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画"故事: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带孩子们来到了美丽的玄武湖畔开展"青青小草"主题绘画活动,引导孩子们认真观察小草并讲解清楚绘画要求后,我就放手让孩子们自由发挥了。孩子们雀跃着拿出画板、颜料,以棉签为画笔,专注地描绘起来。  相似文献   

2.
更正     
一天早上,我和孩子们正准备到户外活动,意外地收到一封信。我很纳闷,孩子们也好奇地围了过来:“老师,这是谁的信,快打开看看。”我给小朋友读了信,才知道信是一个月前在我们班实习的赵老师写来的。她在信中说很想念小朋友们,问孩子们是不是长高了、懂事了,还说她有时间会再来看孩子们,希望孩子们给她写信。孩子们激动起来,都催着我给赵老师回信。  相似文献   

3.
特殊的新生     
左莉莉 《辅导员》2014,(10):68-69
9月1日,迎来了我的又一届新生。在众多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女生。用"与众不同"来形容她,可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她用独特的方式介绍了自己开学那天,我带着孩子们进行自我介绍。我提示说:"你们可以告诉大家,自己的名字,今年几岁,来自于哪个幼儿园,喜欢做什么……"孩子们按照座位顺序一个接一个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肖关根 《上海教育》2009,(15):85-85
上课铃响了,毛蓓蕾老师走进教室。师生互致问候后,她发现讲台上放着一瓶治高血压和一瓶医心脏病的药。毛蓓蕾慈祥地问:"这瓶药是哪位小朋友放在这里的?"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没有吱声。毛蓓蕾又问了几遍,教室里还是没有一点声音。"要是没有人承认,我只好把两瓶药交公了。"  相似文献   

5.
一次课间,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复习的时候,你别叫我们归纳总结,给我们时间背就可以了。" 听了她的话,我就坐在她身边:"孩子们,给你们讲一个我上中学时归纳学习方法的实例,你们听听怎么样?"学生们一听是老师过去的事情,一下子就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我。  相似文献   

6.
天气渐凉,孩子们陆续穿上了毛衣,即保暖又漂亮!一天中午,平时安静的午睡间突然热闹了起来,越越大声地说:"我的最漂亮了,上面还有米老鼠呢!"豆豆说:"我的有很多彩色的点点,像……。"还没讲完,就被果果抢先了:"我的是五彩条纹的,像彩虹!"。我好奇的走进一瞧,看到孩子们正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的毛衣。这时,欣欣抱着我的手臂说:"我妈妈最会打毛衣,我家里有很多的毛线,什么颜色都有!有时候我还会把毛线粘在我的画上呢!"欣欣的话启发了我,如果将毛线粘在画上,不是可以拓展孩子们的创意想像吗?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总是围绕着"毛线能粘出什么"这个问题津津有味地讨论着。毛线这个词一下成为了班里的"热词",引爆了孩子们对"毛线"的期待与遐想。而我发现毛线具备易收集、色彩艳、易造型的特点,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美术材料,于是决定通过毛线启发引导幼儿大胆、自主地艺术创想,体验毛线画的有趣、神奇。  相似文献   

7.
晁秋实 《辅导员》2014,(10):80-80
开学第一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带着自己准备好的物品来上学。很多孩子都把自己保护桌子、方便书写的桌垫带来了。第二天,小张告诉我:"老师,我的桌垫不见了。"我马上就说:"同学们,也许你的桌垫和小张的一样,谁拿错了要还给她。"谁知我这一说,小张的桌垫不仅没有回来,下午又有一位同学的桌垫又不见了。怎么办?我思索着。  相似文献   

8.
手语之歌     
在学校的阶梯教室里,我们江苏丹阳特校和华南实验学校的孩子们欢聚在一起。春天午后的阳光,通透地洒在教室里,把孩子们的脸晒得暖洋洋的。"沙沙"的笔声如蚕食桑叶,轻轻的笑声如杨柳风,轻巧地温暖着大家的耳朵。"我的手语"主题活动正在这里热烈地进行着。  相似文献   

9.
吴雪利 《山东教育》2013,(Z3):72-73
案例早操开始了,我和小朋友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尽情地游戏,一会儿扮演小司机开火车,一会儿装作大老虎……孩子们一个跟着一个有序地玩着。慧慧始终跟在我的身后,一会儿用手推开小朋友,一会儿又手指着他们,不让其他小朋友靠近我,俨然我只是属于她一个人的老师。而她还时不时高兴地抱抱我的腿,搂搂我的腰,其他小朋友看见了,也纷纷学她的样子,  相似文献   

10.
每一次上课,我总是希望孩子们能多拥有一种快乐的途径。我并不刻意地去想是不是要给孩子们艺术熏陶,只是很简单地想,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双眼和双手,用智慧发现美,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快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还清晰地记得在《流动的颜色》一课中,有个孩子在吹色的时候跑来问我:“老师,我可以用手蘸着颜色画吗?”我说当然可以,你可以看看用手涂和用笔涂有什么不同。孩子高兴地去做了。没有多久,她欢呼着拉我去看她完成  相似文献   

11.
别打扰他们     
在绘画活动中,孩子们正低着头专心致志地画着,完全沉浸在活动中。这时,我看到靖靖的画画得特别好,于是我就拿起她的画让全班小朋友看,并从构图、色彩等方面作了评价,希望其他孩子从中得到启发。没想到孩子们一脸茫然地看着我,半天没回过神来,等我说完后,很久才回到刚才的活动中去,但专注程度已远不如先前。我的指导不但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反而打断了孩子们的思路,影响了他们画画的情绪。其实这样的情形经常出现在平时的教养活动中:孩子们正在吃饭,教师却不停地提醒“:桌面干不干净?手有没有扶着碗?”孩子们正投入地进行着区角活动,教师却不…  相似文献   

