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漱溟(1893-1988)先生原名焕鼎,字寿铭,祖籍广西桂林,出生地为北京。梁氏原为元代宗室贴木尔的后裔,“属世代诗礼仕宦”之家。梁漱溟一生历经清末变法、辛亥革命、国民党统治、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时期,可谓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见证人。梁漱溟一生著作等身,主要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21《)、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1931)《、乡村建设理论》(1936)《、中国文化要义》(1949《)、人心与人生》(1980)等,梁先生思想博大精深,学术颇有建树,对我国学术界影响深远,被世人称“为中国最后的儒家”。梁先…  相似文献   

2.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萧名、漱溟,祖籍广西桂林,出生于北京.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梁漱溟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6岁启蒙读书,但还不会穿裤子;上了四所小学,学的是ABCD;只有中学毕业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教印度哲学;在城市出生成长,然而长期从事乡村建设;一生致力于研究儒家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可是却念念不忘佛家生活……  相似文献   

3.
章士钊(1881-1973),字行严,笔名黄中黄、秋桐、青桐、孤桐、柯老人、无卯等.湖南善化县(今长沙)人.是民国初年名噪一时的政论家.他一生主编过近代期刊史上7份很有影响的报刊,<独立周报>是他继<苏报><国民日日报>和<民立报>之后主编的第一份期刊.因坚持"不偏不倚"和"朴实说理",在民国初年的思想界、言论界别树一帜,对当时一代进步青年的思想产生过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梁漱溟(1893—1988)是我国现代著名思想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在长期的理论研究与生活实践中,梁漱溟形成了博大精深、特色鲜明的教育思想,主张通过有效得当的德育方式,提高国民的精神素质。一、梁漱溟德育思想的形成过程1893年,梁漱溟出生于北京。10岁时,梁漱溟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居于中等以下的  相似文献   

5.
"预立遗嘱",即右老在其手创斗口农事试验场亲书刻石的那篇文字(见附图).先生文豪,一生著作不计其数,以"遗嘱"为极著名极有特色的一篇.关于这篇文字的写作时间,一般都认为是1934年.如张文生<怀念于右任先生>(<陕西文史资料>第十六辑)、马志勤<于右任先生创办斗口村农事试验场始末>(政协陕西省委、成阳市委、三原县委<于右任先生>)、佚名<于右任先生在故里二三事>(三原县<于右任纪念集>),及陈四长、播自新<民国奇才于右任>、许有成、徐晓彬<于右任传>等,莫不如此.  相似文献   

6.
浙江湖州学人张建智先生,出身于南浔书香世家,曾任湖州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涉猎甚广,著述有<张静江传>、<中国神秘的狱神庙>、<嘉业南浔>、<易经与经营之道>、<儒侠金庸传>等多种,但其随笔集却只有先后列入"远东嘹望丛书"的<诗魂旧梦录>(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年版)和<红楼半亩地>(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版)两部,读来甚获教益和丰富趣味.  相似文献   

7.
<正>梁漱溟(1893—1988),著名国学大师、教育教、哲学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和爱国民主人士,有着"中国最后一位儒家"的赞誉。梁漱溟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六岁开始读书,但却不会穿衣裤;一共曾在4所小学就读,学的全是ABCD;仅有中学学历,却受到蔡元培赏识,被邀请到北京大学讲授印度哲学;在城市出生长大,  相似文献   

8.
本书根据梁漱溟先生1980年与美国艾恺教授对谈录音整理而成,谈话中,梁氏论述了儒释道各家的文化特点及代表人物,涉及诸多政治文化名人,回顾了先生一生重要活动(任教北大、从事乡建运动、创建民主同盟等),内容丰富,因此可作为了解与研究梁漱溟先生思想与活动及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林语堂(1895-1976)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卓有成就的双语作家.他一生致力于中西文化融合,可以说是学贯中西,著作等身.他创办、编辑有<论语>、<人世间>、<宇宙风>、<天风>等刊物.著有<开明英文读本>、<剪拂集>、<大荒集>、<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当代英汉辞典>等,具有丰富的编辑出版实践经验.他曾经留学美国哈佛大学和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受过欧风美雨的洗礼.因此,他在自己的编辑出版活动中,注重版权保护实践经验,并运用现代中国版权观念和法律制度,努力维护自己的著作权益,并成为著作者版权利益维系的一个实践典型.  相似文献   

