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昌社火     
正金昌社火,分永昌社火和金川社火。永昌社火主要以民间祭祀送春为主,春官出行,各类仪仗陪同,鼓乐齐鸣,富有传统特征;而金川社火时代气息较浓。这两个地方的社火均流传了数百年之久,尤其是永昌社火已经成为当地人最重要的祭祀和拜神的民俗活动,集中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金昌每年自发组织的闹社火活动,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在以农业文化为主的金昌地区,土地是人们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由于人们对古老的  相似文献   

2.
蛇年春节刚过.除夕之夜守岁的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仿佛还在耳畔响着,春节期间来自外地的和本地各乡村的游客,挤满了南诏古城的大街小巷,各色各样的文艺演出也在这时纷纷登台亮相.为了顺应节庆,我也偕同家人到古街上走了走.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总觉得没有什么新意,便打道回府了.此时,我又深深地怀念起昔日的高台社火来,那威风八面的高台社火似乎离我们渐远渐去,巍山的、大理地区的老百姓已经有好些年头看不见它的踪影了.  相似文献   

3.
蛇年春节刚过。除夕之夜守岁的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仿佛还在耳畔响着,春节期间来自外地的和本地各乡村的游客,挤满了南诏古城的大街小巷.各色各样的文艺演出也在这时纷纷登台亮相。为了顺应节庆,我也偕同家人到古街上走了走。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总觉得没有什么新意,便打道回府了。此时,我又深深地怀念起昔日的高台社火来,那威风八面的高台社火似乎离我们渐远渐去,巍山的、大理地区的老百姓已经有好些年头看不见它的踪影了。  相似文献   

4.
左了 《大理文化》2015,(1):98-104
高台社火——云南人文特征的一个典型,也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过上千年历史演变与汉民族文化同化、融入、归属中华版图的一个典型代表,必将厚积薄发催发出璀璨光芒;巍山,久藏偏隅的南诏古都,几乎未被现代文明所破坏,少受世俗所影响;古风浓郁,民风淳厚,高台社火便是其独特的民俗文化的标本,一门独特的悬空艺术。  相似文献   

5.
民族音乐,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智慧的结晶,如散落于民间的一颗颗珍珠.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字升,凭着几十年的坚韧和执著,挖掘民间音乐的“宝藏”,并一一收集整理,使巍山民间歌曲广为流传,异彩绽放. 一 沿着巍山坝子西边山脚的简易公路,一路驱车南行到达一个叫做阿朵村的彝族寨子,在一所干净整洁的院子里,我们见到了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字升.  相似文献   

6.
《寻根》2017,(1)
正社火,作为一种具有深厚社会积淀和历史传承的民俗活动,源于何时,众说纷纭。或言源于远古对土地和火神的崇拜,或言源于唐代的"射虎"保平安之说。社火源于古代社会的祭祀活动,"社"在中国古代原指土地神,后延伸为祭祀先祖和傩巫的一种活动。对于一种习俗,我们无法深究其最初的渊源,但可以肯定的是社火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浸透着先辈们对天地和谐与生活安定的无限诉求。陕西关中地区是中华古代文明的发  相似文献   

7.
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纺染的一种技艺,古称“扎缬”或“绞缬”,民间形象地称“疙瘩染”,即有规律地用棉、麻等绳线将平整的布料结扎、绞缠后入染缸上色;因结扎法不同,成品则显示不同花纹图案;又因染液渗润程度不等,其花纹色蕴自然,别一番意趣。  相似文献   

8.
巍山彝族同胞高超的狩猎技巧,继承了南诏王室成员数百年金戈铁马、征战四方的战争技巧,是南诏时期战争习俗的延续和再现.与狩猎一脉相承且独具南诏历史文化的“牛歌”和“赶马调”,旋律高亢、意境悠远迷人,极具民族气息,已在巍山传唱了上千年,至今依然经久不衰,歌中满含巍山同胞对先祖的怀念.  相似文献   

9.
复活节是西方人传统的宗教节日。复活节的活动之一是在鸡蛋壳上绘制彩画,然后藏在花园草丛或家什后面让人去找,以表达对新生活的向往。今年复活节期间,受瑞士民间对华友好团体“认识中国社”主席雷诺·亨利一米肖女士的邀请,我们来到位于日内瓦湖畔尼翁市的雷诺女士家画彩蛋。雷诺女士曾十余次访问中国,虽然已经退休,但凡在瑞士举办与中国有关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她都参加,被当地人称为“瑞士的民间大使”。她任“认识中国社”主席以来,每年都组织“认识中国社”成员和中国驻瑞士使馆外交官,以及在瑞士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搞联欢、…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象牙雕刻(下称“牙雕”)技艺及其精美制品,向来以材料珍罕、工艺精湛而闻名于世,乃中国传统技艺的骄傲。然而,自1989年全球禁止象牙及其制品的国际贸易即“禁牙”令发布后,中国不再进口象牙,面临因原材料短缺致使“牙雕”技艺失传的窘境。  相似文献   

