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助学课堂”教师的帮助要帮在“节点”上,让帮助成为学生发展的起点,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规律及其学习情况,努力做到不会才帮,以帮导学。从而构建主体美、互动美、和谐美的课堂。  相似文献   

2.
正展示数学思维过程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情和知识的生长点,还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便于帮他们找到思维漏洞和思维的薄弱点,更好地为学生扫清思维障碍。一、初中数学课堂中师生展示思维过程教学现状分析1.学生情况在2010年9月,即A班学生刚进入初二学习阶段时,开学第一堂课上,我安排了调查问卷及个别的心理访谈,对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认识及平时的一些学习习惯进行了初步的调查了解。  相似文献   

3.
汉语拼音是学生进入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个知识点,是为今后的识字、写字打下的重要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的是,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一年级的语文教师要帮学生提高学习的  相似文献   

4.
人生聪明识字始。怎样让学生有滋有味地学习汉字呢?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编排了“展示台”栏目,设有“识字加油站”,给了我们语文教师很好的指引,可以引导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在“展示台”教学中.我尝试以识字小报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生字、巩固生字、展示学习成果。  相似文献   

5.
居红英 《考试周刊》2010,(19):49-50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落实新课标所述新理念,新理念如何演绎新课堂?我认为,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要使语文课堂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就必须关注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重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贵在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线路,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为此,我在教学中尝试搭“台”,点燃学生如火一般的激情,让他们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从而完成教学活动。一、铺设平台,让学生自动。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十分听话,一切顺从教师的意愿,但是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主张。他们在基础知识方面是高手,在运用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王海英 《学周刊C版》2011,(8):131-131
一、语文学习活动 谈论语文教育,以往我们总是注重讨论“语文教学活动”而讨论“语文教学活动”时,我们更多地是研究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我认为,语文教育应当是一个学习活动。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毫无疑问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要时时从学生学习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首先考虑学生该“学什么”“怎么学”。  相似文献   

8.
小学低段到中高段的语文学习的衔接存在很大的难度。“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再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提高。”这是中国教育家叶澜教授的一句名言。低、中年级间,就好像横亘着一条河,一条不容易渡过的水流湍急、暗流涌动的河。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笔者在实践中探索出一些能降低小学生从低年级“过渡”到中年级学习难度的方法。赠“一只好船”给学生,助他们快乐渡向彼岸。一、知根知底,宽容为导,逐渐树立信心教师要对学生知根知底。都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我在接手新的班级时,都想办法了解每一个孩子在低年  相似文献   

9.
<正>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也是一种动力,能推动学生在成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都获得成功,让他们拥有自信是关键。由于个体差异在学生群体中难以避免地会出现随班就读生,他们表现为缺乏自信、学习被动,对完成学习任务有很大的困难。帮助他们脱"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努力在教育实践中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虽然班上只有  相似文献   

10.
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有效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快乐的需要。职业中学的学生.对语文普遍不感兴趣。且鉴赏能力偏低。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语文从产生兴趣开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改革,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与高效学习。我个人认为教师给学生营造和搭建学习语文、联系生活、感受体悟、积累运用语言的平台特别重要。一、创设平等、民主、宽容、和谐、愉悦的语文学习氛围。教师平时多和学生交流沟通,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帮助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热爱语文教师。“亲其师则信其道”,为学生学习语文、学好语文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在课堂上多关注语文学习上处于劣势的学生,减轻他们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精神压力和厌学情绪。课堂上教师走下讲台,把…  相似文献   

12.
语文研究性学习着眼于改变学生语文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偏重于机械记忆和理解,习惯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的主动学习方式。为此我探讨试验了语文研究性学习三阶段模式,即“课前紧张研究、课上愉快合作、课后轻松运用”的教学模式。 现以《理想的阶梯》为例谈谈语文研究性  相似文献   

13.
“儿童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又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哲学家周国平一语道破了儿童教育的真谛和使命。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我的语文课堂,学生感到学习的幸福了吗?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了吗?”据一份《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幸福现状的调查报告》显示: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幸福感”普遍低于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并随着年级的上升,语文的学习“幸福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要改变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语文教师找寻儿童语文学习的“幸福密码”,唤醒他们对母语的热爱,对语文课堂的向往,引领他们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好,收获语文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帮助他们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中拥有成就感,在言语实践中感受幸福,体验美好。  相似文献   

14.
一、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表述能力 教师要多渠道、多形式地运用各种形象、色彩、声音强化学生的感受。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如第三册的一节说话课。题目要求是:你喜欢帮助别人做事吗?想一想,你帮谁做过哪些事。选一种说给大家听。当我提问时,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我帮奶奶扫地。”有的说:“我帮妈妈晾衣服。”等等。答案很多,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课堂教学中力求通过学生的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材,更好地彰显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16.
刘旺 《考试周刊》2010,(55):49-49
由“教”到“不需要教”,中间的过程长短不一,在语文教学中要想缩短这一进程。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失时机地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以难能可贵的革新创造精神,提出了“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的教育观点。这一观点是叶老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和核心,为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试验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近几年来,西安市六中语文组同志,学习了叶老的教学思想后,回顾了建国以来语文教学所走过的道路,在认真总结语文教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一)“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学会,主要的  相似文献   

18.
要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去阅读,而不能让学生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被动地接受知识。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去体会作品,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去感悟作品,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把握作品,指导他们正确参与到作品的再创造中去。  相似文献   

19.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人人生而有之,常表现为询问“这是什么”。当询问“这是什么”发展为“为什么”时,便形成认知兴趣,这是学习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份,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可见学习兴趣源于好奇心,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具有好奇心的学生们提供探索“奥秘”的情境与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积极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上课我就通过一段使学生兴趣盎然的动画片“帮蓝皮鼠和大脸猫分饼”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才能让他们吃到的饼一样多呢?  相似文献   

20.
修订版“大纲”指出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作为一名从事小学低年级教学多年的语文教师 ,我以为 :在低年级 ,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喜爱之情 ,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扎实语言文字的训练!前不久 ,听一位教师所上的《小小的船》一课 ,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得兴致高涨 ,课后还意犹未尽地读着、唱着”。我深受启发。一、贴一贴、唱一唱 ,激发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循着这一条 ,这位教师创设了如下情境 :(课前准备)出示蓝天图 ,让学生边唱“一闪一闪亮晶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