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育就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教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诉诸于人的听觉,打动人的内心,使人获得各种各样美的感受,这一过程说明音乐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感染力、塑造力。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是审美的重要实施者。教师运用音乐作品这一主要媒介,来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音乐课属于美育范畴,音乐课的教学既要培养学生具有美的意识、美的观念,也应该培养学生具备表现美的方法和技能,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训练,又要注重表现美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音乐课的教学过程,教师都必须贯穿对美感的训练,让学生多从音乐中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在音乐知识的学习中情操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和提升。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是一种应用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艺术创造实践。作为艺术创造过程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要有崇高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要有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要有准确,生动,幽默的课堂语言,并且能够熟练掌握课堂设计艺术。只有当各种艺术手段被巧妙地溶入教学过程,才能形成具有审美愉悦和效性有机统一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5.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切艺术都富有美感,课堂教学艺术也不例外,因此,应将教学活动作为给人带来美感的艺术活动来对待。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美感体验,就特别要引导学生“入其境”、“会其意”。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多维形象为手段,设法让学生置于美的意境之中,在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下,达到震撼心灵、移情启智、全面育人的目的。探讨英语课堂的艺术教学,对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具有重大意义。那么,如何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让教学充分具备各种美的因素呢?  相似文献   

6.
美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作为艺术学校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①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美、理解美;②侧重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③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成为精神生活丰富、心理结构健全、内心世界广博、精神情操高尚的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美育亦称审美教育,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同时它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中说道:"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美育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为目的,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每个人都热爱美,追求美,希望自己成为完美的人,这就需要美育.美育是要塑造完美人格,艺术的和现实的美是它的教育手段.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的内容,使我们的学生在提高艺术水平的同时提高修养,塑造完美人格是当前美术教育的迫切要求.通过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一节具有综合美的音乐课应是艺术的内容与表现方法的统一,美育内容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教师要设计美的教学环境,美的教学方法,美的情感体验,实现音乐课堂教学的综合美。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社会中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 ,是推动社会继往开来、向前发展的主力军。教师要胜任当代社会的教育工作 ,不仅要有精深的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师德是统揽教师工作的关键。一、提高认识 ,在师德建设上坚持高定位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 ,是因为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 ,是要把一个自然的人培养成有知识、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的社会人。从这个意义上说 ,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 ,重要的是还必须具备高尚的情操 ,时时刻刻用新的教育理论为自己“充电”,用现代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现阶段 ,…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通过对人的审美能力的挖掘和培养,达到对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的目的。一、教师的审美修养是基础首先,要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并在自己的教学和日常行为中为学生树立美的榜样。一是要有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合乎逻辑的语言、  相似文献   

12.
舞蹈是一种美的艺术,美的动作、美的情操、美的意境、美的画面无不包容于其中。在舞蹈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舞蹈教学的置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席勒说:“如果要把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对学生进行美的事物、美的榜样的诱导、启迪,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培养他们美好的品质和崇高的情操是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是指美育的诸因素潜移默化地渗入语文教学的诸环节之中。语文课是具有浓郁美育特色的课。语文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飞扬着灵性的小说、散文,一首首或清新、或激昂、或含蓄的诗歌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更有艺术之美。它无不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发展着学生的个性、培养着学生的人格素质,使学生得到由外而内的美的享受。因此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情感和思想上都得到熏陶,以形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初步具备创造美的能力,在审美感知中获得美,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恰当运用美育原则,进行润物细无声的美育渗透呢?具体说来,有四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艺术家,而是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艺术人。艺术人是能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人,即具有审美素养和美好情操的人,这是实施艺术教育的真正目标和根本归宿。课堂教学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如何才能达到其应有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每一位艺术教师深思的。正确处理好课堂艺术教育中技与理、点与面、异与同等几对关系,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艺术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审美素质呢?所谓审美素质是指包括美学知识、美感能力、艺术鉴赏力和艺术创造力以及审美情感等方面的素质。教师是高文化素质的群体,既具有审美垂范的社会效应,又具有审美育人的职业功能.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素养。正确的审美观,高雅的审美情趣,会升华人民的思想境界,丰富精神生活,增长聪明智慧,提高创新能力,能引导人民辨别美与丑、文明与腐朽、高尚与邪恶、诚实与虚伪的界限,增强人民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使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理想,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教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因此,教师应当是个有正确审美观和高雅审美情趣的人。他责无旁贷地承担着青少年审美素质教育的重任,这无疑对教师自身审美素质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教师利用各种审美媒介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理解、鉴赏和评价能力,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通过实践去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发展美、创造美。广大教师要“按美的规律”把我们的学生塑造成“审美的人”。无论是从时代特点还是从职业特点看,教师都必须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本文着重谈谈教师审美素质的意义和教师审美素质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历程。《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美的情感,美的情操,美的人性;让学生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语文课才能上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17.
论音乐教师的素质与音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及审美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广泛的文化修养,艺术的审美施教力,生动的语言表达力,美的教育仪态和气质.  相似文献   

18.
孔庆梅 《辅导员》2011,(3):11-12
教育家是很伟大的一种人,教育家也是很平凡的一种人;教育家就存在于千千万万的普通教师之间,但并不是每位教师都能够成为教育家。教育家要具备的素质很多,他必须树立鲜明的办学思想,他必须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他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他必须通晓多彩的教育艺术……从教师到教育家,这不是一段平坦的路程,但并非无路可走。那么,成长之路在哪里,如何走?本期,我们一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够陶治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在技工学校进行审美教育,培养美的情操,是深化教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技工学校班主任工作的项重要内容。因为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果缺乏美的情操就不能说是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20.
成文 《湖北教育》2007,(8):57-57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人类最高尚的追求美的活动,音乐教学即以美为目标,把发现美和表现美作为主要任务。在这一过程中,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音乐教师美好的形象,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而且还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影响和熏陶。所以,首先音乐教师自身必须具备美的潜质,音乐教师的这种美的潜质并非仅指外表美,而是指一种艺术的气质,一种缘自艺术的自信、热情和激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