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古典诗歌中,自然作为感情的一种语言而,诗人在描写、刻画自然时,总是掺杂、渗透着自身的感受和情感的;作为重要概念之一,,“自然人化”在诸多的美学理论里皆被关注;中国古典诗歌作品中亦有着广泛的创作实践,不乏“自然人化”现象的典范之作;而诗人们在写作的同时,也从理论的角度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在中国历代文论著作中均有所表述。  相似文献   

2.
古典诗歌是含蓄而精当的艺术,相对于诗歌本身来说,任何解渎的语言都显得寡然,所以人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古典诗歌教学的终极目的足使学生通过“意会”受到诗意的熏陶,积累和运用诗意的语言,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歌的叙事处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叙事诗的冷遇 本文所论及的对象是中国古典诗歌。谈到中国古典诗歌,总体的印象是,它的形式体系中,最发达和最有成果的部分是抒情诗,或者说,“抒情”作为诗歌的美学传统和信仰,作为诗歌的艺术特质与价值核心始终没有被动摇过。而叙事诗,被有些诗学理论又称为史诗的诗歌形态,就在这种立场上,从未被作为一种专门的诗歌形式而从  相似文献   

4.
“意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诗歌中。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独特魅力,使中国古典诗歌以其具体、形象性而著称于世。本文通过中外诗歌的对比,深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具体直观性凝炼性、丰富性以及象征意义等特征。而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得以成为世界各国诗歌中一颗耀眼明珠的奥妙所在。  相似文献   

5.
浅谈古典诗歌的语言美熊有为,孙慎鸣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任何文学鉴赏都必须首先进人语言层面,而诗歌的语言又是文学语言中最富于表现力的。“不学诗,无以言流夫子的这句话极有代表性地道出了古人对诗歌语言的重视。我国被称为“诗的国度”,古典诗词中的许多佳作名句流...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整齐对仗美、参差变化美、语言节奏美和语言色彩美。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美对读者产生的美感视觉冲击是巨大的。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美和内涵美相互交融,共同建构中国古典诗歌的辉煌历史。  相似文献   

7.
“悠悠”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而且也是极美的一个诗歌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长河中,诸如“斜晖脉脉水悠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等名句俯拾即是。许多古典诗歌作品正是因为“悠悠”的恰当使用而使得全诗形象鲜明,气韵生动,声情并茂,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典范作品。  相似文献   

8.
潘慧莉 《文教资料》2006,(24):94-95
中国古典诗歌的本质特征为“意境”美,本文从“意境”的概念入手,探讨了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实现“意境”教学的途径,指出教师只有通过对古典诗歌“意境”的分析,才能抓住诗歌的内质,才能把分析古典诗歌落实到实处,才能使学生受到古典诗歌美的熏陶,也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英美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理念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908—1918年的西方诗坛上,英美意象派(Imagism)以其反常规的革新意识对传统诗风形成强烈冲击。很难想象,这个先锋诗派竟与中国古典诗歌有过千丝万缕的直接联系。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理论曾是意象派诗人创作的指导原则,中国古典诗歌也成为意象派诗人竞相模仿的创作模式,可以说,“意象”成了这次东西方诗歌交流的桥梁。但在对意象理念的具体把握时,东西方诗人存在着审美重心的位移。本文拟对此作简约比较,探讨英美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在交流过程中的汇通与歧异。 “意象”是我国古代诗歌艺术史上出现最早而又得到广泛运用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最早出自《周易·  相似文献   

10.
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一篇篇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的光辉,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古典诗歌距离学生时代久远,再加上传统教学中“字字解释、句句翻译”的教学法,大大破坏了诗歌的美,使充满灵性的古典诗歌变得索然寡味,毫无生机,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进行行之有效的诗歌教学呢?  相似文献   

11.
在语言哲学层面,意象是一种隐喻的话语方式。意象天然带有“文学性”气质,它必然是一种智性的运思、情感的节制。在中国新诗史上,“现代派”是营造意象的高手。镜子,在中西诗学中都是重要的象征物。“现代派”通过笔下众多的镜子意象,发掘了中国古典诗学的精髓,也与西方的“现代派”诗学主张达成契合。镜子,成为中西诗学交汇的节点。  相似文献   

