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工人日报》2001年9月8日二版头条以《新疆查处一起5年商业贿赂大案结果是仅处以20万元的罚款了事》为题对新疆今年一起商业贿赂案件进行了报道。但细读之后,琢磨再三,仍对这篇文章领会不透。其一,标题让人费解。先说前半句“新疆查处一起5年商业贿赂大案”。但难道“贿赂大案”不是指涉案金额多少、罪行严重程度,而仅  相似文献   

2.
俞维权 《新闻世界》2008,(12):153-154
2006年5月29日.重庆市检察院首次向社会发布了该院3年来反商业贿赂案件分析报告。报告统计,2003年至2005年3年间。全市检察院共查处796件商业贿赂案,涉案金额8000余万元。经统计。在近三年立案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涉案人员中,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24人,占立案总数的52.5%。同时,商业贿赂案件的涉案金额在逐年增加,大案数量突出。其中国有企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3.
符立雄 《青年记者》2006,(16):93-94
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是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的标志,也是今年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对于新闻媒体来说,贯彻落实好中央有关防治商业贿赂的精神和要求,实际上也是践行“八荣八耻”重要论述的体现。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我们的采编、经营等工作,都要直接或间接地与市场打交道,都有可能发生商业贿赂行为。那么,商业贿赂在媒体中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又应该如何进行防治呢?现根据一些媒体的违规案例和商业贿赂在媒体中的主要现象,提出几点建议:加强三项教育,严打有偿新闻,严防“商业贿赂”案例: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食品质量报驻青海记…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第四次全国廉政会议,部署2006年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治理商业贿赂”成为重点之一。此前的2月15日,温家宝总理在部署行政监察工作时,要求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并重点查处政府机关公务员在其中利用行政权力收受贿赂的行为。所谓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主要涉及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以及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领域。据商务部的统计资料表明,仅在全国药品行业作为商业贿赂的回扣,每年就侵…  相似文献   

5.
制度执行力是一种能力、一种文化。治理商业贿赂,则是一门专项工作,是当前全党全社会的大事。只有把提高制度执行力作为治理商业贿赂的根本大计,形成长效机制,才能使商业贿赂的治理工作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并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查处商业贿赂和买官卖官案,行贿方与受贿方都会同时喊冤。双方都说是被迫的,一方说是不得不送,一方则说是不得不收。这不,近日,媒体又分别报道了这方面的两则新闻:一是原重庆市卫生局中医处处长熊念,面对公诉机关的指控,很干脆地承认了受  相似文献   

7.
苏颖 《新闻世界》2010,(6):208-208
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问题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的一项全国性重要工作,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开展治理商业贿赂的过程中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意义及方法,旨在说明廉政文化建设是遏制商业贿赂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8.
“反商业贿赂风暴”蓄势而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德普”“朗讯”等案件.暴露出商业贿赂对中国经济肌体的侵蚀日益深入。而中央政府发出的一系列信号,预示着治理商业贿赂行动将在中国掀起一场风暴[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巴明杰  田雷 《大观周刊》2012,(35):50-50
近年,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贿赂犯罪愈演愈烈,充斥着各个经济领域,严重影响正常的经济秩序,破坏社会主义法治。本文从商业贿赂的概念界定入手,通过分析商业贿赂产生的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法律原因,探究我国在治理商业贿赂犯罪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自身特点,对我国治理商业贿赂提出相应对策,以有效打击日益泛滥的商业贿赂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0.
陈芳 《新闻三昧》2006,(8):28-30
举报的“异类”向记者敞开心怀一直想就百姓看病贵、药价虚高的问题作些深度报道,但写来写去,觉得成了老话题,内心变得不再那么易起“波澜”。2月底,新华社四川分社的一位年轻女记者周俏春给我打来电话,说是省检察院查处了一些关于医疗腐败的案子,想做个报道。我想,如果仅就查处情况作一通报,没有任何新意。联想到中央决定今年对商业贿赂进行专项治理工作,其中最热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重视治理媒体自身的商业贿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各级媒体在“治理商业贿赂”的报道中,一批批涉嫌商业贿赂的案件相继被曝光。然而,在曝光别人的同时,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却发现在各级媒体,商业贿赂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新闻行业作为社会的一个领域,它也不可避免地有着商业贿赂存在的土壤和条件。媒体的商业贿赂(各种形式的受贿行贿)主要存在于硬件建设、广告发行及新闻采编之中,我们也必须要从这三方面入手,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日本:老虎苍蝇一起打 首先是在法律上筑起反商业贿赂的重要防线。日本界定的贿赂范围相当广.凡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或者欲望的一切利益都可以算作贿赂.包括提供性服务以及高规格的宴请和接待等。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在经济活动中要求他人给予金钱、物品或者提供其他好处的.以及接受或者约定接受利益和好处的属于受贿行为.必须承担刑事责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王扬 《大观周刊》2011,(51):60-60
近年来,多起我国境内的商业贿赂大案进入人们的视线。为何商业贿赂在我国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参考各领域相关研究,简要总结我国境内商业贿赂滋生的原因,提出应对商业贿赂现象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一再强调从严从重查处违法违规征地中的案件,最近又将土地出让等五大领域中的商业贿赂作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打出重点,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却无视中央政策,无视农比利益,藐视土地政策法律法规,欺上瞒下,少报多征,化整为零,暴力强征强占农民耕地,其行为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相似文献   

15.
媒体扫描     
舆论监督要把握建设性立场时统宇、张婧在《让舆论监督成为整治商业贿赂的利器》一文中指出,整治商业贿赂,舆论监督要把握建设性立场:正确把握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辩证统一关系,必须学会“两点论”,处理好宣传的分寸、力度、口径、时机等问题。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批评报道为  相似文献   

16.
"反商业贿赂"是2006年的热门词汇,也是国家针对各领域愈演愈烈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刮起的一股持续的风暴,是2006年反腐倡廉工的重点.出版社高校教材发行首当其冲,遭遇反商业贿赂风暴的洗礼,"潜规则"浮出水面,社会各界开始认真关注"行规"背后的利益链条.利益链条被拆散,带来教材发行、销售等一系列原有模式的改变,出版社必须对此做出相应调整,在教材盗印的防范和打击方面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年初,治理商业贿赂被摆到今年反腐工作突出的位置。舆论监督作为制约公共权力的利器,在此次专项整治工作中责任同样义不容辞,舆论监督如何担负“推进器”和“警报器”这一重要角色,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刊特辟“舆论监督新视点”栏目,“舆论如何监督商业贿赂”是此栏目的关键词。欢迎大家踊跃投稿,为打开舆论监督的新视界,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商业贿赂是市场经济的一颗毒瘤,如果不能有效治理,将会导致经济秩序的严重混乱,导致腐败盛行、经济增长乏力,危及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商业贿赂已成为市场交易环境中的一个突出现象,而治理这种现象需要德法兼治.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应在治理商业贿赂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论述了图书馆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应为弘扬社会正气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6月2日,新闻出版总署组织召开了全国新闻出版系统治理出版发行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会议,为重拳出击、治理出版发行领域商业贿赂拉开了序幕。出版发行领域因其“公益性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等被纳入全国治理的重点。教材教辅的出版发行又被列为出版发行领域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