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发现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中等生难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下降的不良态势.本文研究了小学数学后进生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小学数学后进生提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越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高,掌握知识就越快。那么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促进高效学习,让课堂学习快乐起来?  相似文献   

3.
新的课程,需要新的课堂,也需要新的作业。如何改变作业形式单一、内容封闭、僵化的老模式,是许多教师关注的问题。教学中我们不妨给作业"化化装""变变脸",设计一份学生爱做的作业,给自己也给学生带来一份惊喜、一份快乐。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一、设计多层次作业,重视个体差异人有十指,长短各异。如果让有差异的个体做无差异的作业,一定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吃不饱",另一种是"吃不了"。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尊重学生差异,  相似文献   

4.
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孩子们都希望老师喜欢自己,表扬自己,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和信任,后进生更是如此。我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总是细心去发现孩子们身上闪光的东西。哪怕是些微不足道的变化,我都努力去挖掘。   要树立班级形象。一个班集体,不可能每个人都成绩都优异,总有一少部分人纪律松弛,成绩落后,表现稍差些。班主任要对全班同学进行全面分析,既理解后进生,又寻找优生的优势,努力发现和培养一批优生并把他们作为班集体各项工作的骨干,同时促使后进生急起直追。   要与家长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身体发育、…  相似文献   

5.
方利雅 《考试周刊》2011,(5):222-222
一个班级肯定有学优生,也有后进生。"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对于班主任来说,最困难的莫过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面对家庭背景不同、性格各异的后进生,我常疑惑:为什么后进生总会反复?怎样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怎样对不同类型的后进生因材施教?对于屡教不改的后进生怎么办?……一年又一年,一批又一批,我发现后进生普遍存在矛盾的心理,诸如:自卑与自尊的矛盾心理,骄横与畏惧的矛盾心理,合群与独处的矛盾心理,进取与意志力弱的矛盾心理。结合几年来的班主任经验,我认为重视对后进生的心理分析,投入自己的爱心、耐心、慧心,能解决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在同一个班级里,既有好学生,也有所谓的"后进生",一名好教师应该既爱好学生,也爱"后进生"。但在现实中,常常是:爱好学生容易,爱差学生难。因为一名好学生在校会勤学守纪、成绩优秀,很讨人喜欢;而后进生往往会让大多数人爱不起来:他们不守纪律,调皮爱动,故意捣乱,作业不认真,成绩不理想。后进生固然让教师头疼,但他们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做大力表扬,以他们的优点带动改掉自己的缺点。  相似文献   

7.
小学阶段的英语家庭作业中总有一项常规的听读类作业,基本都是要求学生听教材配套磁带或光盘中的录音然后认真进行跟读及背诵。为了掌握学生对听读类作业的真实想法及他们完成时的心理状态,我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让家长或学生进行相关情况的反馈,经过对他们所填内容的仔细阅读,我得出以下结论:在家庭作业所有类别中学生最喜欢的是听读类作业,原因是在他们眼中听读类作业是与书写类"硬性作业"相对的"软性作业",所谓“软性作业”就是指他们可做可不做,只要家长在此项作业后签字就万事大吉。  相似文献   

8.
钟志芳 《考试周刊》2011,(18):76-76
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特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生字,扫清认读障碍,提前阅读写作,更为了让孩子们"人生识字聪明始",我借鉴和创造了许多"创新识字"的方法,力争创设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9.
宋士清 《考试周刊》2011,(80):59-59
传统的语文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形式单一,作业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个人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就会引起恶心呕吐,造成消化不良;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下去,胃就会很好地接受它,并很快地消化它。"同样的道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让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而要让学生对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乐于完成。  相似文献   

