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和传媒改革深入,传媒经济研究热点在不断转换,结合2010年研究动态,本文将传媒经济学概括为传媒经济本质探讨、传媒经济基础理论研究、传媒产业研究、传媒市场研究、传媒规制研究五大板块,对传媒经济学和媒介管理学的边界做出区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然而我国的传媒经济学的学术之路上还存在着对于理论认知和范式的困惑.传媒经济本质上到底属于经济学范畴还是传播学范畴?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传媒经济学研究的路径,并结合传播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的相关理论,梳理出我国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模式和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3.
媒介的发展和研究一直都是学界和业界的一个热点话题,然而研究重点大都集中在技术和盈利模式等领域上,对于媒介的本质及其时社会经济的深远影响却很少有深入的研究.本文从经济学的本质——效率——出发,探究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经济学本质,指出媒介变革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是经济效率的提高,并提出媒介产业的政策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媒产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传媒经济研究,但传媒经济学研究依然存在学科归属不清、研究进路不明、传媒经济本质存在争议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代信息革命和大众文化的兴盛,使媒介游戏成为实现大众传媒的消费功能和娱乐功能的基本途径。媒介游戏已经成为当前媒介经济的重要源泉。因此,研究游戏传播的媒介本质,揭示游戏与大众传播之间的本质联系,对于全面推进传媒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江玮  蔡尚伟 《新闻传播》2004,(10):4-5,22
在传媒产业化的初期,传媒作为产业的经济本质被理解为“影响力经济”,媒介所凝聚的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是传媒经济的真正价值所在。“更通俗地说,传媒作为一项产业的市场价值在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它对于其目标受众的影响,并且这种对  相似文献   

7.
论传媒经济学与系统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首先剖析了传媒经济学的学科定位,详细论述了传媒经济与系统经济之间的关系,特别从资源位的角度论述了传播过程的机制和系统特点。本文认为,在系统经济条件下,传媒是经济系统的构造性元素。由于传媒产业不遵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应用传统的经济学方法来研究传媒经济是没有出路的,系统经济学为传媒经济学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方法,传媒经济大大丰富了系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文最后论述了“大媒体”(TMT)的概念,即高技术、媒体与通信三者的交叉融合。正是由于TMT的出现,“去中心化”将是信息传播的未来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8.
传媒经济不是经济学科--我的传媒经济理论形成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回顾了作者28来研究传媒经济的经验,梳理了作者传媒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即1979年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广播电视,到1992年后由单一的经济学研究转向应用传播学研究,以及2003年构筑应用传播学完整体系,指出传媒经济的学科性质是应用传播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只有从应用传播的角度,才能科学地回答和解决媒介活动中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传媒产业化的初期,传媒作为产业的经济本质被理解为“影响力经济”,媒介所凝聚的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是传媒经济的真正价值所在。这时,媒体仅仅作为信息媒介来产生文本效应,这时它只能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策划来吸引眼球,再靠出售注意力资源、产生影响力来获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徐航 《新闻窗》2010,(5):124-125
从生产者的角度分析,艾伦·亚伯拉罕博士认为传媒经济就是媒介产业利用稀缺资源进行生产,从而满足社会公众各种不同的需求。罗伯特·皮卡德则认为,媒介经济旨在研究形形色色的媒介操作者.如何在各种资源均属有限的前提下,满足受众、广告业者与社会在资讯与娱乐等方面的各种需求。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媒经济学研究,无论是在理论认知层面还是在具体研究实践层面,至今仍存在严重的范式困惑。本文认为,传媒经济学属于传媒研究的三大取向之一。传媒传播学研究、传媒形态学研究与传媒经济学研究,由于研究范畴的不同,研究范式也各有差异。传媒经济从本质上讲是社会经济问题,其主导范式应为经济学范式。传媒经济学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不同层面的研究,构成传媒经济学的整体研究框架。三个不同层面的研究,有通用的相关经济学范式,更有与之相对应、相适切的不同经济学范式。  相似文献   

