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老师布置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学》2010年第11期刊登了拙稿《写作点子何处寻》,该文初衷是想解决教学文稿写作"写什么"的问题。今天我想就"怎么写"谈一点个人的感受。初学撰写教学文稿的老师,在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五个一"。一题目:一见钟情一个好的题目,只要一亮出,就会吸引读者的眼球,让人"一见钟情",不读文章不足以"解相思之苦"。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文章《这样的生成不要也罢》,编辑老师在刊发时,将题目修改为"是谁在‘导演'生  相似文献   

3.
写人写什么     
孩子写作文,主要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几类。写人,往往会遇到《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一个关心我的人》《我的爸爸》《我的同学》之类的题目。这一次,老师要求写《我真感谢他》,显然是要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来写一个人。写人写什么最主要?外貌?行动?还是这个人所做的一件最主要的事情?肖铁选择写在大连遇到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让学生写了一次作文,其中拟了这样一道题目:《除夕之夜我一人》。孰料题目刚写完,学生就哗然不已,说哪有这样的事情。结果写这个题目的学生寥寥无几,勇于写的学生,其文也是貌合神离。事后,我思索良久,是什么促使学生在情感上逆反这个题目?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除夕夜都是在合家欢乐的热闹气氛中度过的,很少有“我一人”现象。因此在感情上就不认同。这虽然情有可原。但假如当时我只出这样一道题或是考试出了类似的题目,学生岂不是无从下手?很明显,在学生心中有一个普遍的心理障碍。 如果我们较深沉地考察一下学生的这种逆反,在其困惑后面也有理直气壮的理由。稍有文学理论知识的人都清楚.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这就决定了需要真情实感,需要人生经历。正如樊星老师所说:真  相似文献   

5.
竹林子把小测试卷交到我手上时,用的是很严肃的语气:“妈妈,这篇作文,我还是用了老师的开头,因为我担心自己写的作文,老师会不给我分数。”然后孩子话锋一转:“可是妈妈,你放心,不给老师看的作文,我就不这样写了。”作文的题目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老师的范文是这样的:我经历过很多事,有忧愁的事,有烦恼的事,今天我要说的,是我经历的最快乐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区级小学作文研讨会上,一位老师指导学生写以“瘾”为话题的作文。经过一番启发后,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我的爸爸烟瘾很大,每天都需两包多烟,我劝了多次,终于被我劝止了,我准备写这个题目:《我劝爸爸戒烟瘾》。老师说:“好的。”有的说,我的外公有酒瘾,他的血压已经很高了,外婆不让他喝,他就偷着喝,我准备用这个材料写:《外公的酒瘾实在大》。老师说:“这个材料也好。”有的说,我有买书的瘾,每个星期都想买几本书,不买,就非常难过,我想写这样一个题目:《我的买书瘾》。老师说:“很好。”这时,又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准备写这样一个题…  相似文献   

7.
笑脸和哭脸     
一位小学生在数学作业本上画了一个哭脸(),并写上这样一句话:老师,下一次我一定得笑脸()。这是我受学生启示想的一个小点子,没想到它还真起作用了。过会,批改学生作业,最令我头疼的不是题目做错,而是部分学生写的数字龙飞凤舞,如把6写得像0,解题就当0来计算。我虽再三强调写作业一定要认真,反复叮嘱部分写字不好的学生,可他们根本不理会我这一套,该怎么写还是怎么写。  相似文献   

8.
校园幽默     
等秘书作文课上 ,老师出了个题目 :“假如我是市长” ,让学生写作文。同学们写呀写呀 ,陷入了美好的幻想之中 ,惟独冬冬坐着不动笔。老师奇怪地问 :“你干吗不写 ,不想当市长吗 ?”冬冬高兴地说 :“我当然想当市长啦 ,但写写画画的事有秘书去办。”言简意赅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 ,题目是 :“何为懒惰 ?”课后 ,当老师批改李军的作文时 ,发现第一页、第二页一个字也没有写 ,在第三页末尾老师才发现有这样几个小字 :“这样就是懒惰 !”先见之明放学前 ,老师把丁冬叫到办公室 ,拿出一片止痛片说 :“你把它吃下去吧。”丁冬不解地说 :“我身…  相似文献   

9.
老师啊,妈妈     
看到这个题目,您也许会想到我写的是我的母亲吧!不,我要告诉您,我写的是我的班主任——王老师。我跟着王老师上学快一年了,老师对我们的关心是那么无微不至,对我们  相似文献   

10.
开心一刻     
等秘书 语文课上,老师出了个题目“假如我是市长”,让学生写作文。   同学们写呀写呀,陷入了美好的幻想之中,惟独毛毛坐着不动。老师奇怪地问:“你干嘛不写,不想当市长吗 ?”   毛毛高兴地说:“我当然想当市长啦,但写写画画的事不是有秘书去办吗 ?” 言简意赅   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何为懒惰 ?”   课后,当老师批改冬冬的作文时,发现第一页、第二页一个字也没有写,在第三页末尾老师才发现有这样几个小字:“这样就是懒惰 !” 先见之明   放学前,老师把亮亮叫到办公室,拿出一片止痛片说:“你把它吃…  相似文献   

