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汪伯钰 《家教世界》2014,(Z2):99-101
<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教育的核心,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在课外的延伸。"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再丰富的理论也无法取代具体的阅读经验。只有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时,他们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会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2.
王玲 《成才之路》2013,(22):92-92
阅读在小学语文的教育环节中不仅占据着基础性作用,而且也是小学语文在其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学生在低年级时学习阅读,可以看作是牙牙学语的起步阶段。低年级的一线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精心细致的指导阅读等途径,培养低年级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能力,让琅琅书声伴随着人才成长。  相似文献   

3.
如何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需要、一种习惯,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呢?教师要从课程设置、读法指导、活动策划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阅读伴随孩子成长,在阅读中延续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李华 《时代教育》2012,(6):120-121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学习是自主学习,而"阅读"就是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最佳途径。本阅读方案设计旨在学生中通过足时足量的阅读实践、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在科学系统的方法引领下、通过合情合理的过程评价让学生愿读、多读、会读、乐读,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让学生成为阅读的自觉践行者和最大受益者,最终让学生爱上阅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和精神伴随,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获得人生的幸福;精神的满足、心灵的享受、情感的共鸣。  相似文献   

5.
<正>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主体内在自我成长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种"唤醒教育",即通过阅读教学唤醒学生的阅读欲望与审美体验,唤醒学生的德性与灵魂,唤醒学生生命的成长觉悟与创造精神,让阅读滋养、丰富和建构生命。  相似文献   

6.
课外书籍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树立现代阅读理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课外阅读伴随学生成长。一、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最佳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中年级学段两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这就要求老师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  相似文献   

8.
阅读伴随人的终身,阅读能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阅读教学的真正内涵,培养学生语文阅读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深入阅读,钻研文本,培养阅读心理,提高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9.
绘本阅读是低年级学生初步了解生活、认识世界、感知生命的一扇窗户。只有打开这扇窗户,才能让孩子看到窗外的大千世界。在低年级的绘本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这样他们才能形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指引他们从阅读走向"悦读",让阅读伴随他们成长。  相似文献   

10.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必须紧抓"阅读"这根绳,千方百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然而,我们时常还看到老师们紧抠课本,紧盯作业,紧抓分数,把学生读课外书当成分外事,更谈不上去营造班级读书氛围,  相似文献   

11.
阅读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过重、过强的阅读任务往往会使学生丧失阅读的兴趣,使阅读变得枯燥无味。部编版教材中增设"快乐读书吧"一栏,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读书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传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2.
学语文要多阅读,善阅读。要让学生有读书时间;要设法让学生明白,读书既有"有用之用"还有"无用之用";要让学生觉得读书有趣、好玩,而不是用考试逼迫学生,用"有用""利诱"学生。教师的推荐阅读最好和所学课文结合起来,显得不刻意,效果会更好。善阅读,应该包括读什么和怎么读两个方面。阅读的选择,需要眼光,所以教师推荐的书一定要是高品质的,做到语言规范、境界高。怎么读不仅指阅读方法,还包括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课外书籍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树立现代阅读理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课外阅读伴随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4.
陈皓 《快乐阅读》2011,(22):13-13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有效课外阅读,无疑是使孩子终身受益的重要措施。鉴于此,笔者进行了一次有关"高中生自主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5.
阅读史就是精神成长史,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读整本的书,滋养学生的精神成长。教师可以由一篇文章引向整本书阅读,"惠养"童趣,让学生"爱上一两部经典";以人物为纽带,走向多视角的阅读,"惠泽"童心,让学生"爱上一两名作家";以导读、分享、欣赏等方式去阅读与交流,"惠化"童年,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6.
在课堂教学探讨得如火如荼之际,我们似乎忽略了学生的另一个生命活动空间——课外阅读。要教会学生自学,就要让学生博览群书,酷爱阅读,在书海中畅游,在阅读中认识自己。没有占据儿童心灵的真正阅读,学生的精神世界会变得狭窄与贫瘠,因此,让阅读融入生活,让阅读伴随成长,让阅读点亮童年,这是语文教师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著名学者朱永新先生说":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阅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弗朗西斯·培根曾经说过:"阅读使人充实,交谈使人机敏,写记使人精确(Reading makes a full man,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writing an exact man)。"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当前农村小学生的经典阅读能力普遍较弱,教师应充分利用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他们阅读方法,创造阅读条件,优化农村小学生的经典阅读能力,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对每个学生的生命成长意义十分重要,它能提升儿童生命质量的深度与广度。一、创设"书香"氛围,激发阅读兴趣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对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