11.
冯健  陈文 《中华文化论坛》2009,1(1):138-142
川酒传统酿造技艺作为一项四川民间的传统技艺,它是四川的重要文化资源,具有丰富文化内涵,蕴含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因素,通过对该项民间传统技艺的文化遗产因素进行研究和开展的保护工作,可以丰富我们酒文化工作的内容,并对推动四川经济社会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重庆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文明史的文化名城,昔为巴国和大夏政权的国都。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民俗文化绽放出一朵朵芬芳美丽的花朵,象铜梁龙、秀山花灯、土家人的“薅草锣鼓”以及木洞山歌、接龙的民间吹打乐等,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铜梁龙闻名逻迄。早在明清时期,铜梁龙灯即以它工艺制作的宏大奇巧,舞技表演的粗豪严谨而闻名川东南。近百年来,铜梁的民间艺术家们又不断融汇八方技艺,遂使铜梁龙灯以其凝重的古朴之风与浓烈的现代意蕴熔为一炉而倍增异彩。铜梁龙灯的庞大族系之代表品种为蠕龙,外界直呼为“铜梁龙”。它那意指中国…  相似文献   

13.
太原古称并州,素有古代文化摇篮之称。这块古老土地上孕育着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州(间艺术就是其中之一。太原的民间艺术丰富多采。独具特色。自古以来,吹打乐、锣鼓、社火、灯谜、u间传说等民间艺术就伴随人民的生活,特别在民间婚丧喜庆、节日礼俗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成为太原文化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深受广大人民喜爱O民间吹打乐是太原历史较长、流行最广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形式。这种合奏,有的以吹呐为主,一种以管子为主,还常用笠、海笛、口琴、锣。鼓、饶、镍等乐器伴奏和对奏。太原的民间吹打乐有三个特点:一是班社多…  相似文献   

14.
日前,文化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551名,加上2007年6月公布的首批226人,全国现有777名、10大种类的”非遗”项目传承人。这10个种类的“非遗”项目主要为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间舞蹈、传统戏剧等。入选国家“非遗”传承人名单,固然让传统艺术的守望者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15.
戏曲表演中的第三种“马”张发颖在我们的戏曲表演中,现在人们多知有两种“马”。一种是竹马,即用竹篾扎成,蒙以薄的彩色织品,悬挂于演员腰部前后。竹马大概起源于古代民间赛社活动,后经民间乐户戏曲班社带入杂剧表演之中。舞台上骑竹马代表骑马,叫竹马儿。现存元明...  相似文献   

16.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融入社区全民健身运动,不仅有助于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而且有利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全民健身的深入落实.本文利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访谈与现场观摩等方法,对黄龙溪镇所管辖的8个村和1个社区开展火龙灯舞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居民对火龙灯舞健身价值认识正确;对火龙灯舞的历史起源与文化特色有浓厚兴趣;传统民俗节庆节日是集中开展火龙灯舞的日子;40岁及以上人群是参与火龙灯舞的主要人群;制约社区开展火龙灯舞的主要因素是组织管理的缺失;传承人匮乏;民间体育赖以生存的土壤丧失;经费无保障.本文拟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左了 《大理文化》2015,(2):97-102
巍山是文献名邦,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省、州、县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0多处,明代以来人文蔚起,出过进士20多人,举人200多人,留下许多珍贵墨迹和古院落。过去几十年的时光里,巍山坝子和四周的许多古建筑得以修缮恢复,旧貌重现,得益于罗家靖这样一位技艺精湛的木匠。一一个冬日的早晨,我来到巍山坝子西北天耳山下的小河边上,走进罗家靖的木雕工艺作坊,采访一位朴实无华,却又  相似文献   

18.
踏歌起舞     
他是青云踏歌的重要人物,他的名字因为踏歌而在巍山地区家喻户晓.除了放羊、种地、砍柴和干农活,一个普普通通的彝族汉子,通过踏歌,从山沟走向艺术之路,一路走来,他的身上隐藏着怎样不凡的技艺与神秘的灵感? 一 “芦笙一响,脚杆就痒,笛子一吹,山歌就飞……” 一个冬日的上午,带着这样的期待,我和一位朋友驱车前往巍山县的青云村委会,去感受那贴近民众、贴近生活,却又别具一格的狂欢之舞,青云踏歌.  相似文献   

19.
正"叫火"是几十年前长江入海口北侧沙地人的习俗,直到现在,有人还在信奉着。所谓"叫火",就是把某个人眼睛里被吓走了的火,重新呼唤回来。这种"叫火"的样式很多,有搭高台的,有用扫帚招的,有用银圆、纸人泡汤的,有用手指甲、裤带头泡汤的,也有扣米的,还有将唾沫唾在碗里让受惊吓了的人喝的。民间判断这个症状的依据是受惊后出现不安宁、幻觉、说胡话、半开眼睛难以入睡等。判断的方法很简单,合上双眼,用拇指、食指掐鼻梁两侧的  相似文献   

20.
云南巍山是南诏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民风浓郁,是国务院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风景名胜荟萃,《蒙化志稿》将巍山的自然风光概括为“蒙化十六景”,其中“蒙诏汤池”一景有着丰富的南诏人文历史文化内涵和迷人的景致,值得探究寻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