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州地区研究生网络接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健 《青年记者》2007,(20):42-42
近年来对于网络媒介的研究逐渐兴起,通过研究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可以了解受众的媒介接触内容、接触习惯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对于我们适当调整媒介内容,引导受众媒介接触等都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准确了解研究生的网络使用情况,本次调查采用了定量的研究方法,以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三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为样本,对研究生的网络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样本学生包括一到三年级硕士研究生,总共发出问卷515份,回收508份,有效问卷500份。  相似文献   

2.
张芹 《新闻实践》2008,(5):40-41
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何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对此,浙江传媒学院最近作了一项关于中小学生媒介接触的行为调查。本研究采用不等概率抽样(PPS)方法,从全省90个县级行政单位,抽取23个样本县(市、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中小学生的基本情况、媒介接触和媒介影响三部分内容。回收问卷11862份,经过整理得到有效问卷10291份,其中小学卷4368份,中学卷5923份。数据分析使用SPSS软件13版。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以淮阳县董阁村作为个案来研究,调查对象为本村16-60岁的村民,以家庭作为抽样单位。2013年12月,笔者在对董阁村媒介生态现状的问卷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30份,有效回收率为86.7%。一、媒介种群接触横向比较在周口市各乡镇农村,电视依然是各家各户使用使用频率最高的媒介;其次是收音机,周口当地农民大多有通过收音机收听评书、戏曲的习惯;报纸、手机和互联网在不同年龄群体中接触情况有不同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RDD抽样方法在北京、成都、广州三个城市采集了849份调查问卷,从城市居民影像消费渠道覆盖率、影像消费的人口特征、影像消费类型、互联网影像消费的网站来源四个方面考察了中国都市影像消费生态.数据分析结果发现:一是城市居民的影像消费渠道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这种趋势由于媒介形式和影像形式的不断丰富而得以加强;二是在影像消费渠道上,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呈现衰落趋势,代之以互联网作为代表的新媒体形式兴起;三是所考察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影院受众结构特征与电视有明显差异;四是优酷土豆网、酷6网在影像消费的接触网站中占据龙头地位;五是社交网络和微博兴起为影像消费提供新的展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此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为10%;问卷进行的时间是2008年6月15日,地点是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山师附小)的校门口;调查的对象是山师附小1~6年级的小学生.本次调查采用的是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以求客观地反映小学生媒介接触状况,为深入地研究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笔者选取南京某高校作为调查样本,在该高校图书馆网站上发布调查问卷对师生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随机调查.调查问卷分别涉及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移动服务的使用环境、对移动服务的需求三个方面.本次调查一共回收有效问卷1485份.通过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笔者发现移动互联服务对高校图书馆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关注用户微体验,深化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拓展服务范围.  相似文献   

7.
方玲  罗婧 《青年记者》2012,(15):31-32
本研究在以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和日常生活的观察中发现,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这些媒介中,电视媒介的普及率在老年人群体中最高,并且老年人对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有着不同的需求偏好. 研究选取老年人群体的原因 1.老年人各个媒介接触率分析 比较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在老年人中的接触率,以前有学者做过一份对老年人接触各个不同媒介的偏好的调查.  相似文献   

8.
期刊APP阅读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畅榕  陈伟伟  邓宇 《传媒》2013,(2):55-57
期刊数字化造就了一种媒介内容具有多种介质形态的发展格局,其中,期刊APP即移动客户端作为期刊内容迁移到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形式,其发展受到诸多关注.现有的期刊APP基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印刷版期刊自行开发的独立APP;二是期刊整合阅读平台开发的APP,如"VIVA畅读" "读览天下"等;三是社会化阅读期刊APP,如"Flipboard" "Zaker"和"鲜果阅读"等.本文重点考察第一类期刊APP,即印刷版期刊自行开发的独立APP.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印刷版期刊所开发的APP读者进行了问卷调研,问卷发放时间为2012年10月1日至10月15日,发放对象为印刷版期刊APP读者.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其中电子问卷76份,印刷版问卷44份.有效样本中男女比例为52∶47.5;学生与上班族比例为30.83∶69.17.基于所获取数据并结合对部分读者的访谈,本文将从接触渠道、使用周期和频率、阅读习惯、阅读体验等几方面对所获取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揭示期刊APP阅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郭慧  杨东伶  雷赫 《青年记者》2007,(18):49-50
本次调查主题为山东农民的媒介利用意识和利用行为,包括利用媒体获取信息和发出声音两个方面。主要调查德州、潍坊、济宁三个主要传统农业地区。每个地区随即抽取3个县城,共涉及到具体村镇为32个,样本总数为68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598份。调查经过:前期资料查询、实地访谈农民媒体接触、问卷设计、问卷经过社会调查心理学专业人员从专业角度解读、问卷试填、问卷修改等诸多环节、最终调查等环节。最后输入SPSS10.0中文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大学“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城市居民媒介接触状况”大型调查数据显示,移动互联时代的传统纸媒的持有率很低,而且读者群体老龄化、社会阶层中低层化情况严重.然而,与纸媒信息传播密切相关的三种移动媒介终端接触行为(线上阅读报纸杂志、线上社会交往、线上浏览新闻等资讯)在“时间-空间-关系-伴随活动”四个维度上的表现都非常出色,特别是线上社交和线上浏览新闻.因此,纸媒在移动传播时代的唯一转型机会,是通过为移动社交平台和移动新闻客户端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版权以获取广告和版税收入.而这一点也是国家和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加大推动力度的战略性举措.  相似文献   

