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自身的生产必须同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建国后,我国人口的过度增长却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面对艰巨的经济建设任务和严峻的人口形势,每个公民都应从自我做起,抓好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为降低分母的增速而尽力。  相似文献   

2.
人类自身的生产必须同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建国后,我国人口的过度增长却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面对艰巨的经济建设任务和严峻的人口形势,每个公民都应从自我做起,抓好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为降低分母的增速而尽力。  相似文献   

3.
人口与生活     
乎翻子一番,这样就影响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印度农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长期贫困低下,除了政治制度外,就是印度的人口增长率几乎是和农业生产率同步前进的。因此,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除了要搞好物质资料的生产外,也不能忽视人口的再生产。 人口的再生产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人口规律有一般人口规律和特殊社会阶段的特殊人口规律。一般人口规律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这是人类一切社会所共有的人口规律。特殊人口规律有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规律,社会主义人口规律等。前资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恩格斯把人类自身的人口生产同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样看成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的理论,阐述了我国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现实情况,认为只有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才能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曾提出过一种探讨人口和物质生产关系的理论,认为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物质生产是按算术级数增长。因此,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物质生产的增长,而减少人口使之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决定性因素是贫困、饥荒、瘟疫、繁重劳动、战争等,并主张采用各种措施限制人口繁殖.马尔萨斯虽然认识到人口与物质生产应该相互适应,但他没有看到使人口和物质生产之间相互适应的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教育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任何社会的生产,都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的统一,两种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表明: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两种生产的发展史,两种生产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是互为条件、互相作用的。但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一般地说,物质资料生产决定人口生产,人口生产对物质资料生产具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7.
加强生态建设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工作重点之一,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必须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以为人类可以凭藉其日益增长的征服自然的能力,无限制地向地球索取。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大量出现后,特别是石油危机后,人们终于懂得:人类必须同地球和睦相处;反映在生产上,就是要通过产业结构的高技术化,充分发挥智力资源对于物质资源的“替代”怍用,以知识密集的高技术产业改造并取代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从而使地球成为资源、能源可以再生,生态环境保持平衡的高度宜人的居所。从这个意义上讲,自有人类以来的那种以自然物的浅层变革和利用为特征的粗放式生产,只  相似文献   

9.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就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就要把社会总劳动分配到各类产品的生产中去。马克思说:“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  相似文献   

10.
生态经济学认为,人类要生存,必须有一个适合生存的物质环境。这就是生态经济环境。在生态经济环境中,有三个主要因素,就是:人口、资源和土地。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其中,人口是自然物质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要素;资源和土地是客观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三者在生态经济关系中,不断进行着物质转变和能量交流。这种转变和交流如能保持平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产的学说应当是“三种生产”论,即人口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理论,与此相适应,存在着“三种文化” 论,即人口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理论,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具有各自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唯物史观认为,工业化以来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了人与人的本质之间的矛盾,即人的异化。马克思把变革日益不能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作为实现人的本质和人的意义的唯一途径,此后的思想家们沿袭了这一思想路径,对工业化时期物质生产层面的技术理性进行批判。但人类历史从来都是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并行的历史,两种生产构建出同一种文明的两个不同时期,承担了两种不同的历史使命。人口生产是社会伦理秩序建设的起点,仅从物质生产层面探寻伦理意义上的"价值"容易陷入逻辑怪圈,而对人口生产历史意义的自觉对于从整体上把握工业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与工农业相比交通运输业有哪些特点 交通运输业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其一般性,是一个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交通运输之所以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是因为它同工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有些共性:(1)存在独立的投资领域;(2)也生产产品,并在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3)具备物质生产的三要素:运输工人的劳动;作为劳动对象的人和货物;交通线路和运输工具等劳动资料。但是,交通运输是人类凭借自然条件或线路促使物质资料和人类本身实现定向移动的过程,同工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相比较,又有它自己的特点,因此是一个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具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所谓社会存在,指的就是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这两种生产,并认此两种生产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世俗基础。而斯大林则通过自己对所谓人口决定论的批判,将本来不可分割的两种生产形而上学割裂开来.从而全盘否定了人类自身生产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化学研究与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开发和利用自然界的一切可能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源基础。这一过程必须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一、与工农业相比交通运输业有哪些特点 交通运输业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其一般性,是一个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交通运输之所以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是因为它同工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有些共性:(1)存在独立的投资领域;(2)也生产产品,并在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3)具备物质生产的三要素:运输工人的劳动;作为劳动对象的人和货物;交通线路和运输工具等劳动资料.但是,交通运输是人类凭借自然条件或线路促使物质资料和人类本身实现定向移动的过程,同工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相比较,又有它自己的特点,因此是一个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7.
人类对自身未来的关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类对未来的发展的一种理性思考和理想架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依赖于教育的牵动。1994年联合国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指出:“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1]《中国21世纪议程》也明确指出:“发展教育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2]教育要有效地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服务,就必须深化自身改革,同可持续发展模式相适应。具体地说,教育改革在终身教育理念和原则指引下,构建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衔接统一、纵横贯通的终身教育体系。一、科技进…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有两种:一种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一种是人类自身的生产。这两种生产直接统一于人类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双方存在着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当然也是人口生产和再生产的基础。但是,人口自身的生产也不是完全被动的,它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或阻碍物质资料生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认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同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了人口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人类自身的生产又对物质资料生产具有反作用。这一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的基石。建国初期,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过分强调人作为生产者创造力的无限性,而对人作为消费者的一面估计不够。对马克思、恩格斯“两种生产”人口理论的误读,使新中国政府对当时人口问题的认识和政策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失误。  相似文献   

20.
(一) 最终产品,从量的规定性上看,它就是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但是,这里探讨的最终产品,是指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相适应,反映物质资料生产的最自然的社会生产关系,并且是作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现实形态的特定经济范畴。人类从事物质生产历来都追求着以最小的劳动消耗、创造最大的经济效果。但是,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真正把“在可能范围內最大限度地增产人民需要的最终产品”作为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的根本目的与实际目标。因此,这里探讨的最终产品,既不是泛论那些已经经过最后加工退出生产过程的制成品,也不是专指等待加入最终消费的那种狭义的生活资料,而是必须如实地把它看成是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或者说是适应各种社会需要的社会总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