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西教育》2011,(27):36-36
本刊讯 日前,南宁市开展10大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这10大活动分别是:全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摸底调查活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活动、第三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认定工作、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活动、“邕城创业行”主题活动周活动、夏季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活动、编印并向驻邕各高校发放《南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南》、“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活动以及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  相似文献   

2.
近日,定边县职教中心、图书馆、秀海绿化有限公司被共青团陕西省委命名为全省首批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该基地是以市场机制为准则,以岗位需求为前提,依托各类企事业单位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已毕业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等青年群体提供岗位见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一句话传真     
《中国教工》2010,(6):43-44
新疆自治区教育工会目前组织新疆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等大专院校4000多名应届毕业生、下岗失业职工和农民工参加自治区总工台“万家企业送岗位活动”.帮助下岗失业职工和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再就业。  相似文献   

4.
资料显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随着高校和研究生的继续扩招,每年日益增多的应届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上,52.4%的被访者认为目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在就业压力逐年增加的情况下,不少毕业生从主观上都产生了自主创业的想法,正所谓“上帝不敞开机遇之门时,就造一道门”。但是,毕业生毕竟是初出茅庐,社会经验和工作阅历都不足,他们渴望在学校里,在毕业前能有一项系统的关于创业技巧、创业知识方面的培训,以帮助他们在毕业后能更顺利的自主创业。于是,创业教育便成为当今社会和高校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5.
资讯     
教育部:本科专业供求将有“指示灯”,12个专业毕业生可优先进京,山东省进一步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湖南招募选调生特困生减免考务费,辽宁省开展毕业生寒假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南京市今年将推5000个见习岗位,2007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胜利召开, 我国将在150所高等院校实施青年创业教育计划.  相似文献   

6.
以SYB培训促进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已成为江苏省姜堰市促进再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近一年来,该市通过对每年的应届大中专毕业生进行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和配套的政策措施扶持,截止目前已经涌现出258名小老板。  相似文献   

7.
当前,找到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近期逐步进入试用期。试用期是法律规定为用八单位和劳动者提供的一个相互了解、适应的时期。但是在目前少数用人单位利用劳动力供大于求、大中专毕业生求职心切的心理,屡屡设下试用期“陷阱”。对此,应届大中专毕业生要擦亮眼睛,警惕黑心的试用期陷阱,对试用期“陷阱”要依法维权。一般来说,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提防以下试用期“陷阱”:  相似文献   

8.
“2000年迎春北京人才大市场——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专场”于1月25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这是北京市连续第15年为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举办全市性、大型综合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活动。共有600余家用人单位到会招聘毕业生,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占到了32%。  相似文献   

9.
李江宣 《广西教育》2008,(21):87-88
本文探讨了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现状及改变现状之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又一批应届毕业生将进入劳动力市场,参与到激烈而残酷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之中。据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的大中专毕业生将超过750万人,其中包括350万高校毕业生和400万“三校生”。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毕业生,今年的就业形势依然很严峻。当然,拥有实力的同学也不必悲观,在进入职场前不妨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就业是每一位大中专毕业生必须面对的现实,就业难、就业压力大是近几年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切身体会、感触最深的字眼。那么,中职生在这个庞大的就业群体中的竞争优势是什么?他们靠什么去赢得用人单位的认可呢?职校班主任在日常班级工作中怎样去培养学生的这些优良习惯呢?  相似文献   

12.
资讯     
“德意杯·中国青年创业论坛”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西部高校贫困生职业能力提升师资培训项目专家研讨会在北航召开,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工程初见成效,辽宁举办2007届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招聘会,濮阳市成功举办2007年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美中技术人才中心(www.uctc.us)为建筑技术人才建立出国通道.  相似文献   

13.
《职业技术》2006,(19):40-40
9月5—25日,济南市劳动就业办公室举办“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推出了就业服务优惠措施,帮助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1、免费求职登记、免费职业指导、免费空岗查询并优先推荐工作;2、设立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设立毕业生职业指导室,开展“一对一”职业指导和职业指导课堂,提供免费政策咨询、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求职技巧、劳动维权、职业生涯规划等;3、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将被免费录入专业技能人才库;4、专业技能人才的就业信息在中心人才超市展示,供用人单位选择;5、设立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加油站”,  相似文献   

14.
屈拙讷 《师道》2009,(7):44-45
1999年,广西出台有关文件:选拔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村级组织工作。336名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因此被选拔到广西来宾市兴宾区挂职任“村官”。然而十年过后,他们中的201人却不得不面临被解聘辞退的尴尬。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四川藏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不断改革和逐步深化,“计划分配”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已完全打破,大路专毕业生失去了往日“包分配,包当国家干部”的特权,对涉世不深,缺乏经历和经验的大中专毕业生来说,如何选择和确定职业目标,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期望,是他们思考和焦虑的首要问题,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大中专毕业生。本结合藏区的现状,分析了藏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供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大中专学校和求职学生参考的对策和措施,要求毕业生“需要主动地进行心理上自我适应,择业知识和择业方法的自我训练”,以良好的心态和规范的行为参与求职择业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多渠道缓解蓬莱市的就业压力,2009年初,蓬莱市劳动就业办公室专门将办公场地的四楼开辟出来,作为创业孵化园地。其中设有创业培训教室、创业项目库、专家咨询团办公室、创业成果展示厅,对有创业愿望和创业培训要求的大中专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军队退役人员以及残疾人等城乡劳动者开展免费创业培训,引导城乡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树立培养一批敢创业、能创业、创好业的创业带头人。  相似文献   

17.
在东北某高校举行的人才招聘会上,有的毕业生为了挤进自己向往的单位,竟主动提出“零工资就业”——在见习期不要钱,经过考验得到认可后再建立劳动关系(《中国青年报》2005年12月12目)。当前已进入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求职的高峰期,在很多人才交流会上,几名甚至几十名大学生竞争一个很不起眼的职位是经常的事。为了增加竞争力,一些应届毕业生“主动”选择“零工资就业”,不惜“牺牲”原应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不再要求用人单位尽他们应尽的义务——为劳动者缴纳养老保险、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由智联招聘网开展的“2006大学生就业调查”的报告显示,目前“零工资就业”的人已占被调查者的0.8%左右。  相似文献   

18.
事件     
《西北职教》2007,(11):4
“第三届中国培训发展论坛”将在北京大学举行,河北职教告别单打独斗“抱团”闯市场,今年144万应届毕业生未如期就业  相似文献   

19.
为“剩男剩女”就业支招当2007年应届毕业生为找工作而奔波时,还有一个群体正与应届生“争抢饭碗”,那就是至今尚未就业的2006届,甚至2005届大学生(又被称为“剩男剩女”),他们因为长期未就业,“空白”的职业经历使他们在招聘市场上处境尴尬。今年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413万。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今年约有124万高校毕业生无法实现当期就业。看来“剩男剩女”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但造成“剩男剩女”未就业的原因是复杂的,只有针对于不同类型的“剩男剩女”支招,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才能起到实质性效果。求职受挫消极埋怨不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为了让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有底气,江西省大余县劳动就业部门竭诚为他们提供创业服务。该县为大学毕业生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一条龙的综合服务,提高创办企业和创办项鞫的成功率。依托创业孵化基地平台,将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在税费减免、金融信贷、政策扶持、创业服务等方面予以支持;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毕业生实行小额贷款与创业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从参加培训、推选项目、开业指导到提供贷款扶持、落舞税费减免、后续服务等环节上实现一条龙全方位服务,形成“小额贷款+创业培训”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