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广泛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走向工作岗位。根据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背景和实施现状,探讨分析新形势下高校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体系中的角色定位、高校所应承担的具体职责。高校应该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以确保这一政策制度持续稳定地运行。  相似文献   

2.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开发银行发放,各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具体管理。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对于建立健全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效率,更好地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立足于实际工作,从贷款额度、期限、共同借款人、审核程序等角度探析了江苏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特点,分析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存在的风险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该文系统分析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信用约束方面优势突出和贷款方式灵活便于跟踪等诸多优势,提出推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必要性.对于补充、完善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加大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力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也为保障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健康持续开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惠民政策。高校作为贷款银行和借款学生之间的桥梁之一,其工作效能直接影响到助学贷款能否顺利推行。本文从高校视角,研究提出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风险防控的对策,以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推进教育公平,财政部、教育部、银监会近日下发通知,决定从2008年起进一步扩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覆盖范围,大力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  相似文献   

6.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成为国家助学贷款的主流形式,通过调查发现,政策认知,诚信意识和还款规划是影响贷款学生还贷预期的主要内部因素;个人及家庭的经济再生能力,就业质量和违约成本是影响贷款学生还贷预期的主要外在因素.实现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良性发展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推进系统工程.高校可从建立联系和信息共享机制、诚信教育与失信惩戒机制、就业服务机制、有效帮扶机制等方面入手,促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长效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为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推进教育公平,财政部、教育部、银监会近日下发通知,决定从2008年起进一步扩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覆盖范围,大力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据介绍,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2007年在江苏、湖北、重庆、陕西、甘肃5省市开展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  相似文献   

8.
加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一种新生的国家助学贷款模式.文章通过比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指出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优势及目前存在问题,从而提出了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云南教育》2007,(9X):27-28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精神,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财政部、教育部和国家开发银行决定,在江苏、湖北、重庆、陕西、甘肃5省市(以下简称试点省份)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数字     
《教育》2008,(23)
2/3据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文华介绍,财政部、教育部和国家开发银行已经达成意向,在全国推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力争今年遍及全国2/3的省份。100种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为动员部署我省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进一步完善我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10月10日,全省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合肥举行。  相似文献   

12.
<正>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是国家级贫困旗,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出台以及爱心人士的积极参与,察右中旗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了坚强的后盾,他们不再因贫困而失学,因学费短缺而烦恼。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009年,察右中旗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贫困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随着宣传政策的逐步深入,贷款的学生逐年增加。仅2013年,就有712名学生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13.
<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关系到家庭困难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教育部门要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一、重视组织,强力推进,织就助学贷款"爱心网"为保障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政策的顺利实施,在每年4、5月份出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暂行办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贷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程序和渠道,学  相似文献   

14.
生源地助学贷款在我国正方兴未艾,其政策流变过程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这一制度经历了“校园地助学时代”、“农信社时代”两个发展阶段,随着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不断汇集,新的政策窗口终于在2007年徐徐打开.以此为分水岭,生源地助学贷款全面进入了“国开行时代”.目前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助学贷款的主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由学生或其合法监护人,向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办理的信用助学贷款,以便帮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获得资助.  相似文献   

15.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运用金融手段支持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广西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存在问题的成因基础上,对高校如何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工作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6月25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联合召开“山西省全面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会议”,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级督学马世豹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从2009年秋季起,全省11市将全面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可在生源地和高校两地申请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17.
赵全英 《河南教育》2014,(11):69-69
<正>2013年3月,兰考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成立,由我担任中心主任。这对于我来说,既是一个熟悉的工作,也是一个新的岗位。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种种原因,兰考县仍有一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虽然苦读多年,考上大学,却无力支付学费。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项目的出台解决了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在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中,我们每天都怀着对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感激  相似文献   

18.
《教师博览》2008,(10):18-18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以下简称“学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相似文献   

19.
国家助学贷款由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模式全面转型以后,还款机制中的诚信教育在对象、责任主体、内容、形式等方面都需要作出相应改变。本文结合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特点,阐述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模式下诚信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内容以及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政府采用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办法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从实践上看,这一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4个主要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必须采用相应的对策去解决.对涉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其他问题也要进一步去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