10.
后进生在学校里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自卑感强,学习差,这就要求教师要关心、尊重他们,"一视同仁"是教师取信于学生的最好方法。学生最反对教师不能一视同仁,尤其是后进生。因此,教师决不能以学生的好赖定"亲疏",要一碗水端平,让他们体会到爱,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黄刚 《中学教学参考》2012,(12):113-113
在我们的校园里,有的学生很想认真学习但总学不好,也有的学生不想学习甚至讨厌学习,这些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存在着学习障碍,我们把他们称为"学困生"。作为中学教师,对他们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努力让他们转化为"优生",也就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以下是本人将"学困生"转化为"优生"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课堂是识字教学的主阵地,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针对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富于想象的年龄特征,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大量添加"快乐元素",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深切感受到游戏的快乐、阅读的快乐、互助的快乐和成功的快乐,让识字认读成为快乐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杨婧 《职业技术》2010,(6):70-70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要做一位好班主任,最要紧的不是急着去改变学生,而是先要改变自我。不要忙着去教育学生,而是先让自己多受教育"。新学期开学了,我如愿以偿的变成了超级孩子王,看着这些大孩子们我同时看到每一张青春的脸上都散发着朝气和活力,在我眼里他们就是盛开的花朵,而我就要做一片绿叶,衬出他们的美丽!  相似文献   

14.
于伟 《中国德育》2015,(15):6-6
据报道,本来应该快乐度过的暑假,孩子们却因为被"放养"或者"圈养"而快乐不起来。许多孩子和家人都感叹:别跟我提放假,我一点儿也不高兴。在整个基础教育中,校外教育是相当重要的,暑假是校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暑假其实不单纯是孩子做做暑假作业,在家玩玩游戏这么简单。我想要过好一个家长孩子都快乐的暑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暑假要倡导"休闲式教育"。对孩子们来说,暑假首先不是"板着面孔"的教育,而是生动的、活泼的、休闲的。  相似文献   

15.
每位教师都遇到过后进生,而且经常遇到,就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近几年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我所遇到的后进生最典型的类型,并不是智力后进,而在于动力后进,他们智力不差,甚至超过班级的平均智力水平,他们缺乏的是学习的动力,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得过且过,"懒"是他们学习进步最致命的阻力。因此,教师如果能够充当好这些后进生的"发动机",相信他们会大步往前进。  相似文献   

16.
一、要尊重英语学习后进生英语学习后进生最担心的是每天的作业。所以在班级工作中,我先采用“兵带兵”的方法,一位优生带一位后进生,先鼓励差生抄优生的作业,并叮嘱“先抄一再读一再背”。第二天利用朗读时间。有意识叫他们口头表述,效果很不错。每次单元测试,只要成绩有进步,哪怕由10分到11分,就算进步,要及时表扬,并颁发小小的纪念品,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7.
"后进生"、"学困生"、"调皮捣蛋生",甚至是"坏学生"等称谓,我们并不陌生,究其原因,无非是我们的学生当中总是有一部分人不"听话",总是不断地让我们的老师处在尴尬或者是愤怒当中,甚至经常使我们"歇斯底理"、"怒发冲冠",让我们部分老师处于一种神经质的状态中。为什么总会有这样的学生出现?为什么我们很难"改变"他们?面对他们,  相似文献   

18.
正"岁月如歌"这个词说得真好,就在岁月不经意的一唱一和中,我已从教17个春秋了。学生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他们给了我很多东西,他们让我笑过,让我哭过,也让我感动过。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我也逐渐成熟起来。我得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在过去那么单调的班主任生活中,感到了快乐和满足。一、案例我的班上有个孩子,人特别机灵,就是不爱写作业,作业书写潦草。每天早上我检查作业时,他总是没有完成,为这事,我没有少生气。就因为这件事,我也请过他的家长好多次。家长要么干脆不来,要么给我打个电话,"这个孩子我也没办法,作业书写潦草。每天晚上,我都喊着让他写作业,  相似文献   

19.
翻开一年级孩子们的作业本,映入我眼帘的还是那几个熟悉的字眼:优、良、合格。回头问他们这等第表示什么,孩子们只知道得优是最光荣的,其余的便一无所知。再问问我们老师呢,对于每个等级也无明显的界定,只是凭感觉而已。这种无功效的作业等第使我不敢苟同,我一直在思索:怎样才能让老师辛勤批改的作业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呢?一、我给学生画等第——形象生动,一目了然1.画星星。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如果能得到一个小圆点、小星星贴在脸上,就足以快乐一天了。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略高一筹,他们不再把星星贴在脸上,而是贴在本子上。于是,我批改…  相似文献   

20.
一位教育家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你在教育时,学生感觉不到你是在教育。"我想这种理论在作文指导中也是适用的。巧妙的"导",不露痕迹的"导",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可以摧开学生写作的花苞,让他们抛开沉重的思想负担,填平不可逾越的鸿沟,走上快乐、轻松的写作大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