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郁达夫《沉沦》与王安忆的《小城之恋》创作的时代背景、选择主题的以及创作手法上都有着跨越时空的关联。王安忆继承了郁达夫在五四时期所开创的,人性解放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主题并对其进行了当代意义上的思考。另外,王安忆的小说里传承了郁达夫小说的表现畸形性心灵,以反映深邃的人性和残酷的社会现实的文风,具有深刻内涵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王安忆的独特性进行了归纳。由于王安忆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学地位、独特的文学主张以及她的别具一格的人生理想 ,故作者认为王安忆是当代文坛少有的一个把不媚俗的前卫与不落伍的古典两种精神完美和谐地统一于一身的作家  相似文献   

3.
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地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景(landscape)指的是地面景观与历史文化二位一体的形态。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地景是一个社会记忆与个人记忆交织的空间范畴,一个时间层累构成的凝结物,它辐射出王安忆对于上海和世界的最初想象。《长恨歌》里的弄堂、鸽子、王琦瑶构成了上海地景的物质形式,而流言则是上海地景的话语形式。上海地景其实是王安忆对于上海的一个抽象认识的概括,它指涉于王安忆内心对于上海的把握,以此向这个城市的历史与现实志哀。  相似文献   

4.
英国作家吴尔夫与上海作家王安忆是两位著名的女性作家,这一西一中两位作家在其作品《达洛维太太》与《长恨歌》中对女性意识有着两种独特的表现。这种认识既不同于西方女权主义的霸权意味,也有别于中国当下文坛的身体写作。吴尔夫在《达洛维太太》中通过克拉丽莎.达洛维太太的意识流动,回顾了30多年的人生历程和情感纠缠;王安忆在《长恨歌》中则通过王绮瑶30多年的人生经历讲述了一位女性和4个男人的情爱故事并流露出浓浓的怀旧情结。同是回忆,克拉丽莎与王绮瑶却呈现出女性意识瞻前与顾后的两种不同情感取向,吴尔夫通过克拉丽莎的怀旧更多呈现的是一种苦闷的思索;王安忆通过王绮瑶的怀旧更多表现的是女性沉醉于审美的天然嗜好。其具体表现为对爱情的追求和固守,对时间的恐惧和优游。  相似文献   

5.
这里通过对王安忆小说时间意识的解读,剖析作家伤怀恋旧的文化心理,论述了王安忆在资本全球化时代与大众文化潮流对抗,抵制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精英知识分子的立场,揭示了她的繁荣精英文化的忧患意识和拯救当下出现的一种精神危机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与王安忆小说的人物塑造追求着"新传奇"与"好神话"的特点,她们都具有传奇与神话的超常的想象力及艺术表现的细腻,擅长用意象表现人物的心理.张爱玲的"新传奇"塑造出带有浓厚殖民地色彩的没落封建社会这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给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艺术典型;王安忆的"好神话"塑造出带类型化色彩的人物,引起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分析王安忆创作中的佛教意识入手 ,分析王安忆的悲剧意识 ,指出 :王安忆的创作深刻地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 ,佛教意识成为王安忆悲剧意识的重要生发点 ,王安忆用它来阐释人生 ,并对自己小说中人物的执迷与沉溺充满了悲悯和同情。  相似文献   

8.
王安忆的三恋以女性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大胆地展示了女性生命的真实图景,感同身受地道出了属于女性自己的真实心声,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文章以《荒山之恋》为例,在梳理女性意识与女性主义文学二者关系的基础之上,从女性独立意识、女性平等意识的追求两方面来探讨王安忆作品中表达的特有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9.
王安忆的《长恨歌》写了一个城市故事。日常生活下的城市图象、“漂”于细节上的城市时间、卑微虚无的城市悲剧,共同构筑了这个故事的城市景观,也是王安忆对城市的独特感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小说与成长的关系出发 ,深入阐述当代重要女作家王安忆小说写作特征 ,认为王安忆小说是“心灵世界”的史性书写。王安忆小说的意义在于彻底改变了我们当代小说人物乐于追寻集体意义 ,急于到大众中消融自己的人物格局。王安忆的小说体现了我们时代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丰富生机 ,也表现了女性写作与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天然同盟  相似文献   

11.
王祥生活在汉末、曹魏和西晋初年,以孝知名于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现存有关王祥生平系年的资料为唐修《晋书》王祥本传与裴松之注《三国志.吕虔传》引王隐《晋书》。两者记述的王祥生卒年时间与年龄并不相同,《晋书》王祥本传中生平系年前后时间顺序中也有不合逻辑之处。根据史书史料的可信度以及与王祥相关人物生平的考证,王祥生于汉光和三年(180),约于魏明帝青龙四年(236)初入仕途,卒于晋泰始四年(268)。  相似文献   