11.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关。有些题目的含义显而易见,如“我的童年”、“记一个助人为乐的人”等;有的题目含义稍多一点,如“我的老师”,它既可以写学校里  相似文献   

12.
我的老师     
莫言 《教师博览》2013,(2):47-48
<正>这是一个千万人写过还将被千万人写下去的题目。用这个题目做文章一般地都抱着感恩戴德的心情,当然我也不愿例外。但实际生活中学生有好有坏,老师也一样。在我短暂的学校生活中,教过我的老师有非常好的,也有非常坏的。当时我对老师的坏感到不可理解,现在自然明白了。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千万人写过还将被千万人写下去的题目。用这个题目做文章一般地都抱着感恩戴德的心情,当然我也不愿例外。但实际生活中学生有好有坏,老师也一样。在我短暂的学校生活中,教过我的老师有非常好的,也有非常坏的。当时我对老师的坏感到不可理解,现在自然明白了。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老师让我们写作文时,经常会出这样的题目:《我的理想:》。我很喜欢写作文,就在作文本上很郑重地写上《我的理想:当一名作家》。写完后去看同桌的,同桌写的题目是《我的理想:当一名解放军战士》。我的同桌很让我羞愧,因为她是个女孩子,却有那么远大的抱负,她在作文中写道  相似文献   

15.
这里写两位我知道的女教师,一位是现实中的,一位是书上看到的。第一位女教师的班上有一个男孩,平时作业乱糟糟,学习不认真,还喜欢打架、骂人、旷课,反正包括这位老师在内的所有老师都把他看成一无是处、不可救药的孩子。一天语文课上,这位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叫《我的祖国》,大家都刷刷地写起来,而那个男孩仰面朝天地呆着,不知在想什么。当然,最终他还是写了几笔。当老师看他的作文时,发现上面只写了几个字:“祖国是母鸡,我愿意是一粒米。”这样一个平时不着调的孩子居然也能写出这样的句子,而且,老师也相信,这样的孩…  相似文献   

16.
这篇作文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文题与内容不相符。就这篇作文的内容来说,较为合适的题目应是《我的老师》之类,而现在文章的标题却是《我最崇拜老师那样的人》,因为其中有“那样”二字,就不单是写一个教师就能切合题目的了,因为“老师那样的人”,可以理解为类似老师的那种人。须知,“我最崇拜老师那样的人”和“我最崇拜的老师”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7.
晓薇同学的问题,让我想起了我读中学时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写一篇题为《我的老师》的作文——哈哈,《我的老师》这个题目,可是经典题目啊!我取材于真实的生活,写以前教过我的一个语文老师,写老师多么博学、认真,重点写了一件事,我上课开小差,被老师扔粉笔头,然后教训了我一顿,这件事可是千真万确啊!哈哈!  相似文献   

18.
长久以来,家庭作业一直是孩子那幼小脊梁上的一座大山,使他们不堪重负。再加上当前的"应试教育"模式在我们小学教师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使家庭作业的布置误入了歧途,孩子们每天都要写好多字,做很多题目,很多孩子写作业到深夜,根本没时间玩。有时想想虽然觉得这样做有些不近人情,孩子们已经会默写了,干吗还要叫他们抄呢?不是浪费时间吗?但想想不抄,那他们不是没作业了,会不会以后还会养成一个不做作业的习惯呢?再说别的老师不也照样布置这样的作业,算了算了,多抄抄总不会没好处的,抄!还是该抄!这样的作业观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十个教学春秋。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理念的深入,视野的开阔,"要我写"总不如"我要写"的效果,尤其是家庭作业,让老师变成了"黄世仁",学生和家长怨声载道。怎样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能写"和"我会写"呢?  相似文献   

19.
周归源 《湖南教育》2003,(19):39-39
一、问题结构的优化 问题结构应该逻辑严密。问题结构的逻辑性至关重要,如果问题结构的逻辑出了问题,学生就无从回答。如初一的课文《我的老师》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本文着重写蔡老师爱学生,还是着重写蔡老师使我难忘?”这个问题有个预设判断,就是:蔡老师爱学生和蔡老师  相似文献   

20.
一、抓住题眼,区别文章的体裁 首先要从大方面把内容划开,即“写什么”,然后考虑“怎么写”。 区别抓住字眼,明白什么题目是写事,什么题目是写人。例如《这件事教育了我》与《我尊敬的一个人》,前面的题目是写事,从题目上,题上“事”教育了我;后一个题目写是写人,从题目上,题眼写“一个人”,要求互相区别,审题时分清写人和叙事,了解文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