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爱的呼唤     
现在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具有功利色彩。尽管素质教育提了许多年,可片面强调升学率,看重学校考取重点高中及考取大学的人数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社会上用这来衡量一所学校的好与坏,我们认为是不公平的,是对教育的曲解。一个无奈的现实是升学率高的学校,生源越来越好,学生越来越多;升学率低的学校,学生越来越少,学生质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1中职学校学生的构成特点在不少人的眼中,中职学校的生源大部分是由初中的“差生”组成的。在中学阶段,尤其是初中的大部分老师在升学的压力下,只对一部分学习较好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严格要求,而对其他学生放任不管。社会的舆论也认为只有考取重点高中进而考入好大学才有希望,而进入中职学校  相似文献   

3.
陶立贤 《甘肃教育》2004,(11):36-36
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当前,农村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方面的限制,初中毕业生把考入重点高中作为第一目标,其次是考中专、中师。认为只有考入重点高中,将来高考才有希望,所以把初中教育当成“升学教育”。从而使得在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制度等方面都以“升学”为中心,人为拔高教学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大搞题海战术,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正常进步为代价,换取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所有着近70年历史的中学,是“文革”中的重灾户。1980年Z校长上任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老校焕发了青春,学校升学率不断提高,得到了社会和上级的肯定。1987年学校被上级定为区属重点中学。此后,生源质量一年好于一年。学校像一架机器一样,一直以保证学生升入重点高中为总目标,在这条轨道上平稳地运行。Z校长渐渐步入天命之年,他觉得可以松一口气了。  相似文献   

5.
城市重点高中基本上都有很高的升学率。可以说,城市重点高中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学生送到大学。如何处理好“为高等教育作预科准备”(教育部的分类标准,下简称大学预科)与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关系,是每一所城市重点高中都面临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河南新郑推行初中升高中生源均衡分配改革已经有十余年了,每年的初中毕业生都按好、中、差平均分配到所属的三所高中,打破了过去由重点高中垄断优质生源的局面,有效解决了各地普遍感到棘手的择校问题。生源实现了“均贫富”以后,三所高中的高考升学率不相上下,且总体保持了稳步上升的趋势,老百姓从这项改革中得到了实惠。但就是这样一个得到教育部领导充分肯定且受百姓欢迎的改革举措,至今仍然受到某些方面的质疑,在郑州市也难以推行,这种现象确实值得研究和思考。实事求是地讲,均衡分配生源的做法,虽然不是治本之策,却是不发达地区实现教育…  相似文献   

7.
《职业技术》2006,(9):55-55
中职学校与初中联合办学,将与重点高中无缘的学生提前收编,学校按照企业的需求来设置专业,与企业签订学生就业协议;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联合办学,这些高职学校在与中职学校签协议前早已帮学生找好了就业单位。近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职学校为了争生源,纷纷提前给学生找好了“婆家”。  相似文献   

8.
一、夯实主阵地众所周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育最本质的职能及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但是当前,学校的教育尚未很好地履行这一职能。究其原因,主要是现行教育评价仍然是“以分数论英雄”为主导。为了提高高考、中考升学率,一些学校不惜一切力量争夺生源,拼时间、拼成绩。学生之间以分数为核心的竞争激烈,更可怕的是这种竞争正下移至小学甚至学前教育,如果说,在小学阶段尚能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在初中就开始打折扣,到了高中则尽可能少开或不开非考课程,研究性学习、劳技等部分课程形同虚设,成了单纯的“智力教育”和“应试教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还是我国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资源不足,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造成升学考试竞争过于激烈。目前,这一问题只有通过改革评价方法、创新课堂教学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桐柏南麓,武胜关下,有一所莘莘学子读书求学的理想殿堂。她以文明的校风,良好的学风、严谨的教风,普通高中的收费、重点高中的质量,赢得了良好的办学声誉;她以悠久的高中办学历史,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吸引着广大的求知学子。湖北省教育厅厅长路钢评价学校能以一般高中的生源取得重点高中的升学率,在全省不多见。  相似文献   

