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险是不确定的危险,可以表示为事件发生概率及其后果的函数。工程风险具有复杂性,因此,工程风险是多个不确定性因素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函数。对工程风险存在认知偏差,我们通过对工程风险的认知偏差中的主观概率进行分析,从而解释在对工程风险的认知中公众对风险的认知与实际的客观风险之间存在差距;专家和公众对风险的认知存在差异;不同个体对风险的认知差异;个体对风险认知会改变;个体对风险认知最终趋同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基于感知价值和异域文化,引入消费者信任,构建消费者跨境电商进口商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以京东国际购买英国进口商品的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感知价值、文化认知对跨境电商进口商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关系,以及消费者信任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文化认知与感知利益具有正向影响,感知成本和感知风险具有负向影响,消费者信任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工程试验检测管理所面临的现状,并对工程试验检测管理风险进行了详细的识别,分析了不同可能诱发风险的原因和因素,为进一步加强工程试验检测风险管理提供了依据,减小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降低风险损失及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访谈和内容编码的研究方法探索消费者不同类型的创新抵制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延迟采用主要受到经济风险和消费者使用模式两个因素的影响,拒绝采用主要受到经济风险、功能风险、社会风险、使用模式、感知产品形像五个因素的影响,而反对采用受到身体风险、功能风险、社会风险、传统和规范、感知产品形象五个因素的影响研究结论对于企业创新产品的推广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该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成就动机、人格特质与网络消费风险认知的关系,该研究采用"成就动机量表""16PF量表""网络消费风险问卷"形式,对珠三角地区高等院校的34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施测。得出以下结论:(1)在网络风险认知差异中存在性别差异,其中女性消费者在感知风险的程度上显著高于男性,不同户籍、接触网络购物时间、退换货经验对风险认知均有影响。(2)获得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种成就动机与财务风险、心理与社会风险均显著相关。(3)大学生消费者人格的创新性倾向与身体与时间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其余各维度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的介入情境下,消费者对产品伤害危机的认知和反应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如果是“低介入”购买类型,消费者不会认真考虑品牌之间的差异,一旦发生产品伤害危机,他们会积极寻找替代品.而危机后购买意愿之所以能够恢复,主要是基于对转移成本、感知风险、感知损失的综合权衡.转移成本和购买意愿正相关,感知风险、感知损失和购买意愿负相关,企业形象和外部响应的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分析不同生活型态对双栖族的购买行为,并比较双栖通路间购买行为的差异,以及探讨哪些主要因素及其对消费者通路选择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即便是双栖族消费者,其认知风险愈高倾向选择实体通路,而不同产品类型上,消费者认知风险对通路选择的影响有差异;此外,不同生活型态消费者,针对不同类型产品,在考虑通路选择时也有差异。本文除可以补足双栖族群这方面的研究,企业可进一步地了解消费者选择不同通路时,针对不同产品类型的价值考虑,亦能更精确的找出顾客需求进行区隔。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对PPP模式在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的应用进行了风险分析。重点研究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担与风险应对。用AHP法得到影响前八位的风险因素,用调研表法得到前七位风险因素。针对不同风险因素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对于损失程度大且发生概率高的风险因素尽量回避或转移风险,如购买商业保险等;对于预防风险成本低于损失成本的风险因素,采取预防风险措施;当风险因素在承受范围内时,可以自留风险。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储粮因害虫而导致的粮食损失,避免其对粮食储存造成一定的威胁.笔者在安徽省8个县的调研中,选取储粮大户的主要负责人为调研对象,合计调研问卷282份,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储粮大户防虫技术采纳意愿的因素.结果显示:年龄、每年储粮规模、感知有用性、技术风险感知、防虫技术指导情况、技术获取难易度和防虫技术的了解程度对防虫技术采纳意愿影响显著;劳动力数量、种粮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感知易用性、收益感知度和是否有防虫社会服务对储粮大户的防虫技术采纳意愿影响不显著.由此,针对性提出引进年轻人才,鼓励储粮大户适度扩大规模;在认知方面增加技术有用性,消除风险感知,在技术了解方面减小获取难度,增加技术指导和对技术了解程度.  相似文献   

10.
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背景,将自我决定理论作为基本的理论支撑,并结合顾客参与动机的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初步研究了互联网环境中自我决定水平和顾客参与行为动机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网站的熟悉程度与上网动机均会显著正向地影响网上消费者的自我决定需求满足;网上消费者的自主需求、能力需求以及归属需求等需求感知对网上消费者的自我决定水平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而网上消费者的自我决定水平越高,其信息搜寻和感知投入反而会更低.  相似文献   