12.
传媒这一概念有信息载体和传播组织两种含义.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说,作为工具或手段,传媒就是一种能够承载与传递信息的产品;如果将传媒作为一种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传媒就是指一种生产特殊产品的经济组织,也就是传媒企业.前者定义了传媒产品,后者定义了传媒产品的生产者.与一般产品不同的是,传媒产品是信息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也因此是一种特殊商品.这就从本质上规定了它的生产者和产业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许可 《传媒》2015,(12):35-37
在观念和技术层面不断更新的媒介环境下,媒介融合不仅使媒介的形态融合成为可能,更对传媒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冲击和变革.媒介融合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媒介内容的融合以及媒介之间的融合,更包括多元化背景下的传媒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近年来中国的传媒集团都在扩展自己的经营范围和领域,使得在广告经营下滑的大环境下谋求新的经济效益点.媒介融合领域内的产业融合成为多数报业寻求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曹鹏 《新闻记者》2002,(12):40-41
中 国的媒体以往都是作为舆论宣传工具而存在的 ,进入市场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对于传媒市场的规律与常识 ,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业内人士不甚了了。因此 ,在决策与日常工作中 ,仍然大多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这样 ,必然会影响效率 ,难免会走弯路 ,难免会跌跟头。从业人员普遍需要了解与学习媒介经济、传媒市场的科学理论 ,以及现代传媒运作的惯例与理念。媒介经济学理论基石经济学研究解决的是需求与供给、资源与分配、价格与就业等问题。具体到传媒 ,只要存在传媒市场 ,就需要相应的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石或框架。传媒的商品特点、市场规律…  相似文献   

15.
在把握传媒产业一般产业规律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深刻认识到传媒产业的审美经济属性,必须以新的审美经济的研究范式重新关照传媒产业的研究。从审美经济的概念入手,辨析在"消费增值律"的作用下,传媒产业所具有的"体验效用"与"符号消费"的特性,以及新型文化媒介人的文化资本转换行为,从而从理论的高度把握在审美经济背景下传媒产业消费与生产中出现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6.
强男  张瑜烨 《当代传播》2011,(5):109-110
在整个社会关系中,新闻传媒与社会经济系统构成互动性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媒介内容受制于社会经济系统,又应该表征社会经济系统.同时,新闻传媒又以自己的产业改革、产业发展来影响社会经济系统,逐渐改造人们的观念和思维,促进社会经济的流通与繁荣.  相似文献   

17.
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传媒经济研究的一个基础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传媒经济学的范式范式是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型”。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仪器、标准等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那么,传媒经济学的范式是什么呢?目前,对传媒经济学的认识很不统一,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类认为传媒经济学是新闻传播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如赵化勇教授在《电视媒介经济学》序言中提到,“电视媒介经营管理研究属于新闻传播学与经济学交叉的产物。”①另一类认为传媒经济学是个独立的应用学科。这里又可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传媒经济学是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理论体系的构建出发,认为: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边际成本递增、价值实现方式、生产与消费的非理性、价格机制的扭曲上具有独特性;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方面须将传媒产业被抽象掉的因素和现象重新引入;另一方面,需建立在规范分析关照下的实证分析与实证分析基础上的规范分析的模式.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建立在微观经济学及其衍生产业经济学之上,其理论框架也在此基础上展开.  相似文献   

19.
"媒介融合"是技术理性时代传统传媒产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因为它极大地改变了传媒产业的生态环境.在当前语境下,强调"媒介融合"就是强调互联网、新媒体对传媒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强调市场化的同时坚持传统传媒产业的责任担当,是传媒产业的立身之本.  相似文献   

20.
陶喜红 《新闻界》2007,(6):19-21
媒介有效的融合可以使传媒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和高级化,推动传媒产业的规制改革.同时,媒介融合有利于拓展和传媒产业的盈利模式,使传媒的服务理念得到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