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态     
新华社雅典奥运会报道技术保障研讨会在京举行【本刊讯】7月27日下午,中国网通公司举办新华社雅典奥运会报道技术保障研讨会,新华社副社长鲁炜出席了研讨会。会上,鲁炜副社长向中国网通对新华社雅典奥运会报道的技术支持致谢。他说,新华社党组高度重视雅典奥运会报道的技术保障工作,不仅要求保障工作万无一失,还要将此次技术保障作为一次实战练兵,更要学习、研究世界先进技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新华社的技术建设和保障工作积累经验。中国网通集团副总裁裴爱华表示,中国网通将派专家小组赴雅典为新华社报道提供全方位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他,正而八经科班出身,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留下5个寒暑后,来到新华社。他,作为新闻工作者,与同学相比,缺少轰动的大作,却在编辑工作中付出了更多的艰辛。他就是在新华社内参报道岗位上辛勤耕耘二十多年的张述忱同志。张述忱1964年被分配到新华社国内部,1969年到国内部的一个编辑室从事内参报道工作,1972年任编辑室副主任,继而主任、主编,1989年任国内部副主任,分管内参报  相似文献   

3.
3月中下旬,江泽民总书记到江西和湖南农村考察工作.3月28日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了总书记考察活动的通稿,全国主要报纸均刊载了这篇稿件.对于这篇同一内容的稿件,从地方报纸讲,除了版面位置外,主要功夫自然是做好标题.本文就首都部分主要报纸和省市级党报对这篇报道制作的标题作个比较,从中也许能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2月5日至8日在上海考察工作时,详细了解了上海文广集团等单位文化体制改革进展情况。李长春指出,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上海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成  相似文献   

5.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考察调研,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年来,人民日报社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 19”重要讲话精神,忠实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完成重大报道任务,不断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大力推动新闻报道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6.
刘江,1985年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毕业后到新华社国际部工作,历任欧美编辑室副主任,国际部发稿中心副主任、主任,国际部副主任,新华社非洲总分社副社长、华盛顿分社社长,现为新华社副总编辑。1995年破格晋升为高级编辑。刘江1991年因成功组织海湾战争对外报道,受到新华社表彰;1993年在索马里战地采访时遭枪击负伤,受到新华社通令嘉奖;1994年荣获新华社首届国际“十佳”记者称号。他的作品曾多次获中国国际新闻奖和新华社优秀新闻奖。  相似文献   

7.
万建辉 《新闻前哨》2013,(3):47-47,85
国家领导人来地方考察的报道,近些年来一直由中央新闻单位发稿,稿件多以工作性内容为主,有成熟的套路和稳定的程式。地方媒体报道国家领导人活动,多转载新华社稿件或本省省级党报稿件。在中央宣传部门近年对新闻媒体提出"走转改"工作新要求的背景下,如何突破国家领导人活动报道固有模式,增加对工作内容以外的个人活动细节的报道,真实展现国家领导人的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新华社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加大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报道的力度,开展调研,开辟专栏,及时反映各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进展、新探索,充分介绍各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好经验、好措施,播发了一批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好稿件,受到各地读者广泛好评,得到中央领导充分肯定。为了解新华社关于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道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本刊记者日前访问了新华社社长田聪明同志。 记者:田社长,您好。今年以来,新华社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调研报道搞得有声有色,一批重点稿件产生了…  相似文献   

9.
1995年年初,中 央政治局常委在听取 新华社党组汇报时, 对新华社的工作作了 重要指示。一年间, 新华社党组根据中央 指示精神,围绕当好 党和国家的耳目喉舌 和发挥“消息总汇”的 功能这一根本任务, 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现代化世界 性通讯社的进程,集 中力量深化主体业务 的改革,促进主体业务的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宣传报道方面,各编辑部门按照郭超人同志提出的“抓作风、改文风”的要求,积极倡导编辑、记者到村、到厂、到户,来自基层的稿件有所增加,孔繁森、李润五等一批重大典型报道的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两会”报道、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报道、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报道等重大战役性报道,在海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 在新的一年里,新华社党组要求全社同志更加自觉地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中央政治局常委对新华社工作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为大局服务的观念,坚定不移地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更高层次上强化“消息总汇”的职能,当好党和国家的耳目喉舌。  相似文献   

10.
彭迪(1920——),江西萍乡人。1945年彭迪调入新华社总社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彭迪主要从事军事方面的报道。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彭迪在新华社总社从事国际报道和对外报道,开始了他卓有建树  相似文献   

