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赵堡太极拳     
关荣光 《精武》2010,(8):15-15
赵堡太极拳源于16世纪前的赵堡镇,此镇位于河南温县东。传说战国时赵兵曾屯兵于此,故名“赵堡”。 赵堡太极拳是以儒家为理论骨架的太极拳流派。清朝末叶,赵堡太极拳宗承和兆元先生(1810~1890年)以儒文化,易经、中庸和理学充实其拳艺理论,其思冥想,饶有哲理丰采。开创太极拳代理架之先河而名扬海内。  相似文献   

2.
赵堡是一个有一千分年历史的啬镇,我家祖辈生活在赵堡,自从落友先师将太极拳传给赵堡人后,赵堡成了中国太极拳发祥地之一。在这种环源下,我从小就喜爱太极拳。我的太极拳老师是张语道,师爷是郑归英。郑公归英从师于和厌喜,和庆喜是一代宗师陈清项的高徒和兆元的孙子...  相似文献   

3.
赵堡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流派,但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晓。赵堡太极拳和其它几个主要太极拳种一样,有它鲜明的特点和独到的要求。概述了赵堡太极拳的起源、特点和练习要求。  相似文献   

4.
白水 《武当》2004,(7):62-62
过去,上海市各地和其它习武地区很少有过武当赵堡太极拳的身影。在六七十年代,有一位赵堡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即西北三杰郑伯英先生的入室弟子,著名武术家杨帮泰先生,当初也是唯一在上海教授过赵堡太极拳的老师,但所教弟子为数不多。第二位是林泉宝先生,他也是赵堡太极拳的第十一代传人,是西北三杰郑悟清、侯春秀先生之门下弟子,八九十年代在  相似文献   

5.
戚建海 《武当》2005,(9):10-12
是赵堡太极流传早,还是和式太极产生早?和式太极拳能否完全可以取代赵堡太极拳?要澄清这些问题,还得从赵堡太极拳源流史说起。  相似文献   

6.
赵堡太极拳八字要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玮 《武当》2009,(3):20-20
赵堡太极拳以背丝扣为要点,即消除背丝,以达通顺和谐。赵堡太极拳中的八字要诀,是解开背丝扣的唯一钥匙。  相似文献   

7.
赵堡太极拳是一个古老的拳种,它除了具有一般太极拳的特点之外,还有自己的显著特点,它的练习要求有不同于其他太极拳的要求。弄清这些特点和要求,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赵堡太极拳要领,从而学好赵堡太极拳。 一、赵堡太极拳有适合各种人练习的三种架式 赵堡太极拳经过历代前辈太极拳家的长时期的传习,总结创编出  相似文献   

8.
卢信友 《武当》2015,(2):18-21
武当赵堡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一大名拳,同属太极拳六大派。因历史的原因,赵堡太极拳的普及推广工作起步较晚,科学化、规范化推广更是远远落后于其他太极门派。截止目前,赵堡太极拳还缺乏一套标准的初级套路,这非常不利于赵堡太极拳评段、竞赛等推广活动的开展。鉴于此,浙江台州的卢信友老师在师父王海洲及各位同门师兄的支持下,依据赵堡太极练法旨要,结合竞赛要求,创编了"赵堡太极拳初级套路(讨论稿)",以期抛砖引玉,诚邀更多赵堡太极名家积极参与,群策群力,搞好修订,最终形成赵堡太极拳初、中、高级标准架,以利于赵堡太极拳更好的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戚建海 《武当》2006,(4):14-16
武当赵堡太极拳第七代宗师陈清平是一位精通易理、才智超群,较为开明的太极拳明师,他对赵堡太极拳有继承,更有创新和发展。在传授赵堡太极拳时,他能因材施教并且鼓励创新,在他的精心调教下,仅在温县和沁阳一带,  相似文献   

10.
6月2日,在河南和西安的两地走访过后,辽宁省葫芦岛市太极拳协会,特邀西安赵堡太极拳悟清拳法研究会会长吴忍堂前往传授赵堡太极拳艺。  相似文献   

11.
王海洲 《武当》2006,(1):13-16
我是赵堡人,从小听前辈讲说赵堡太极拳的很多的故事。长大后,在赵堡太极拳前辈的指导下练习赵堡太极拳,到现在已有40 年。由于赵堡地处黄河边,在历史上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战乱和自然灾害使赵堡人流离失所,这使得赵堡太极拳也散落到全国很多地方。年轻时,但凡知道有赵堡太极拳前辈  相似文献   

