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唐小强 《大观周刊》2012,(13):270-271,266
歌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歌唱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它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培养学生唱歌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享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是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当前歌唱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的歌唱教学方法和形式过于简单化;学生缺乏变声期的引导;歌唱教学边缘化;学生的歌唱基本技能知识平乏;教师追求歌唱教学形式而失去了课堂实效;歌唱教学中不注重合唱等等。本文针对当前歌唱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多年的歌唱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2.
孙新颖 《大观周刊》2012,(30):309-309
我们教音乐的目的是使学生主动地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对比是音乐家创作、表演音乐的重要方法,在欣赏教学过程中,若能准确地分析,比较音乐中存在的对比因素,理解音乐发展与变化的特点,无疑会加深欣赏者对音乐的体验,提高欣赏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张沛芳 《今传媒》2012,(3):141-142
随着歌唱艺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声乐艺术的审美有了进一步的提,蓬勃发展的声乐艺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掌握科学的发声法,也就成了我们歌唱训练中的首要任务。日常的歌唱训练中,我们除了做一些呼吸训练,共鸣训练,语言训练外,还要注重树立正确的声音形象、真假声、中高声区的统一、软腭的控制等几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乌仁高娃 《大观周刊》2012,(38):284-284
随着歌唱艺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声乐艺术的审美有了进一步的提,蓬勃发展的声乐艺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掌握科学的发声法,也就成了我们歌唱训练中的首要任务。日常的歌唱训练中,我们除了做一些呼吸训练,共鸣训练,语言训练外,还要注重树立正确的声音形象、真假声、中高声区的统一、软腭的控制等几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余瑶 《新闻前哨》2020,(2):85-87
在近年推出的一系列音乐文化节目中,《声入人心》以其主打传统歌唱艺术的主题、兼具艺术与市场价值的节目内容而受到了观众们的喜欢,甚至广泛热议。本文则以传播学的基本要素出发,通过解析两季《声入人心》节目的利弊得失,从而探讨当下歌唱艺术如何借助电视媒体进行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6.
张慧君 《大观周刊》2012,(13):268-268
唱歌是人们用歌声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美妙的歌声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因此,唱歌已成为广大人民最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之一。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实施德育和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课程标准》对学生演唱的标准要求是:“能够用标准的音凋、节奏和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初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相似文献   

7.
王爽 《记者摇篮》2004,(9):18-18
文艺晚会,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它将歌唱、舞蹈、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统一在一个大的主题范围内,通过艺术作品,把我们的时代精神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通过表演与欣赏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唤起人们的内心情感,使之产生和谐统一的心理共鸣,从而达到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与交融。  相似文献   

8.
付凯波 《大观周刊》2012,(1):165-165
歌唱教学,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经常使用的课程类型,却反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怎样开展好中学歌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尤为重要。音乐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从学生的快乐出发,从学生的基础出发,以发展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日的,不断改革.不断进步.增强课堂上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去努力创造情感化、人性化的歌唱教学。  相似文献   

9.
李清晖 《大观周刊》2012,(31):287-287
音乐欣赏是中学音乐教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它需要我们培养一大批有一定音乐素养的欣赏者;然而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学生不喜欢欣赏音乐,讨厌教材上的音乐曲目.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们不懂得怎样去欣赏音乐。缺乏基本的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电台播出的音乐节目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音乐专题节目,如音乐家介绍,音乐作品介绍以及音乐故事等等,其中对音乐作品进行介绍的专题节目不少。本文拟对音乐作品的广播解说词的作用与写法略作探讨。一、音乐作品解说词的作用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对音乐艺术的一种再创作:欣赏者创造性地参与音乐艺术的实践,能够使音乐作品获得完整的生命,一部音乐作品若得不到人们的欣赏  相似文献   

