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四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0月17—18日在安徽桐城市召开。与会专家主要就桐城名家、桐城派与桐城文化、桐城派文献等方面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2.
李详“桐城派”批评是“宗派”之争、“骈散”之争、“汉宋”之争、“新旧”之争的合力效应。“派别”界说上,李详否认“桐城派”,有意误读其义界,忽略流派多元性,存门户之见;但他于“桐城”之外率先命名“湘乡派”,点明“桐城派”转型契机。“骈散”观念上,李详批评“桐城派”、批评林纾,有意张扬骈文地位,争夺话语权;但他指出“桐城”古文空疏之弊,理性评价“桐城先贤”与“桐城后学”,利于“桐城”古文近代转型。李详立于“汉学”阵营,批评遵奉“宋学”的“桐城派”,以宣扬“汉学”;新、旧文化冲突时,他自觉以“旧派”文人身份对抗“新文学”阵营,力图维护“旧文学”。梳理并反思李详“桐城派”批评,对深化李详研究、“桐城派”研究、骈文学研究、近现代文章学研究及文学批评史研究皆有助益。  相似文献   

3.
生义同学:应你来信要求,我简单介绍一下朱光潜先生的生平与创作。朱光潜,笔名孟实、盟石。1897年9月19日生于安徽桐城县双井村,这里是清代著名的文学流派——桐城派的发祥地。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可能是受这方山水的影响,也可能是受这方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4.
<正>2007年6月20日至23日,全国第三届桐城派学术研讨会暨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第二届年会在安徽大学与桐城市举行。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6月17日~19日在桐城派的故乡——安徽省桐城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6.
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6月17日至19日在桐城派故乡——安徽桐城隆重召开。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学者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40余篇,与会专家学者对桐城派的形成、发展、历史地位以及桐城派对清代社会的影响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讨。现  相似文献   

7.
<正>第五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10月30日至31日在安徽桐城召开。本次会议由桐城市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承办,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协办。会议共收到论文38篇,来自全国各地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现  相似文献   

8.
一长期以来,人们对桐城派颇多贬词,因而桐城派古文常被冷落。现在的中学生也许只知道有个姚鼎,因为语文课本中选了他的《登泰山记》。至于姚莹称道的“姚门四杰”中的、刘开,恐怕知道的人就很少很少了。刘开,字明东,又字方来,号孟涂,清朝桐城(今安徽桐城县)人。生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卒于道光四年(1824年)。少贫,喜读书,十四岁后从乡先生姚鼎学古文。当时甚有文名,与管同、方东树、梅曾亮齐名。他“负大志,区画世务,体用明达”(姚莹《中复堂全集·东溟文集》卷六)。但多次应南北乡试,都未考中,“踬于诸生,身屯而  相似文献   

9.
2022年“桐城派与近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桐城派研究的多维视角,拓宽了桐城派研究的思路和边界;二是近代文学研究呈现新气象,为桐城派在近代的发展与研究提供了学术语境;三是桐城派研究的多元化探索,展望了桐城派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桐城派文学思想有较强的学派特点,汉宋之争、骈散之争、与《文选》学派的论争等,都留存有鲜明的交锋文字,文献依据充分。桐城派古文思想、诗学思想,亦可在其师徒相传的家法及相应的诗话、文话、选本评点中找到直接证据。据此路径阐释桐城派文学思想的成果可谓繁富。然而,罗宗强、左东岭等治文学思想史专家认为,古代士人的文学思想除文学批评著述外,还大量“反映在创作里”。因此,从桐城派的文章里发掘古文家的文学思想与心态,同样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是晚清“桐城中兴”的领袖。曾国藩所以要中兴桐城派,一是源于他在文学、学术思想上与桐城派的契合,二是出于借桐城文章以宣传程朱义理及洋务的政治考虑。曾国藩围绕洋务需要对桐城派古文理论进行了诸多改造,在道统、文统两方面为晚清桐城派打开了学习西学的门径。“文以载道”的桐城派古文经过曾国藩的改造,体现出强烈的“中体西用”的洋务色彩,不仅成为宣扬“义理”、卫道护教的工具,也成了宣传“经济”、学习西学的手段,这有利于调动起对传统伦理秩序及文化恋恋不舍又冀学西学以自强的传统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众多知识分子聚集在曾国藩周围,以桐城古文及洋务相号召,形成了一个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文学派别“桐城——湘乡派”。  相似文献   