11.
自中国梦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绿色消费早已渗透在大众消费的各个方面。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以衡水市城市居民为调查对象,对其绿色农产品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消费行为与习惯、消费动机及认知与信任度等特性的调研和分析,探讨影响绿色农产品消费的主要因素以及绿色消费意愿和绿色消费行为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广普及绿色农产品的新思路和绿色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消费者对超市自有品牌的认知度较低阻碍了他们对超市自有品牌的质量感知和信任程度。本文从消费者的角度,探讨感知质量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连锁超市提升消费者自有品牌的感知质量,增强购买意愿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3.
对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是从间接角度研究旅游影响性质及程度的有效途径.文章以三峡库区旅游发展的重要节点巫山县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巫山县居民对三峡库区旅游发展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的感知程度及其对旅游业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西安市各高校的调研数据,分析大学生对创业风险的认知程度,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影响创业风险认知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不同人口特征的大学生在创业风险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风险倾向、过度自信、自我效能与创业风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经济环境与创业风险认知之间没有联系。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中消费者责任为研究对象,探索其责任承担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消费者主体延伸责任履行主要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感知、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对社会责任的了解,以及自身价值取向与社会规范等因素的影响。重点对消费者废弃物返还责任与绿色消费责任激励机制进行了探索,认为可根据产品类别、消费者责任意识提升阶段与回收方式的不同,差别化采取押金与退款额度激励废弃物返还;可实施绿色消费积分制度,根据消费者对环保型产品的消费与使用情况,给予消费者与其付出成本相对应的转移支付激励。  相似文献   

16.
研究基于低碳经济背景,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的顾客理解并支持饭店的绿色设计行为,并愿意在可承受的价格范围内消费绿色产品,支持环保建设。同时,调查还发现,虽然顾客的绿色参与意愿很高,但由于顾客对饭店的绿色行为不甚了解,因而导致目前饭店顾客的绿色感知度低。为此,文章从顾客感知的饭店绿色设计所应有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从饭店建筑与能源的绿色设计、采购的绿色设计、环境的绿色设计、产品与服务的绿色设计、文化导向的绿色设计和价格设置的绿色设计六个方面构建了饭店的绿色设计体系,以期能从顾客的绿色需求角度为饭店的绿色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消费者在线购物的低参与度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感知风险理论的引入对于解释网上购买行为作出了有力的解释.本文通过对现有的关于网上购物感知风险类型的研究进行分析,大部分研究是借用传统购物环境下的感知风险类型代替网上购物的感知风险类型,着重从网上购物与传统交易方式的不同之处,分析消费者在选择在线交易所感知到的风险因素.因此,有必要对消费者网上购物的感知风险类型进行更为深入和细致的研究,从而提出一些降低网上购物感知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超市竞争越来越激烈,创建自有品牌已成为超市重要的赢利渠道.本文立足于感知风险与连锁超市自有品牌购买关系的调查,从消费者感知风险的角度,提出了我国连锁超市降低消费者自有品牌购买感知风险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9.
分析我国高校科研人员对于学术不端的认知程度,挖掘影响因素,探究其选择倾向。通过网络问卷调研法共获取852份样本,使用SPSS21.0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总样本及分类样本分析。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高校科研人员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存在一些认知偏误,不同性别、年龄、家庭状态、单位类别、学历、职称科研人员,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程度存在差异。在具体的影响因素方面,职称晋升难度、个人对学术声誉的态度、个人素质、学术治理制度等因素对我国高校科研人员的学术不端行为产生较大影响。此外,还发现约有半数的科研人员做出学术不端行为的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以凤凰古城为案例研究区域,以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研究了古城景区原生旅游形象认知成分的维度结构及潜在旅游者的感知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古城景区原生旅游形象认知成分包括旅游环境、地方特色与自然风光、建筑与古迹、居民友好、历史文化特色、休闲度假等六个维度,潜在旅游者对不同认知成分的熟悉度与认同度感知具有一致性。其中,潜在旅游者对建筑与古迹、历史文化特色的熟悉度与认同度感知较高,对旅游环境、居民友好的熟悉度与认同度的感知较低。本文研究成果将丰富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方法的实证积累并为古城景区旅游形象管理与市场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