促进农村社会的整合。村民自治打破了民主政治发展的旧框框,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开拓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覆盖面最广、渗透性最强的发展趋势。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状况的评判以及政治发展策略的架构,必须置于全球化背景下加以考察。如何更好地顺应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民主化潮流,加快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是当代中国政治学界也是现实政治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政治发展是一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正向政治变迁。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价值目标定位于政治民主化、政治高效化和政治秩序化。政治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中相对于政治蒙昧而表现出的一种政治进步状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是实现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价值目标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为加速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影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效度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政治参与的效度是衡量国家民主化水平的重要尺度.对政治参与效度的整体考察与系统思考旨在推进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使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在互动博弈机制中实现中国民主政治的健康成长.当前影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效度的因素有:经济发展与市场化水平,公民的政治认知水平与参政能力,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和公民结社的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是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他最早探索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要分两步走,阐述了中国民主政治的理论,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1961年,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并建立起威权政治,其政权具有鲜明的反民主倾向。然而,正是在朴正熙统治时期,韩国的民主化进程得到了实质性的起步。究其原因:一是朴正熙政治思想中具有一定的民主化因素;二是通过政府主导的工业化战略及其"浓缩型"的经济发展,奠定了韩国政治民主化的社会基础;三是其反民主的政治统治加速了民主化进程的到来。  相似文献   

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而民主政治的运行必须以健全的法制 作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相结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健全社会主义法 制必须走民主法制化和法制民主化的道路,并在此基础上,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能够在中国兴起,既是当今世界改革与民主化浪潮的不断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
维新变法前后,西方政党观念伴随宪政思想,受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观念。政党观念在中国的传播和确立对中国资产阶级政党的形成和发展及中国政治民主化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塞缪尔·亨廷顿和弗朗西斯·福山关于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位置争论倍受关注。亨廷顿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一个坚硬的内核,文明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非西方国家可能会发生民主化,但绝对不可能西方化。而福山的核心观点则是文化是可以改变的,世界各国迟早都会走向西方式的民主。我国的政治文化策略应既注重对西方民主文化精髓的借鉴和吸收,又要保持我国政治文化的民族风格与气派,提高本土政治文化的吸收能力,坚持政治文化教育的民族性,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3.
作为理想主义者的谭嗣同 ,其身上表现出鲜明的政治浪漫主义人格倾向。但同时在他的内心深处又纠结着中国士人在几千年传统政治文化之中熏陶而成的“圣君情结” ,这使得谭嗣同在现实政治层面上又会表现出另外一种和革命浪漫主义完全不同的政治功利主义人格倾向。这对矛盾使谭嗣同常常处于两难境地 ,并影响着他一生的政治活动和政治心态 ,最终导致了殉身于理想的政治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实践是在20世纪初年才开始的。本文就这一时期在中国出现的民主思潮及在民主思想指导下所进行的实践进行了论述,指出了中国在开始政治民主化实践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这种思想及实践的超前性。中国社会极为复杂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状况,决定了由资产阶级提出的在中国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任务不可能建成,而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主要对越南政治民主化建设的主要举措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这一探讨的时间范围以越南实行"革新开放"以来的时期为限。事实上,越南的政治民主化建设正是在1986年越共"六大"以后才逐渐取得实质上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政治认同构建,其政治民主化的价值取向,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共产党领导的合法性来源是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政治原则,立国之本的政治功能,充分表明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政治认同基础,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有着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转型期农民政治认同的弱化倾向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认同与政治合法性和政治稳定密切相关.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国家来说,执政党能否成功领导并实现现代化,农民的政治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政治认同程度较高,维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弱化倾向.这种弱化倾向在行为上表现为不合作与疏离、维权抗争、越轨、自暴自弃,并表现出与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相关的特征.弱化倾向产生的原因在于农民在社会公正观念支配下产生了被剥夺感、被歧视感、被抛弃感和挫折感.  相似文献   

18.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高到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样重要的高度,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政治文明应该具有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等基本内涵。中国现代化建设急切呼唤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改进党的执政方式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公民参与政治的广度和深度是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尺度。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政治参与的研究,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