12.
“双休日”在农村学校桐城县新安中学程大立自1995年秋季开始,全国的大、中、小学实行五天工作制。“双休日”的安排,有利于提高学校工作效率,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然而,由于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教学观念尚未改变以及适应“双休日”的体制尚未...  相似文献   

13.
老舍的文学创作与桐城派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桐城派所倡导的“义理、考据、辞章”文章要素在老舍的创作中都有所体现。老舍在继承并发扬了桐城派优秀传统的同时,还有意识地避免桐城派浮躁凌厉、机械僵化等毛病。在文学语言方面,老舍谙熟于桐城派的“质朴自然”、“格律声色”形式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学语言的生活化、口语化以及“清浅简练”、“音乐美”等主张。继承中有创造,这是老舍对待传统文化的根本态度。  相似文献   

14.
桐城县吕亭乡平坦小学校长倪钟鸣一家,三代共九人从教,辛勤耕耘,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1991年教师节前,他们一家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世家”。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学界的阳湖派研究,学者们的兴趣主要集中在阳湖派与桐城派之关系上。80年代前,学界多注重于阳湖派对桐城派传承的一面,虽言两者之“异”而重在两者之“同”;80年代后学界则多着眼于阳湖派与桐城派相竞的一面,即重在探究两者之“异”。正是这种“同”“异”关系的辨析,使阳湖派研究得以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6.
清代嘉道时期桐城派的中坚--岭西五大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下之文章,其萃手岭西乎”,这是嘉道时期桐城派领袖梅曾亮对当时桐城派状况的感慨,同时也是对五位文宗桐城的广西古文家的肯定。这五位广西桐城派古文家就是有“岭西五大家”之称的吕璜、朱琦、彭昱尧、龙启瑞和王拯等。“岭西五大家”以其对桐城派理论的笃诚和活跃的创作热情,迅速崛起,成为当中的佼佼者。这不仅丰富了广西的文学创作,推动了广西的文化发展,同时,广西桐城派古文家也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延续桐城派注入了新生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方东树是桐城派最为重要的诗论家之一,其诗论在沿袭桐城派文论道文并重思想的同时,亦体现了重“文”,追求审美价值的走向。其中,他秉承古典诗学以妙论诗的传统,主张“用意高妙”,强调诗歌之美以善为内核,强调了诗教的美育作用;主张“兴象高妙”,进一步从诗歌文学形象这个艺术本质特征的角度,赋予了“妙”字的诗学审美内涵;主张“文法高妙”,在体现以文论诗这个桐城派诗论传统特色之中,亦表述有关诗歌章法、词句等方面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18.
所谓“义”即“言之有物”;法即“言之有序”。“义”即内容,“法”即形式,内容与形式必须统一,“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这就是桐城派散文的理论基础。方苞的散文《左忠毅公逸事》真正体现了桐城派行文讲究“义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姚永朴作为桐城派晚期代表人物,积极变革桐城派文论中不符合时代与文章发展的部分,提出了适时而变、圆融通达的文章观:一是强调“不立门户”的派别观;二是提出“诗文一道”的文体观;三是指出“骈散同源”的语体观,认为文章应奇偶并用,骈散并重。  相似文献   

20.
<正> 桐城派是清代最正宗的散文流派。姚鼐为“三祖”之一,因他与方苞、刘大櫆同为安徽桐城人。“乾隆之末,桐城姚姬传先生鼐,善为古文辞,慕效其乡先辈方望溪传郎之所为,而受法于刘君大櫆及其世父编修君范,三子既通儒硕望,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但是姚鼐晚出,故被视为“三祖”中之集大成者。正如王先谦所言:“自桐城方望溪氏以古文专家之学主张后进,海峰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