12.
父难的打击、宦海浮沉和生离死别,使王世贞由肉血燥热的青年一变而为沉郁悲愤之人,再变而为依委随顺的老者.伴随生命历程的转变,作为其精神支柱之一的庄子在其思想界域中也发生着变化.其早年着重于对《庄子》批判性社会哲学的吸纳,晚年则偏好于《庄子》的精神超越哲学.在文学上,王世贞早期多有基于现实的批判性创作,晚年则着意突显对性灵文学的趣好.而其生命中的两座重要园林:离簧园和奔山园,见证了这种转变,承负了王世贞的精神寄托,并涵育了王世贞晚年的平和之美和性灵之美.庄子、园林、王世贞的文学创作这三个异质体,伴随王世贞的生命转变做出呼应,共同成就了一个鲜活的王世贞.  相似文献   

13.
王夫之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目前学界对其美育思想缺乏系统的思考和全面的探讨。王夫之美育的终极目标即使人实现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人生境界;王夫之认为美育应与人生过程相始终,是人面向理想境界对自己当下人生的无限超越的过程;王夫之重视培养完美和谐人格的美育过程中诗乐所起的作用;他还探讨了教学过程中美育原则的应用等。在中国美育思想史上王夫之的美育思想处于集大成又使之走向历史终结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从《流逝》以后,王安忆一直对城市日常生活投以关注的目光,这与她独特的历史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王安忆看来一个小说家笔下的历史就是演绎一场日常生活的图景,在作品中王安忆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再现,铺呈出日常生活不为人所注意的韧劲,细致的内在美,同时王安忆挖掘了城市移民化复杂的构成要素,以及当各种化因子碰撞,交融之后形成的斑斓,宽容的特色,面对纷繁复杂的城市日常生活,王安忆采用了理性的叙述方式,既在掌握了大量的材料的基础上借助逻辑的力量,将小说的情节推演,延续,避免了叙述的拉杂与罗嗦,这一切都与王安忆力图构造日常生活的审美形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王安忆在其小说创作中渗透着强烈的空间意识,随着时空的转换与叙述视野的开阔,小说中空间叙述呈现"学校"到"县城"再到"都市"的规律性。通过对王安忆小说空间叙述的分析,论证了其小说中生命意识的成长与空间的转换关系,尤其是女性生命意识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纵观海子诗歌及其短暂的一生,不难发现其内在发展的趋势与王国维先生的人生"三种之境界"的第一境、第二境是相符的,这种相符之处可以将王国维的"境界说"概括为一个花瓶来结合分析:第一境为海子开始诗歌创作(1980年)至1985年,从瓶底上升并扩大至瓶腰;第二境为1985年至1989年,继续从瓶腰上升并收缩至瓶颈;王氏的第三境可划分为从瓶颈扩大至瓶口之外,包括天、地、时间和人相融合的一个整体,海子在通过第二境后并没有顺利地从瓶颈展开进入第三境,而是跃入了第三境之外一个不可知的地方——"黑洞",但终其诗歌追求,海子毕生都在向着王国维所言的第三境不断逼近,他所具有的这种长远目光对现代诗歌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清朝咸丰末年,朝阳县李凤奎为救狱中之友而举事,揭开了同治年间东北地区大乱的序幕。继之而起的各股武装,才宝善、白凌阿、王五、葛成隆皆李凤奎余党。王五联合其旧友李维藩,势力一时壮大。王五死后,李维藩与王起、徐占一等武装聚集,徐占一、李维藩先后降清,王起与马振隆将东北反清斗争推向高潮。各股武装或打出为李凤奎复仇旗号,大多继续劫掠讹索活动,虽然他们与清军对抗,然非农民起义,而是清朝内忧外患、社会剧荡、吏治败坏、民风下移背景下的匪患,为近代东北胡匪、马贼之源。  相似文献   

18.
晚明万历年间,大学士王锡爵之女王焘贞自称灵异,号为"昙阳子",并将择期"升化"。昙阳子"升化"为当时轰动东南一带的一个宗教性狂热事件,其父王锡爵与同里的王世贞并因此事受到纠劾。而参与其中的多为当时与二王有交游来往的知名文人学士,他们为这一事件推波助澜,其中包含着诸多的复杂因素,有个人信仰、情感方面的原因,而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失落后的宗教想像。  相似文献   

19.
崔秀霞 《德州学院学报》2009,25(3):13-16,21
徐祯卿的为学经历可概括为“学凡三变”:加入七子,砥砺于辞章,此为变之一,属顺势之变;习养生之术,专心玄虚,转入道教,此为变之二,可以说由文学转入道教是徐祯卿转折最强、最彻底的转变,正德元年的山水游历进一步引发了他对道教的兴趣,而正德初的朝政败坏、对文学价值与功能的失望、自身体质的多病等各种因素则是导致他慕道的直接原因或更深层的原因;与王阳明论道,悟心性之学,此为变之三,这一转变显示着徐祯卿精神结构的再一次重置。此“三变”清晰地勾勒出徐祯卿入仕后思想的转变轨迹。  相似文献   

20.
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产生碰撞并交融的香港,王家卫作为新时期独树一帜的优秀电影导演,凭着自己对人生的敏感、感悟和反省,通过对电影叙事方式的创新,在电影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一个与传统电影艺术截然不同的影像世界,形成了独特的电影艺术语言:将时空平面化,将人物边缘化,将故事零散化……体现了强烈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并由此把他自己和他的观众带向了理想主义的电影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