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杏 《考试周刊》2012,(10):43-43
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好作文,但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对如何上好习作课深感困惑,不少学生也发出"作文,作文,写到作文头就疼"的感叹。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往往是用成人化的习作标准要求小学生习作,总认为所谓作文就应该写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东西,导致学生作文中存在着假、大、空的现象。老师讲得多、深、透,难免千人一面。一些教师把学生习作的标准定位在一些优秀作文选上,一上作文指导课就读范文,或者不厌其烦地指导,甚至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又是怎样,都要反复强调。结果是教师指导越细.学生的思维就限制得越死,写出的文章难免千篇一律.有的学生甚至失去了习作兴趣。  相似文献   

2.
习作教学课堂是激发习作兴趣、强化习作训练、提升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应该立足"三个基点",即以解决"写什么"——激活学生生活储备及思维能力,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教什么"——教给学生习作方法,让学生学会作文;"怎么教"——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让学生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3.
陈灵爱 《考试周刊》2011,(14):64-64
在以往的习作教学中,流传着这样的口头禅:"作文难,作文难,一见作文心就烦。""作文难,作文难,批改作文心就寒。"前者反映了学生对习作的厌烦心理,后者则反映了老师对学生习作的埋怨情绪。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不容乐观的心态应该改变。  相似文献   

4.
向清绒 《教师》2011,(4):72-72
湖南省桑植县澧源镇第一小学(以下简称"我校")自开展《新课程实施中,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后,我对本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大多数学生对习作感到最恐惧的是无从下手,无内容可写。如何改变学生习作就头  相似文献   

5.
陈静 《教师》2011,(7):82-83
目前的作文教学往往是按教材规定的"重点训练项目",教师设计一个个"套子"引导学生往里钻,学生的思维被禁锢,个性被掩盖,写出来的文章或无话可说,或千人一面,或胡编滥造。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生活。所以我认为,当前作文教学应依托语文综合性学习,拓宽学生的写作空间,创设宽松和谐的习作氛围,让学生从沉重的"书包"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回到社会生活中去,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打开学生习作的另一扇窗。  相似文献   

6.
习作评价是小学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一个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习作思想品质。发展语言意识性,提高效率的过程。通过习作评价可以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要求教帅充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从这种意义上说,小学生作文不但是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体现,也是其在生活实践中的亲身体验。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作文评价中教师演独角戏、做说教者的局面,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让习作评价变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灵交流,让习作评价充满温馨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8.
习作评价是小学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一个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习作思想品质。发展语言意识性,提高效率的过程。通过习作评价可以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作文时,因为"需要",学生会寻找表达内容,思考表达方法,其表达溢于情感。从"需要"出发,学生没有习作压力,不会把习作看成枯燥的劳动;从"需要"出发,真正让学生感到习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是教师努力的方向。 一、因“需要”而作文  相似文献   

10.
作文大家评     
尹平 《教育艺术》2002,(2):49-49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容忽视。作文批改、讲评在习作教学中尤为重要。以往每次都是学生写 ,老师批 ;学生听 ,老师评。老师其中辛苦自不必说 ,关键是其收效甚微。学生只是被动地应付 ,并不主动去思考自己习作的成败 ,其原因在哪里 ?所以也就不会去理会老师在自己习作中的圈圈点点 ,用意是什么了。每次习作都是如此 ,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提高。那么 ,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充分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呢?笔者在几年来的习作教学中 ,逐步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即师生一块批改、评讲作文 ,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陈昌发 《小学语文》2011,(11):43-44
小学生习作指导要重“作文前”,即重视学生作文动笔前的观察指导和体验引导等环节,这对于打开习作思路、准备习作素材来说,无疑是正确、必要的。同时,习作指导还应重视“作文后”,即习作初稿完成后的修改指导。  相似文献   

12.
小学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习作指导的重要环节,关照学生的合理心理需求,改进作文批改讲评的策略,对于增强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作文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习作评价在作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对学生每篇作文的综合评价。注重习作评价的良性循环作用,让习作评语以更人性他的姿态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让每篇习作评语对学生都有启示,起到鼓励和鞭策作用。  相似文献   

14.
要想提高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必须要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正确的评价。对习作中的优点多肯定,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作文的自信心。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很是在乎。他们绞尽脑汁,掏心挖肝,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文字渴望得到老师的承认,如果教师能掌握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循循诱导,这对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有很大帮助的。  相似文献   

15.
范建斌 《师道》2006,(5):31-31
如今,优秀作文选满天飞,多是冲着教辅用书的利润而出版的,其中不乏明显的修改痕迹,更有甚者直接是老师动笔写而署学生名的“优秀”习作。如此一来,学生习作浮夸风日盛,不少学生习作一味模仿,多是好词句的堆砌品,一点谈不上自然流畅。再加上,要想学生真正提高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一个学期单凭课本上规定写的六七篇作文是远远不够的,平常必须经常进行一些小练笔。怎么办?如何激发学生爱上习作,说真话,道真情?说是作文指导,还不如说是对话诱导,“请生入瓮”。对话就这样开始了:“作文作文,作得头疼。”我边说边作头疼状。有学生笑出声…  相似文献   

16.
袁怀忠 《教师》2011,(3):51-51
写作能力是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能力之一,它综合反映学生语文素养。其中习作批改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教学之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相似文献   

17.
习作讲评是习作指导的后续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或他人的习作中发现问题,不断修改,从而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在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进行讲评。一、精心批改,有备而评习作讲评,不只是简单地将作文讲一讲,评一评。"一言堂"的讲评收效甚微,也许对读到作文的学生会有一些触动,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没有多大收获。讲评前要先研究学生的作文,好好地读学生的作文,  相似文献   

18.
甘惠芬 《广西教育》2007,(6A):31-31
评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习作过程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因此,要对作文评改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从而使学生写出更好的作文。  相似文献   

19.
莫结桃 《教师》2012,(15):76-76
"今天的作业是写一篇作文……"我还没有说完,教室竟然炸开了锅,学生愁眉苦脸地喊起来:"老师,不要写作文啊!"想不到我第一次布置写作文,学生如此抗拒。迫于新老师的权威,孩子们极不情愿地接受了写一篇作文的作业,可收上来的作文比我意料中的还差。面对字迹潦草,质量不尽如人意的学生习作,我沉默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20.
徐大容 《考试周刊》2011,(35):60-60
学生作文是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习作水平基本代表他的语文能力,所以作文的训练是极其重要的。作文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悉心体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但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虚假的、机械的应训练习。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谈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这里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