11.
8月21日新华社的通稿,首次报道习近平同志“8·19”讲话。但各家媒体主标题的设计很不一样。新华社通稿的标题是“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采用的是“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受新华社通稿标题的影响,北京的《北京青年报》和《京华时报》的标题为“意识形态工作是极端重要工作”,显然是新华社标题的简化表述。诸如“某某工作很重要”之类的话语,基本等于没有说。因为形式主义的一种表现,就是到了什么地方、遇到什么情形,就说什么是重要的,这没有错,但也没有特别的意义。采用这样的主标题报道习近平的讲话,没有真正抓住习近平讲话的要义。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春运期间,新华社几名记者分别到民航、铁路、长途客运站等交通运输部门,与一线职工一起工作一天。他们有的做检票员,有的当机场安检员,有的则成了问询员。 1月21日起,新华社连续播发了《我当机场安检员》等一组报道,受到了媒体和读者的广泛好评,北京一家媒体称这组报道“增加了报道的亲和力和可信度,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搭起了桥梁,起到了很好的引导舆论作用”。 这类报道就是体验式报道。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历程中,新华社坚定不移地当好党和国家的耳目喉舌,坚持不懈地实践和探索中国特色的新闻规律.特别是近年来,新华社励精图治,加快战略转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性现代国家通讯社的努力,成为了中国新闻界一种精神引领,是中国新闻同行的榜样.我对《新华社2008-2015年工作设想》印象特别深刻.这个《工作设想》明确了新华社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回答了新华社未来朝什么方向发展、怎么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在近几年推动《工作设想》落实中,新华社的精神状态呈现出了崭新气象.一系列重大报道和突发事件报道的圆满完成,一篇篇精品报道的打磨推出,视频报道、金融信息平台、新华网、现代多媒体数据库等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一个个对外合作项目的如期启动……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通讯社日渐突显.  相似文献   

14.
今年10月16日是我国杰出的新闻事业开拓者,新华社原副社长范长江诞辰100周年. 1946年11月,范长江到达延安,担任新华社副总编辑.协助社长廖承志领导新华社的新闻报道工作.根据工作分工,新华社军事报道这一工作就由范长江具体负责.  相似文献   

15.
我叫王沁鸥,2016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新华社西藏分社工作,主要承担体育、政法等领域报道。曾赴羌塘无人区报道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六次前往珠峰采访。2018年获评新华社国内报道、海媒报道和体育报道先进个人。今天,我主要给大家汇报近年我扎根珠峰采访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团结、友谊、进步的亚洲体坛盛会,已经尽现于新华社记者的笔下了。新华社抽调了146名报道业务熟练的编辑、记者投入了这场战役性的报道。在通讯技术和后勤服务人员的密切配合,以及全社各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新华社这次的亚运报道为今后报道大型体育赛会开创了一条路子。亚运会报道分为三个阶段:赛前报道,从1984年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通过表决,决定由北京承办第十一届亚运会第一天起,一直到亚运会隆重开幕。在这一阶段,新华社及时报道了亚洲各国和地区对中国的信任和支持,宣扬各行各业和各界人士支援办好亚运会的感人事迹;讴歌参与亚运会工程建设的科学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的力量和智  相似文献   

17.
“新华社?!新华社记者?!”我脱口而出这样发问,并非以前未曾听说过新华社是什么单位,新华社记者是干什么的,而是因为碰到了一个关系我今后“入门”新的职业问题而下意识流露出的惊诧。 那是1974年11月14日上午刚上班,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政治部干部组张秉田同志的办公室。他通知我:11月15日前到新华社内蒙古分社报到,工作时间为半年。看到我如此惊诧,他便拿出一份传真电报给我看。那是内蒙古党委转发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的一个报告,中心内容是为适应报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近年来新华社新闻业务改革的指导方针之一。在今年新华社工作会议上,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同志代表新华社党组正式提出,要把"群众需要"作为新闻业务改革的推动力:就国内而言,新闻业务改革的推动力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尤其是对新闻文化的需求;就海外而言,新闻业务改革的推动力是受众对新华社播发新闻信息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为落实新华社党组的要求,近年来,新华社在两会报道、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报道过程中,进行了多项受众需求调查和媒体用户调查。2007年1月29日至2月9日,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媒介市场调查研究中心和新华社营销总平台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两会报道群众需求问卷调查,了解群众对两会的关注点与信息需求,为两会报道更好地把握需求、服务百姓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华社提高对外报道时效性的三大举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70年代束到90年代束,新华社对外报道经历了由讲求时机向追求时效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离不开新华社基本建设成就提供的物质技术保障,中央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新华社的业务制度建设等.  相似文献   

20.
1993年11月17日,新华社发出我和单培荣合写的通讯《“尼雅废墟”寻访记》,这是新华社报道的本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掘之一。通讯播发后,被海内外新闻媒体广泛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项目部主任迪安博士来信说,这篇报道已促使他将尼雅列为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佛教路线”重点考察遗址。 “尼雅废墟”是考古界一个神秘而又充满诱惑力的话题。 两千多年前,汉朝使臣张骞、班固等出使“西域”,报道了塔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