12.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写材料,一个小女孩无声无息地走进来,径直向着临桌老师的座位走去。当她伸手在桌上翻找的时候,我喊住了她:"孩子,你忘记了什么?"她翻然醒悟,"啊,我忘了敲门。""还有吗?"她瞪着天真的大眼睛望着我,迷惑地摇了摇头。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正在监狱里服刑的囚犯,入狱以来便从ABC开始自学英语。在这条连许多正常人都难以一如既往走下去的求学路上,我何以能比较顺利地走过了五六年,其中最大的支撑者便是《英语自学》。自学完初中英语课程之后,我在96年开始订阅《英语自学》。是她给了我自学的浓厚兴趣,是她赶走了我自学道路上的许多拦路虎。尤其是编辑老师们有求必答的热情和真诚的关怀,为我几度绝  相似文献   

14.
“冷处理”     
下午,我带我们班的孩子洗澡。孩子们搬着小椅子跟着我来到了澡堂。看着他们高高兴兴地跳进了水里,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忽然,我看到新来的袁爽小朋友躲在角落里,不想脱衣服。我苦口婆心地讲了一大堆道理,可她就是无动于衷。我一看这苗头,说服教育是没用了,倒不如先由着她,进行“冷处理”。于是我就对她说:“你不想洗澡,那你过来看小朋友洗澡好吗?”袁爽点了点头。我看了看表,时间还早,为了让袁爽吃点“后悔药”,我故意和孩子们在水池里嘻笑、玩耍,让他们尽情地在水里游来游去。我偷眼看了看袁爽,只见她一会儿看看这个…  相似文献   

15.
吴晓铭 《考试周刊》2010,(57):251-252
在本园举行的优质课观摩活动中,我组织了一次音乐教学活动,孩子们在我预设的活动过程中兴致勃勃地学唱、学表演,但游戏进行到最后一个环节时发生幼儿"失控"场面,表现为"狼"捉"小兔"时倒下一大片幼儿,挤在了一起,场面一度有些混乱。面对这"意外情况"我一时有些思维短路,随即一边扶起摔倒的孩子,一边总结说:"哎呀,我们的森林太小了,兔子们没处躲了,大灰狼太厉害了!"孩子们立即发表看法:"老师,  相似文献   

16.
罗旭丽 《师道》2012,(7):11-12
2003年刚刚毕业的我,在教育教学上懵懵懂懂、跌跌撞撞,碰得我直想打退堂鼓。此时,恰逢学校里安排我指导孩子们做一项"数学与生活"的小研究,我带领着孩子们共同研究,孩子们写的一些文章居然得到了厦门教科院的段艳霞老师的好评,那是我教师生涯中获得的第一次肯定。这样的肯定与鼓励像是给了我在教育这个行业中行走的最初动力。  相似文献   

17.
每当我拿到新一期《河北自学考试》时,心里总有一种久违的感觉,倍感亲切。不管是在何时何地,我总是急不可待地打开她,总是如饥似渴地翻阅着她,端详着她。因为我要急着一睹她的容颜,感受她的气息,聆听她的教诲,尽情地受用她所舒展开来的温柔,尽情地受用她所赐予的关爱。每一次,她都不曾让我失望,每一次她都给我带来了新视野、新感受。时常时新的是她的美丽的容颜,亘古不变的是她火热而真诚的心。我的感觉告诉我,她变得越来越年轻、漂亮了,变得越来越成熟,富有品味了。那异彩纷呈的封面,无不把读者带进一个美妙的 遐想…  相似文献   

18.
陈绍雯 《生活教育》2012,(11):40-41
我曾在一所小学看到过这样的一幕:一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手举课本愤怒地斥责讲台下的学生,"一群智商低的"、"太蠢了"、"笨死了"等一系列具有强烈否定色彩的否定语从她的口中一迸而出,孩子们则大多低着头鸦雀无声,  相似文献   

19.
老师的腰围     
在一所小学听一堂数学课,内容是有关测量的。孩子们的桌子上摆放着长长短短的尺子。老师是个女的,胖胖的,40来岁。讲完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后,她让学生们测量桌子、铅笔、书本和手臂的长度。两分钟之后,班上像炸开了锅,一只只胳膊争先恐后地高举着,被点名的同学报出答案后,都得到了表扬,张张小脸涨得红红的,嘴巴笑成了一朵朵花。那些没被点到名字的学生着急了,有的站起来,有的跳着脚,有的甚至爬到凳子上,高举着手,“老师,快叫我快叫我。”看着孩子们抓耳挠腮的猴急样,我坐在边上忍不住想笑。我能理解孩子们的心情:谁不想在老师、同学面前表…  相似文献   

20.
期末考试,接到了学校的任务——监考六年级毕业班的数学。我是一个语文教师,还是第一次监考数学。卷子发下去,孩子们认真地答着每一道题,偶尔会有一两个学生问一问他们疑惑的地方。就在大多数学生解答某一应用题时,大家的问题逐渐变得统一了。这道题是这样的:一个圆柱形油桶,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5分米,做这样一个油桶需要多少铁皮?这个圆柱形油桶可以盛汽油多少升?有好多学生问了同样的问题:“老师,这个油桶是有盖子的还是没有盖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