11.
孟黎明 《大观周刊》2012,(48):326-326
欣赏课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只有不断深化其内涵,拓展其外延,才能赋予这一课型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古典音乐的通俗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莉红 《新闻知识》2006,(10):65-66
在当今急剧变幻的流行音乐浪潮里,人们逐渐厌倦了文化上的浅显感觉。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开始展现出来,追求文化上的厚度成为人们的审美趣向。摆脱纷乱、向往沉静而讲究秩序的心态,或许是人们欣赏古典音乐的时代心理动力。北京大学教授谢冕先生感慨地说:“我担心,有一天,我们的耳朵将无法欣赏美妙的高雅的音乐,我们的眼睛将无法欣赏凡高画卷中那美丽动人的金黄色。我是主张将艺术标准放在第一位。没有这个标准,再多的使命感,再多的教育也没有用。”走向高雅,走向纯净的艺术世界,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有识之士的呼声了。作为广播音乐工…  相似文献   

13.
打开收音机,收听文学节目,当你被一篇散文或一首诗歌深深吸引的同时.还会感到音乐的艺术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音乐提升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品位和欣赏价值。广播文学节目是一种综合性的有声的语言艺术,在构筑节目形态的多种元素中,音乐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作用和审美价值。离开了音乐,广播文学节目的欣赏功能将会大打折扣。因此,在广播文学节目的制作过程中,音乐的合理配置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4.
龚传荣 《新闻世界》2009,(9):163-163
戏曲表演是一种综合艺术.它不仅综合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元素,而且把歌唱、舞蹈、诗文、念白、武打、音乐伴奏以及人物造型紧密、巧妙地综合在一起,这种综合性的特点主要是通过演员的表演体现出来的。因而,在戏剧舞台表演艺术中以演员为中心的特点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创作、演奏(演唱)、欣赏构成了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全过程,音乐欣赏是这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将音乐作品用文学语言诉诸听众,是音乐广播编辑对音乐作品的再创作。本文拟从音乐广播编辑的视角,探讨音乐作品广播解说词的概括型、解析型、比轻型写法;分析广播音乐听众的层次以及解说词对于他们的作用。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对音乐作品的创作  相似文献   

16.
搜网志     
《网络传播》2008,(5):90-91
爱听音乐是一个以提供音乐相关服务为基础的娱乐网站,提供的服务包括:数字音乐的在线试听(Radio)、Music video的在线欣赏、全面的音乐排行推荐、歌手相关资料提供、歌词欣赏、音乐资讯、网友歌迷互动等全方位的音乐相关服务,同时也提供唱片封面欣赏、明星图片欣赏、Flash动画欣赏等娱乐信息。爱听音乐致力于为所有的音乐爱好者提供一个最全面,最个性的音乐公园音乐网。  相似文献   

17.
陈彦 《大观周刊》2011,(28):32-32
幼儿音乐教育既有基础理论性知识,也有极强的操作实践性知识,充分考虑了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学习要求。集课内与课外、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训练为一体,强化了幼儿园音乐教育实践。分析幼儿音乐教育与音乐教育在本质上的不同,针对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特点,倾听与欣赏、歌唱、节奏、韵律、音乐游戏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指导方法,以供学习者学习掌握。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用来欣赏的,欣赏不是可有可无的。 音乐欣赏作为音乐创作与表演的接受环节而存在,是人们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实践活动。如果没有音乐欣赏。音乐创作与表演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莉 《兰台世界》2014,(6):156-157
春秋战国时期的韩国民间女歌手韩娥美妙动人的歌声在当时可谓是登峰造极。本文通过韩娥"余音绕梁"的歌唱艺术,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民间音乐文化进行浅显的剖析、阐述。  相似文献   

20.
粟钰 《大观周刊》2012,(48):321-322
歌唱是人类用以抒发情感,交流思想的一种自然而普遍的形式。又是最亲切、最美妙、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音乐表演形式。而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因此,必须善于从所演唱的歌曲中创造出它的思想感情、艺术形象.把其中所包含的情感传达给听众。唯有处理好情感在歌唱中的作用,充满感情的演唱,才有感染力。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找出处理歌唱中情感的几种方法,做到有感情的、动人的歌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