12.
四、赵堡太极拳对呼吸与通大小周天的要求呼吸是赵堡太极拳十分重视的。赵堡大极拳要求走架练举时必须配合呼吸,并且无论是练架与推手都必须运用过腹式呼吸法。即吸气时小腹内收,呼气时小腹微外凸,丹田要与架式动作配合,当然这种配合不县妹对的一船的百米昙呼气时气由...  相似文献   

13.
张长林 《精武》2006,(3):50-51
蒋发是赵堡太极拳第一代宗师。从蒋发宗师传至陈青平,七代宗师很少有旁支。在陈青平时期,打破了赵堡太极拳不出村的定规,太极拳发展进入一个高潮期,名人辈出,高手群起。陈青平门下就有著名的七大弟子,都有超凡绝技。张应昌为陈青平七大弟子中佼佼者,其父为赵堡太极拳第六代宗师张彦,故被人尊称为“少师”;其它六大弟子为陈青平之子陈景阳、张敬芝、和兆元、任长春、李作智和李景彦。本文要谈的是李宗有先生与李作智宗师流传下来的太极拳,即赵堡李作智太极拳的一些渊源与往事。  相似文献   

14.
一、推手八法 赵堡太极拳在架式和推手中要取得我顺人背的效果,十分讲究运用十三法和各种劲。 赵堡太极拳十三法的名称与各家太极拳的名称一致,就是:(扌朋)、(扌履)、挤、按、采、(扌列)、肘、靠、进、退、顾、盼、定。这十三法的动作贯串赵堡太极  相似文献   

15.
王玮  吴忍堂 《武当》2004,(9):17-19
武当赵堡太极拳源于张三丰的太极内丹学炼养思想,是张三丰在上阳子陈致虚、扶摇子陈抟的内丹修炼体系上的继承和发扬。修炼士王宗岳传河南省温县赵堡镇人蒋发。从蒋发到今天,武当赵堡太极拳在赵堡镇已相传400余年,是十几代人以身证司可行能行的大法。太极拳不是某个张三李四发明的,故不应姓张也不应姓李。  相似文献   

16.
《武当》2005,(5):63-63
武当赵堡太极拳是武当内家拳派的重要拳系,是武当北派太极拳的重要源头,上承张三丰、王宗岳,中兴于河南古怀庆府(今温县) 赵堡镇,至今已有四百年历史。她嫡传正脉,古朴自然,内涵精妙,不仅养生,尤长于技击。农耕时代的数百年间,她以温县赵堡为基点, 承上启下于晋、豫、陕、鲁等地,世事沧桑,薪火不断,本真常在,高手辈出。今海内外泛波荡漾,颇具欣欣向荣之势。为了在规范化、科学化的基础上,整体推进武当赵堡太极拳的发展,现应赵堡太极拳广大传人的热  相似文献   

17.
《武当》2007,(5):20-20
为切实做好武当赵堡太极拳的传播推广工作,进一步扩大武当武术的影响,由美国武当赵堡太极拳组织,联合武当杂志社及  相似文献   

18.
赵堡太极拳以架子为体,从架子中锻-炼出自已的功力和知己的功夫,同时也练习推手。  相似文献   

19.
柯超 《武当》2011,(12):4
2011年10月23日,武当赵堡太极拳湖北联谊会揭牌仪式在武汉梨园宾馆举行。武当赵堡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张天绪先生当选会长,刘国英、于建华当选副会长,朱志勇当选秘书长。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老子书画院院长尤中会,武当赵堡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西北电力大学教授白林鹏,南京市内家拳研究会秘  相似文献   

20.
林泉宝  张长林  张顺林 《武当》2006,(10):18-21
本来并没有什么李氏太极拳之说,只因李作治是赵堡太极拳第七代宗师陈青平的弟子,首创赵堡太极拳“衩托架”,为与其他赵堡太极拳架式区别,故以李氏代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