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把戒尺     
阮定标 《华章》2011,(6):11-11
应该有二十年了,那时候学校里的老师,多半备有教鞭。教鞭一般长约一米,竹条做成,上课时放在黑板的下方,发现哪个学生犯错或做了小动作,教鞭就派上用场了。而我现在仍能记起王老师,是因为他那把戒尺。  相似文献   

2.
王校长是“四人帮”横行时期派到学校“掺沙子”的。他戴一副金丝平光眼镜,很有点校长“派头”。上任那天,教革组长陪同他到校内各处巡视。走进语文组,有几位语文教师正在谈书法用具:鲁砚。大家招呼后,王校长就接着话头说:“的确,鲁迅砚台是珍贵的。”老师们一听怔住了,  相似文献   

3.
新年到了,送同学们一个新专栏作"礼物"——跟王老师学书法。王建民老师任职于江西省吉安市教研室。他是一位很有实力的青年书法家,不到30岁就进入中国书法协会,书法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大奖。他酷爱文学,写诗、写散文也很出色。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认真跟着王老师学,这一瑰宝就一定属于你,属于他,属于我,属于我们大家。努力吧!  相似文献   

4.
换老师     
“妈,我今天流眼泪啦?”李丹仔细地看了看邵宇的脸,真的,眼睛红红的,脸颊上还有用手擦泪水的黑印呢。 “怎么?跟人打架了?”“嗨,我多会儿会因为打架掉泪?太小瞧我了。”邵宇摇着头说。“中午我们看见王老师了。” 王老师?李丹当然知道王老师了,她是邵宇二年级的班主任。邵宇他们班,一年换一个班主任,先是张老师,王老师,三年级一开学又改李老师了。当时,李丹还跟儿子开玩笑呢:张王李,就缺赵老师了。“看见王老师干嘛要哭呢?” “中午在食堂,梁林一眼就看见了王老师,于是他大喊了一声,我们班的同学就全都扑了上去。看…  相似文献   

5.
早操一结束,刘峥峥就跑到办公室,“老师,您应该向我道歉。”王老师懵了,其他老师也格外诧异。他继续质问:“跑操时你为啥只批评我呢?”“你跑偏了呀。”“我跟着孙小星,跑偏了也因为他,怎么不批评他?”“你既然知道他跑偏了,为什么还跟着?”王老师提高了嗓门,刘峥峥声音也更大了,“老师,你偏心!”此时,上课铃声恰巧响了。王老师赶紧说:“你先回去吧,别耽误上课。”刘峥峥忿忿而去。该不该道歉呢?王老师十分纠结。一连几天,刘峥峥的表现越来越糟,开始有抵触情绪。他是一个边缘生,老师们在他身上都花费了不少精力,可不能因为这件小事而让老师们的努力付诸东流。刘峥峥固然有错,但也不能弃之不管啊,思虑再三,王老师决定主动“转个弯”--她先在办公室里诚恳地向他道歉,请求谅解;又在班会上说明事件的原委,诚恳表达歉意,感谢他让自己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号召其他同学向他学习……看着刘峥峥给王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教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相似文献   

6.
快乐加油站     
还有菜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公开课,老师提问:“各位同学,有谁知道长度的单位是什么?”这时,班上最乖巧的一个同学举手要求回答,这是课前老师安排好的,当然是他回答了。“老师,是米!”“不错不错,请坐下。”“可是,有谁知道还有什么呢?”这时候,平时学习最落后的同学也举手,老师有点激动,虽然没有事先安排他,可是老师觉得不应该有歧视,决定给一个机会。“老师,还有菜!”懒学生造句一个学生十分懒,造句不爱动脑子。老师要他用“仿佛”造句,他就写:“我爸爸的小名叫王仿佛。”老师叫他用“特殊”造句,他就写:“我爸爸的小名叫王特殊。”…  相似文献   

7.
一、王老师的心里话 王老师刚上完公开课,就匆匆走进我的办公室,问道:“张老师,我这节公开课怎么样?请你先评价评价。” 我充分肯定了他在有效提问、清晰授课、课堂监控几个方面的成功表现。  相似文献   

8.
小超,是一个令我束手无策的“打架王”,他极有个性,脾气暴躁而且倔强,好打抱不平,软硬皆不吃。校内如有打架事件发生,他往往是一个主角,自然就成了全校有名的“棘手人物”,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坏学生”。对于他,我经常是三天一大教育,两天一小教育,可任凭我怎么教育,他仍然是我行我素。我恨得咬牙切齿,觉得他真是无可救药了。  相似文献   

9.
教书情结     
上初中时,我就对文史知识,特别是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因为教我们《中国历史》的王老师讲课生动吸引人。每当上历史课,从王老师那沟壑纵横的额头里,我似乎能找到趣味无穷的历史故事。于是在他那绘声绘色的“武王伐纣”、“太平天国”、“西安事变”中,我就产生了一个很急切的想法:我要当了老师,也能像王老师那样在讲台上给学  相似文献   

10.
笑咪咪老师     
一位男老师正站在操场上,手里捧着的好几件羽绒服像小山似的遮住了他的头。突然,“调皮捣蛋王”把一件超重级羽绒服“啪”的一下扔到男老师的头上,男老师气喘吁吁地说:“我实在抱不动了!”说完,一屁股坐在操场上,衣服散了一大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每次参加写字比赛,我都能捧个一等奖回来,在得到别人的夸奖时,我的自我感觉好极了。因此,初站讲台的我,在三年级学生面前自我介绍后随手在黑板上写了个“王”,不料就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王’不是这样写的,你写错了。”错了,哈,我明白了,这是书法中的一种字体,叫行楷。以后,总有学生向我提出:“不”的下部是“竖”不是“竖提”,“露”的雨字头不是“雨”。我笑着解释这不叫错,这叫书法。  相似文献   

