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谈谈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1.总体概念世界近代史始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止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夕,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在近代世界,资本主义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2.三条基本线索(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2)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3)亚、非、拉美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以上三方面内容,资本主义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主导方面,它制约着其他两方面的发展和变  相似文献   

2.
一、宏观把握教材 备课时,把每节课都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去,居高临下地讲述。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读教材,掌握历史阶段特征。例如高一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第一章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包括四节内容,这四节前后联系可看作是一个整体:俄国十月革命、资本主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是总的世界革命运动的三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主题内容认知  主题内容范围:北美和拉美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19世纪末2 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一战后亚非独立运动;2 0世纪三四十年代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运动;二战后第三世界的崛起、亚洲经济的发展等基本史实。主题复习目标:掌握重要国家和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基本史实;掌握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认识各国家各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分析认识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原因及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分析认识亚洲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主题知识概要:手工工场时期基本史实: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特…  相似文献   

4.
主题 1 亚非拉人民在怒吼●主题提示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是刚刚过去的 2 0世纪最使帝国主义国家不堪回首的往事。亚非拉美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发端于 1 9世纪初叶的拉美独立战争 ,历经亚洲风暴、亚洲觉醒、十月革命后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建立在民族要解放、国家要独立的殖民地民族主义基础上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2 0世纪既是民族国家急速扩散的世纪 ,又是民族国家不断聚合的世纪。●知识梳理一、以美洲为中心的独立战争1 .背景 :西欧国家大肆进行殖民掠夺 ,以屠杀、掠夺贩…  相似文献   

5.
《中学文科》2007,(2):2-7
民族解放运动主要包括北美独立战争、拉美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一战后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20世纪30年代亚非人民反法西斯斗争、二战后初期亚非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20世纪60至90年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战后亚洲经济的发展等。民族解放运动贯穿于整个世界近现代史,是其主要线索之一。  相似文献   

6.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开辟了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把西方的无产阶级革命和东方的民族解放运动联结起来,形成了一条反对帝国主义的世界革命战线.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战线,在一个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内推翻了资产阶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相似文献   

7.
课本第139页有这样一段文字:“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牵扯到战争中,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它产生了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这次大战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垮台;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也被削弱。另一方面,俄国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链条上打开了薄弱的一环,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出现了高涨的局面。”对这段文字,我的疑问主要有两点:第一,它描述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日益暴露.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马克思主义以此为阶级基础而诞生。第一国际的成立促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巴黎公社革命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0世纪初.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诞生。1917年俄国十月革分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时代“二战”后,社会主义越出了一国的范围,欧亚建立起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但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出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大挫折。中国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民族解放运动: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以美洲为中心的独立运动.出现一系列独立国家:19世纪中期.爆发了以亚洲革命风暴为代表的反殖民反封建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0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以反法西斯斗争为中心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亚、非、欧洲广泛展开:“二战”后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9.
<正>整整500年前,1492年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首航美洲成功,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500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的崛起和发展,以及史学领域里欧洲中心主义的流行,哥伦布的声誉水涨船高。本世纪以来,随着殖民地和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谴责哥伦布  相似文献   

10.
世界近代史始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止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这长达270余年的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显然,在近代世界,资本主义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世界近代史有三条基本线索:(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这是世界近代历史的主导内容,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主流。(2)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矛盾的尖锐,引起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3)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和侵略,引起亚、非、拉美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以上三方面内容,资本主义是主导的方面,它制约着其他两方面的发展和变化。这一历史时期中存在着四种基本矛盾: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1.
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继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在拉丁美洲爆发了大规模的殖民地独立解放战争。通过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叙述和分析,使学生了解拉了美洲独立革命运动是世界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基本上推翻了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  相似文献   

