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磁流体的制备与分散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酸蚀法和复合法分别制备了复合铁酸锌镍、铁酸锌、铁酸镍、铁酸钡磁流体,通过沉降实验,重点考察了这些磁性纳米粉在水相中的分散方法和技术,对磁性粉体的液相分散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分子凝胶法制备了尖晶石型镍铁氧体,考察煅烧温度对粉体性能的影响,并以苯胺为单体超声乳液聚合制备了不同质量含量的镍铁氧体/聚苯胺复合吸波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干凝胶在500℃下煅烧能形成均匀纯净的尖晶石型Ni Fe2O4;红外光谱显示金属一氧离子(M-O)键的特征吸收峰随煅烧温度的增加有蓝移倾向。镍铁氧体/聚苯胺复合粉体的红外光谱测试发现其中N原子与Fe原子形成配位键的电子效应使聚苯胺各个吸收峰都发生红移,当镍铁氧体的质量含量为15%时,红移最大,复合材料最均匀。  相似文献   

3.
稀土改性铁氧体磁流体制备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稀土铁氧体表面改性,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稀土铁氧体磁流体,并用古埃磁天平、透射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然后,详细探讨了稀土铁氧体磁性粒子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全面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磁流体基本性质的影响;然后,系统地研究了当温度T=80℃,时间t=180 min,表面活性剂y=0.25,碱量n=0.6时稀土材料Dy3 的加入对铁氧体磁流体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锰锌铁氧体磁流体,并通过振动样品测量其磁性能;分析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碱的加入量对锰锌铁氧体磁流体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提高反应温度,有助于磁流体磁性能的提高,加热温度保持在90℃为宜;(2)延长反应时间可以提高磁流体的磁性能。加热时间为45—60min较为合适。(3)碱的加入量对磁性粒子晶体的形成至关重要,正常量或稍过量均不利于离子的共同沉淀及晶体的形成,容易获得非晶态或微晶态的物质。实验发现,当碱过量比达到0.25时,磁性能达到最好,此后,碱加入量如果再增大,反而又会引起磁性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M型钡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通过溶胶-凝胶和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了不同氧化石墨烯含量的M型钡铁氧体/氧化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物理性能测试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对M型钡铁氧体/氧化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磁性能和吸波性能分别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M型钡铁氧体/氧化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的吸收频段不仅比M型钡铁氧体材料宽,而且吸收强度比M型钡铁氧体大,其中掺杂氧化石墨烯含量为3%的样品,在10~18 GHz的频率上,反射率最小.因此,加入氧化石墨烯有效地改善了M型钡铁氧体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以性能优越的合成烃为载液的磁性流体磁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粒径10nm的Fe3O4作磁粉,经复合表面活性剂改性,在适当温度条件下通过高速搅拌制得合成烃基磁性流体。通过控制磁粉及复合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可以得到各种磁饱和强度的合成烃基磁性流体。高温胶化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复合表面活性剂改性得到的合成烃基磁性流体具有更优越的磁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Zeta电位测定手段研究了ATO(Sb掺杂SnO2)包覆TiO2粉体的包覆机理,用XRD、TEM、XPS和LCR数字电桥等对包覆粉体的物相、形态、表面元素组成及其导电性能测试分析加以佐证,并建立了相应的包覆模型.结果表明,ATO包覆TiO2粉体的机理是色散吸引力和粒子间的静电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当pH=2时ATO与TiO2与Zeta电位产生的协同静电作用最佳,与XRD、TEM、XPS和LCR数字电桥等实验分析的结果相一致,由包覆模型计算的单层最大包覆量15%的结论与试验的包覆粉体电阻率转折临界点吻合.  相似文献   

8.
为制备工艺简单且饱和磁化强度高的磁流体,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了纳米磁性Fe3O4粒子.然后以一定比例的镝钕对铁氧体磁流体改性,选择淀粉为包覆剂制备水基稀土复合铁氧磁流体.考察了镝钕的用量、包覆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包覆温度等因素对产物粒径及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性能表征.实验总结出适宜的条件:在n(Fe):[n(Nd3+)+n(Dy3+)]=30:1,n(Fe3+):n(Fe2+)=1.70~1.75前提下,镝与钕的用量比为n(Dy3+):n(Nd3+)=4:1,25%NH3.H2O(A.R.)作为沉淀剂和pH值的调节剂,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35℃左右,调pH值至9~11;以淀粉作为包覆剂,其最佳用量是每60mL载液0.0050g,包裹温度在50℃左右,包裹最佳pH=2~3,在该条件下制得的水基稀土镝钕复合铁氧体磁流体磁性能比普通水基铁氧体的要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NixZn1-xFe2O4(x=0.2,0.4,0.6,0.8)铁氧体粉体.XRD显示制备的样品具有良好的尖晶石结构.研究了其磁性能比如密度、起始磁导率、Q值和截止频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制工艺简单且饱和磁化强度高的磁流体,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通过对铁氧体磁流体改性制备了水基镝钕复合铁氧体磁流体,实验讨论了温度、镝与钕的配比及用量、表面活性剂的用量、pH值对磁流体稳定性,改变工艺流程的影响,其结果表明:(1)在n(Fe):[n(Nd3+)+n(Dy3+)]=14:1,n(Fe3+):n(Fe2+)=1.70~1.75,镝与钕的用量比为n(Nd3+):n(Dy3+)=1:1,25%NH3.H2O作为沉淀剂和pH值的调节剂,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35℃左右,调pH值至9~11;(2)以明胶作为表面活性剂,其最佳用量是每60 mL载液0.005 0 g,包裹温度在55℃左右,包裹最佳pH=4。该条件下制得黑亮的水基镝钕铁氧磁流体,其磁性能比普通水基铁氧体高。在可见光的照射和磁场的共同作用下,可以看到明亮的磁光环产生。同时,还对产品的黏度、磁化强度、表面包覆情况、稳定性等进行了相应的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