10.
太原四十一中是一所初级中学,现有教学班26个,学生1300余名。这里的生源是重点学校选拔后就近入学的。生源虽差,但是,我们实行了科学管理,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社会声誉也高于同类学校。特别是在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在学有专长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我校于1989年办起了美术侧重班,它既克服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初中办学单一化的弊病,又适应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了当前社会上部分父母望子成才的要求。学校把相同爱好的学生编入一个班,有计划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同太原市美术协会共同办起了四个美术侧重班(共178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教育结构的不断改革,大多数优秀的初中毕业生考入了中专、重点高中和职业高中,使普通高中生源每况愈下。又由于激烈的升学竞争的客观存在,普通高中也被推上了追求升学率的轨道,使学生负担过重,给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我们的现行教材主要是为了适应升学需要而编写的,内容偏多、偏深、偏难;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底  相似文献   

12.
《教育文汇》2010,(8):4-4
刘老师是武汉某区一所初中的毕业班班主任。临近中考,她每天忙着赔笑脸上门给“尖子生”送礼,目的是把优质的中考生源截留在本区。学校传达了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各初中和班主任都有义务为本区留住生源,留住一个“尖子生”,学校和班主任将受到奖励;  相似文献   

13.
刘帅 《中国培训》2003,(12):55-55
据报载,在今年七、八月份职业学校招生期间,有些职业学校为争夺生源,采取了给向自己学校输送学生的初中老师或校领导送回扣的办法和手段。所给回扣的价码是每送一名学生给500元、1000元不等。有的教师和学校负责人为了得到更多的回扣,竟然引诱甚至胁迫毕业生去报考某个职业学校(例如,毕业生只有上了某职业学校才发给其初中毕业证书)。因此,有的记者将这种行为称之为“买卖”学生。近几年来,由于社会上“文凭热”及大学扩招的影响,部分职业学校招生出现了下滑甚至困难的局面。许多职业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在争取生源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想出很…  相似文献   

14.
微评     
正超级中学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当超级中学在炫耀自己辉煌的高考成绩的时候,那些被掐了尖、招不到好生源的校长们只能把委屈往肚子里吞。超级中学炫耀升学率,其实是在炫耀权力垄断下的特殊地位。城乡教育资源分配本已不够公平,一个地方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被集中到超级中学后,加剧了这种不公平,在其他学校就读的农村孩子才是真正的受害者。这是不合理的教育体制的一个比较优秀的"助纣为虐"者,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戎国强)  相似文献   

15.
楼宇敏 《班主任》2006,(8):20-20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是经过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层层筛选后,剩下的一批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还沾染了社会上种种不良习气,成为学习、品行方面的后进生.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动机是一种比较广泛的社会性动机。它是在社会生活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不同的社会和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反映到学生头脑中的学习动机有所不同。本人认为,技工学校学生的学习主要受以下几类动机所支配。学习的目的性技工学校的学生多数为经过重点高中、普通高中、中专分流筛选后的初中毕业生,中间生和后进生居多。据调查,技工学校学生学习目的千差万别。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考不上高中和中专,“无可奈何”才到技校学习,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前途;有的学生是奉父母之命来技校读书,因而学习自觉性…  相似文献   

17.
区域提升初中教育整体水平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初中教育现状的审视目前初中教育主要存在着以下五个问题:1.教学工作严重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高中招生分数线和各初中的升学率是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升重点高中的比率成了初中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与下一年的生源。因此,校长对中考的质量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学校的教学工作主要围绕着中考组织,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式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师往往围绕考试进行教学,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忽视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不仅与国家课程改革的理念不相吻合,而且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18.
罗汀 《湖北教育》2003,(8):20-20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中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高中招生却出现了无序竞争的状态。一方面,部分省市重点高中利用自己的优质资源大力挖掘优质生源,另一方面部分县市区采取地方保护政策,利用各种方式沉淀高分学生,相互间“明争暗斗”,展开了“生源大战”,给招生工作造成混乱。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如何规范、协调招生,引导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  相似文献   

19.
洪波 《吉林教育》2005,(11):37-38
教师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是一所学校教育质量最根本的保障,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教学,才有高品位的学校。所有的名校都无一例外的得益于精良优越的师资队伍。学校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是教师的竞争,只有有了雄厚的师资力量.才能有好的生源,也才能有好的教育质量,学校才能有知名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就在绝大部分农村中学甚至一些重点高中还在偷偷摸摸延长教学时间——把“补课”当作提高升学率的法宝的时候,阳澄湖畔一所普通农村初中——常熟市沙家浜中学却早已树起了禁绝补课的旗帜。这所地处偏僻、既无特别师资又无先进设施的水乡初中,凭什么敢于为同类学校先?细究起来似乎并无秘密的杀手锏,只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