11.
宋祎凡 《今传媒》2012,(10):45-47
为了从更为宏观的视野中观察当下大学生群体关于阅读产品的使用与消费情况,我们的调查首先涉及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八种媒介形式的使用情况。根据受访大学生在"过去一个月平均每天"接触不同媒介的时长,我们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八种媒介的被接触状况分为"强接触型"(互联网)、"一般接触型"(图书与CD/MP3)以及"弱接触型"(期刊、电视、广播与报纸)三种类型。在大学生的日常媒介生活中,虽然对于图书的接触仅次于互联网,但两者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对互联网的超强依赖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日常媒介接触活动的基本生态面貌。  相似文献   

12.
赵纪娜 《青年记者》2008,(13):25-26
此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为100%;问卷进行的时间是2008年6月15日,地点是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山师附小)的校门口;调查的对象是山师附小1~6年级的小学生。本次调查采用的是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以求客观地反映小学生媒介接触状况,为深入地研究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张晓锋 《新闻界》2006,(4):32-34
在众多媒介中,电视与网络是大学生获取信息、娱悦身心的重要手段,他们的媒介接触和使用状况,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媒介本体特性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某种适应性,也为青年教育中大学生的媒介使用与引导提供了相应的策略性参照。为此,我们组织了南京地区大学生电视收视与上网状况调查,共在南京地区28所高校随机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320份,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一、大学生的电视收视与上网状况的基本描述与评价大学生的媒介消费时间、消费动机和消费环境等基本要素,最容易直接地反映他们的媒介需求。调查显示,当大学生不看电视时,有5…  相似文献   

14.
高海建 《今传媒》2009,(6):77-78
2008年2月,为了解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在陕西关中农村地区改革开放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这一地区农民对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的关注与促进作用,我们对这一地区农村受众媒介接触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深入到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等五个地区的乡、村,调查采取分层抽样、系统抽样、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76份,回收率为95.2%,其中有效问卷为4H4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占回收问卷的94.1%.有效问卷经编码后输入计算机exce1200的数据库中,然后采用SPSS10.Ofor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青年农民媒介消费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祖华 《今传媒》2007,(5):24-25
农村媒介消费研究是我国媒介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实证调查,亟待加强.在党和政府倡导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这一点显得更为突出.基于此,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系在2006年7月到8月份进行了一次针对我国青年农民媒介消费情况的调查.该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方式,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共选取16个省(市),每个省(市)选取若干村庄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500份.所有调查问卷共采集10万个有效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6.
邓元兵 《青年记者》2017,(14):105-106
发展趋势:移动互联网改变了用户的媒介使用方式 互联网技术引进中国以来发展迅速,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密切联系的一部分.《 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达6.95亿,是世界上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最多的国家,移动互联网网民数量占我国互联网用户整体数量的95.1%.  相似文献   

17.
徐文策 《青年记者》2005,(11):55-57
今年暑假,扬州大学学院由4名教师带队组织新闻专业30名同学赴山东对沂蒙山老区受众接触媒介的情况进行调查,这次调查历时7天时间,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统一问卷,直接面访的方式,在沂蒙山老区的蒙阴县城、桃花镇、常路镇等六个样本区,实地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91份,回收率98.9%,有效问卷787份,总有效率为98.4%.  相似文献   

18.
建设农村图书市场是出版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笔者作为教育部2004年重点课题--"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子课题--"中国农民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课题组成员,于2004年7月到四川省眉山市兴隆村和白虎村进行了100个样本的入户调查,回收问卷84份,其中涉及农村图书的有效问卷为82份,使我们能够在农民读者、出版行为、发行手段三个方面所获取的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如何建设农村图书市场进行对策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7,(4):15-20
有关听障者的媒介使用研究已逐步进入学者视野,但鲜有进一步探讨听障者媒介使用和知识沟关系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基于浙江省听障者媒介使用的调查,经分析发现:传统媒介中听障者的电视(附字幕)接触和报刊杂志接触对知识沟有显著影响;新媒介接触比传统媒介接触对知识沟的影响更大;在新媒介中就接入维度而言,互联网和手机接触都对知识沟有显著影响;就使用维度而言,手机短信功能、手机上网功能和互联网信息类功能可显著预测知识沟。  相似文献   

20.
《青年记者》2012,(16):25
人际传播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或凭借非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交流活动。不同的人际传播方式各有哪些优缺点?人们的使用偏好是什么?本刊在问卷星网站发布调查问卷,截至5月28日,共收到问卷84份,下为调查结果。1.您认为"面谈"这种人际传播方式的突出优点是什么?(多选)A.可通过语气、表情、手势等传递信息,高效90.48%B.面对面接触,更少谎言和托词32.14%C.及时反馈,沟通更充分79.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