12.
所谓隐性知识,是指在课本文字和试题材料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而实际上又隐蔽在其中的那种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怎样在世界近现代史的历史教学中挖掘隐性知识呢?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可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一、注重挖掘课本正文(大字)中的隐性知识由于教材对文字表述量的有限性,“压缩饼干”式的教材条文有时不能把必要的知识完整表述出来,因而形成隐性知识点。如《世界近现代史》上册(人教社2003年第一版,以下同)第8页在写到欧洲(西班牙、葡萄牙——作者注)殖民者给亚、非、拉美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时这样写道:“土著居民因殖民者的屠杀……种…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上半叶的民族解放运动是一个不断高涨的整体化过程,并最终溶入二战这一伟大的反法西斯正义战争。两次大战之间的民族解放运动既包括摆脱老殖民主义统治的斗争,也包括反法西斯侵略的斗争。我国高校教材未能将后者纳入民族解放运动的有关章节。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完善教材的体系,提高反法西斯侵略性质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课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一章,约有2800字、50来个知识点和2幅插图,以三大洲五个国家的历史事件为中心,叙述了战后世界的“两大运动”。教材的时跨虽短,但内容精,头绪散,国情杂,含意深,概念新。对于师生的教和学都有一定的难度。这里仅就全章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分析如下。一本章居于世界现代史“第二章”的位次,在教材体系上是很重的一章。它紧承了世界近代史的结束和现代史的开端,处在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开始衰落、灭亡,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刚刚建立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5.
课本第88页:“以广大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第三世界力量不断壮大。”“主体”一词合适吗?“主体”之外尚有来自何方的力量属于第三世界的力量?据课本第107页的注释得知:“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它是指摆脱了帝国主义压迫或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广大发展中国家。”准此,这句话可以改为“广大的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壮大”,或“第三世界的力量不断壮大”。“主体”之外?$江苏省铜山郑集中学@彭修建  相似文献   

16.
郭东辉 《新高考》2006,(4):32-36
【学法点津】1.本专题的主要内容——从19世纪初期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大史实以及二战后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发展。概括起来其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突出事例;二是二战后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发展。就第一部分来说,主要知识要点有:亚洲革命风暴发生的原因,亚洲革命风暴的主要表现,印度民族起义的原因、过程,英国侵略者对付起义的手段、起义的结局和历史意义。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亚洲、非洲、  相似文献   

17.
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史的一大特点。过去几个世纪形成的世界性的殖民体系在二战后开始瓦解了。在反殖民主义斗争浪潮的冲击下,殖民体系的堤坝一块块坍塌。首先,在亚洲,然后在中东和非洲,继而又在拉美和大洋洲。一批又一批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他们拥有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这里我们先从亚洲讲起。  相似文献   

18.
●阶段特征16世纪至19世纪初期,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但手工工场的生产力还不足以改变整个国内社会,也无力改变整个世界面貌。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2.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西欧国家进行海外扩张和殖民争夺,为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3.资本主义的发展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4.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兴起,资本主义制度在荷、英、美、法等个别国家确立。5.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6.殖民扩张与争夺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导致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民族解放运动在美洲兴起并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9.
《世界历史》课本上册,几经修改,较前完善多了;但在教学中,也感到有些问题值得考虑。现仅将我对两幅历史地图的一点看法,提出来和同行商榷。 一、关于《古代美洲》图。 《世界历史》上册第七章《古代美洲》,第一个子目是“美洲——印第安人的家园”。课文说:“欧洲殖民者侵入以前,印第安人是美洲的主人。他们当中的玛雅人、阿斯特克人和印加人等先后在今天美国以南的地区建立了三个文化中心。”课文附一张《古代美洲》图,标出了上述三个文化中心,然后依次作了叙述。我认为:这里的问题是,图名和本章叙述内容不符,说的是古代美洲,但图的内容仅反映了今天拉丁美洲那一部分(即中南美洲),  相似文献   

20.
专题指导 本专题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国际共运中的科学共产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和工人运动等;还包括民族解放运动中的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30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反法西斯斗争、三个世界的形成和演变等重要内容。国际共运特点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趋势是本专题的难点。 国际共运可分为六个时期: 1847年至1871年,共产主义同盟建立,《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工人运动转入低潮,60年代重新高涨,在第一国际推动下爆发巴黎公社革命。 巴黎公社失败后到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同各国工人运动结合,欧美许多国家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