12.
极具特色的文人渔父词,是中国词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中国隐逸文化一个突出的"热点".中唐词人张志和5首<渔父>开渔父词创作先河后,渔父词便倍受文人士大夫的青昧,代代吟唱,绵绵不绝,并在两宋时期达到了高潮.文章以两宋文人渔父词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其生成、勃兴的原因,并通过这些渔父词及其渔父形象,透视在两宋特定时代文化背景下文人士大夫立身处世行为和各种各样的隐逸心态.  相似文献   

13.
尽管“纯诗”作为一种诗歌理想一直是诗人所难以企及的,而且,由于文化传统、中外文化的差异,“纯诗”理论在进入中国之后就势必要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必须承认的是,现代诗人对“纯诗化写作”的追求还是为中国新诗艺术的不断精进与提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而,梳理“纯诗化写作”在中国的介入、生成、本土化以及其显隐的发展过程,不但可以揭示20世纪中国新诗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肯定会为反思新诗的历史以及新诗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废名小说语言的隐喻性手法其实质就是为了弥合中西文学,打通诗与小说,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当废名在进行这项实验时,他就不自觉地趋向于雅可布逊体系中隐喻的一端,这就是废名小说"现代主义"色彩的由来。隐喻性的写作手法为废名小说带来了象征主义的因素。隐喻性的写作手法还为废名小说带来了超现实主义的因素。不过,废名创作中的"现代"色彩又不单纯是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其中还有中国古典诗学传统和佛教文化的因子。这里发生的是一种契合。废名在进行他的小说语言试验的同时,也有意无意地接上了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的传统,有意无意地利用和发扬了汉语"以神统形"的人文特征。  相似文献   

15.
台湾“创世纪”诗社的诗歌历程,在现代汉语诗歌的大中华版图上,已成为一个颇具影响性的重力场,成为中国新诗在新的世纪的进程中,可资借鉴的重要资源与传统。这种可称之为“创世纪诗歌精神”的诗歌传统,可归纳为三个层面:其一,“现代版”的传统文人精神;其二,优雅自在的“纯诗”精神;其三,多元开放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四届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四届研讨会,就新世纪汉语诗歌写作的现状及问题、中国现代诗的理论建设、中国现代诗的发展态势等议题进行了研讨。这次研讨会回顾了中国现代诗发展的历程,总结了现代诗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展望了现代诗的发展方向,对于汉语新诗的研究及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对于“诗”具有发生的意义,文言小说早期之“缀”、“采”与“采诗”之“求诸野”在方式上是相通的,故“采”对于文言小说也具有发生的意义。考察文言小说创作实际状况,发现文言小说从其产生就与“采”相始终,“采”成为文言小说的一个“观念”,采录也成为文言小说最主要的写作姿态。以上方面,决定了文言小说内容上的“博”、“杂”,在结构上的“小”及作家非正统心态三个本质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18.
处于一个如此重视诗歌编选的"诗合集时代"当代诗歌图景,其问题就在于,在"诗合集时代"现代诗歌该如何完成中国现代诗学的当代构型。李润霞在她的潜在诗歌编选以及当代诗歌研究中,就试图建构一个诗歌标准,在喧嚣的时代为中国现代诗歌寻找一个当代路标。她的三卷本《潜在诗选》首先以扎实的史料重构与疏浚地下历史,深入地下诗歌的诗学价值,展示了诗学研究开阔的文化视野,呈现出独有的编选个性。而且通过该诗选,编选者以"青春文化"与"个人手艺"向度中国现代诗学当代构型的重要路标,并参与了当代文化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孟子》比喻运用在先秦时期,独树一帜。《孟子》的篇章类比喻有多种形式,主要有以经典诗句喻志、选取生活小事作喻体、讽喻、故事喻等;这类比喻的特色是:爱憎分明,词锋犀利,通俗亲切,循循善诱。  相似文献   

20.
当代诗歌的“标准”问题首先在于对“何为诗”的本体认识上的分歧,无“标准”,自然亦无评价“何为好诗”之“尺度”。新诗其实是一种现代汉语诗歌,我们至少可以从“现代汉诗”这一概念的角度来谈论,现代汉诗的本体是经验、语言和形式三者互动、纠缠和克服的一种状态,由此,我们至少可以获得个体经验的深度、现代汉语的自觉和诗歌形式意识等必要的谈论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