12.
案例:早操一结束,学生刘峥峥就跑到老师办公室。“老师,今天您应该向我道歉。”冷不丁的一句话,让班主任王老师懵了。其他老师也格外诧异。刘峥峥继续质问:“跑操时您为啥只批评我呢?”“你跑偏了呀、”“我跟着孙小星,跑偏了也是因为他,怎么不批评他?”  相似文献   

13.
“王老师,张新民把我的铅笔弄断了!”况联花哭丧着脸向我“告状”。“他怎么弄断你的铅笔呢?”我问她。她说:“张新民抢我的铅笔去削,我不肯,他就把我的铅笔头往桌上一按,笔尖就断了。”我劝她先回去,等会老师找张新民谈谈。“张新民为什么硬要给人家削铅笔呢?”我反  相似文献   

14.
案例下课时,初二(5)班班主任徐老师看到教他们班自然课的王老师出现在办公室门口,正朝着他走来,徐老师看看桌面玻璃垫下的班级课程表,刚刚那一节班上正好是自然课,不等王老师开口,徐老师心中已经明白了大半。“徐老师,你们班级的秩序让人无法领教,我实在上不下去了!”“对不起,我们班的秩序我也很头痛,说也说过他们了,结果还是老样子!”“下次上课,我打算上实验,希望你能在旁边管管纪律。”“可是,下次自然课,我自己也有别的班的课啊!”“随便你,要不然,你们班就不用做实验好了。”王老师说完转身就走。“王老师……”徐老师气得跌坐在椅子…  相似文献   

15.
从教十余载,遇到过各式各样的学生,也见过不同类型的家长。总的说来,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老师充满信任和期待。当然也不乏难相处的家长,我的做法是“避其锋芒”,委婉地对他说“不”。前不久,我和几位老师正专心致志地备课,一家长领着他旷课三天没有到校的儿子闯进了办公室,直接对他儿子的班主任王老师说(没有称呼):“我儿子的手机又丢了,你当班主任的管不管?”王老师是位四十好几的老教师,性情温和、内敛、不善言辞,王老师一时没有应对,那家长就又说开了:“他和同学打架的事,你怎么能那么处理呢?”让王老师不知先回答哪个问题好。…  相似文献   

16.
岁月磨不掉刻印在生命里的师生情感。1989年8月的一天,正在淅川县九重一中任教的王润生老师,从《南阳日报》上看到一篇署名凌解放的文章,文章写他对中学时代老师的怀念,其中提到了“王润生”的名字。王老师瞪大了眼睛,难道是巧合?30年前,他在邓县四中教初一植物时,有一个十二三岁的高个子男孩少言寡语却喜爱钻研,这个学生就叫凌解放,难道这如今当了作家的就是他?王润生老师有超人的记忆力,一般他所教过的学生时隔多少年,还能依稀记起他们的名字和面孔。于是,王老师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给在南阳市文联工作的凌解放写了一…  相似文献   

17.
一次作业批改时.我发现学生黄沈刚在作业本上描摹了批语.正准备找他“算帐”,李老师的一句玩笑话帮助了我。他说:“黄沈刚是在描摹你的书法呢。”说者无意,听者动心。我就不能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吗?  相似文献   

18.
王老师最擅长于“整治”那些令许多老师头疼的学生,她最令那些令人头疼的学生头疼。一天,一位几乎每科作业都不做的学生小A被王老师请进了办公室。一进门,王老师就问:“你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学习知识。”A不假思索地说。“你不交作业的原因是什么?”王老师问。“我不会做。”A说。“所有的题都不会做?”王老师问。“是的。”A回答。“既然如此,那就说明我在讲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你能指出老师在讲课中存在哪些缺点吗?我将非常感激你的指教,并保证立即予以改正。”王老师态度和蔼地说。A赶紧回答:“不是你讲得不好,而是我上…  相似文献   

19.
修梦老人     
在喧闹的城市一角,住着一位修梦老人。他的工作,就是每天晚上出来,将孩子们的恶梦修改成好梦。让我们看看他是怎样修梦的吧。佳佳做了一个梦。她梦见春天来了,花儿开了。她穿上漂亮的裙子,和蝴蝶一起跳舞。突然,王老师出现了。“佳佳,你必须做完作业才能玩!”王老师严厉地说。好吧,做作业就做作业。可是等王老师把作业本一运来,佳佳顿时愣了:天哪,满满一大卡车!“写吧,我监视你。”王老师背着手站到佳佳背后。没办法,佳佳只好写作业。她使劲地写呀写,胳膊都写肿了,作业本却一点也不见少!佳佳急了,她边写边哭,泪水把漂亮的裙子都打湿了……修…  相似文献   

20.
一样不一样?     
一天,小明拣到一只塑料小皮夹,交给了班主任王老师。王老师问大家:“小朋友,谁丢了小皮夹?”小刚立即站起来说:“老师,这只小皮夹是我的。”他拿了皮夹一看,又说:“王老师,我的皮夹的面上是只猴,不是花。这只皮夹不是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