10.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我国现代著名学者.他一生的成就主要不在新闻事业,但他主办过多种报刊,如<竞业旬报>、<新青年>、<每周评论>、((努力周报>、<独立评论>和<自由中国>等.作为一位将报刊视为实验主义和自由主义"试验田"的思想启蒙者,胡适对新闻事业有着独到的理解.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他的新闻思想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范长江(1909~1970),原文范希天,四川内江人.曾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天津<益世报>撰稿,担任<大公报>记者,代表作有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这些通讯真实而生动的记录了历史,为后人赞誉.范长江发起、组织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筹办国闻社,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我党新闻传媒的重要职务,曾任新华社华中总分社社长、<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长、新华通讯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长、政务院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长、国家科委副主任等要职,在领导岗位上为我党的新闻事业贡献了毕生的智慧.观其一生,不管历史风云如何变幻,范长江始终坚持其新闻操守,信奉其新闻观念,以其笔记其见、述其思,无愧为中国新闻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为纪念他,1991年设"范长江新闻奖"作为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奖励.  相似文献   

12.
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重读《什么是图书馆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国钧先生的<什么是图书馆学>(以下简称<什么>)是新中国图书馆学最著名的论文之一,长期以来被公认为"要素说"典型,颇受非议.在刘先生百年诞辰来临之际,笔者重新学习了这篇文章,并结合对新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发展历史的梳理,有了一些新的看法,特请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3.
韬奋先生是从事进步文化事业的典范.他自1926年主持<生活>周刊起,就全身心地投入进步文化事业,办刊物、办报纸、办书店,备尝艰辛,锲而不舍,鞠躬尽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用韬奋先生自己的话说,他"始终坚守进步文化的岗位","忠诚担负"进步文化的责任."为着进步文化的工作而努力奋斗".韬奋先生的这三句话,是我做出版工作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14.
<正>郑振铎先生(1898—1958)非常热爱图书馆事业,他曾经担任过暨南大学图书馆馆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务,有着丰富的图书馆管理理论及实践经验。1958年出国访问时不幸因飞机失事,遇难身亡。郑振铎先生经常利用图书馆学习并与其有着深厚的渊源。郑振铎先生在总结自己治学经历时说:"我一生的学问都是从图书馆学来的。"郑振铎对中国的图书馆事业有着重要的贡献,他首先提出了中  相似文献   

15.
苏娟 《编辑之友》2006,(1):34-3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以近千万字的 26卷鸿篇巨制<巴金全集>和 10卷本<巴金译文全集>以及晚年震撼文化界的力作<随想录>,为我们构筑了一座彪炳史册的世纪文学丰碑.然而,巴金先生最早参加的文化活动并不是文学创作,而是编辑出版工作.香港文学史家司马长风先生曾评价说:"巴金以文名太高,掩盖了他在出版方面的贡献,其实后者对新文学的贡献远比前者重大."巴金为祖国编辑出版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编辑出版史上一面辉煌耀眼的旗帜.巴金在其一生漫长的编辑出版活动中,凝聚显现的编辑精神--爱、平等、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为耕耘奋战在编辑出版领域的当代编辑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系,令我们感佩、深思并值得永远学习、继承.  相似文献   

16.
一、美国杂志先生 沙弥尔·胡斯尼(Samir Husni)博士是"杂志先生"(Mr.Magazine)注册商标的持有人,是美国杂志研究界和教育界的风云人物,长期致力于和杂志有关的教学、研究、著作、评论、咨询等工作.鉴于他的卓越成就,福布斯公司的说他是"美国首席杂志专家",也有专业杂志称他是"美国新杂志方面的最权威人物",<芝加哥论坛报>则授予他"全球新杂志首席专家"头衔.  相似文献   

17.
继<退步集>和<退步集续编>之后,著名作家、画家陈丹青先生最近出版了新书<荒废集>,我们还记得<退步集续编>中陈丹青提到之所以-退再退的原因,是要"退到历史深处,借一双眼,以更深刻照看今日种种文化现状",而这本新书<荒废集>却坦言荒废,其中的原因与他这几年跟媒体打交道大有关系.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1月,"文化中国"在美国华盛顿、纽约、洛杉矶、西雅图等几个主要城市进行了宣传活动.介绍的五本书是:<中国十年短篇小说选>、散文选<中国女子>、<沈从文和他的湘西>、<王蒙和他的新疆>、<中国珍宝>. 我们这套书在北美向一些重要的图书馆和公共单位,如纽约市公立图书馆和哈佛大学进行了捐赠,以期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文化中国"丛书在美国发行并且向一些公益机构赠送后,有很多的政府部门向我们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9.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祖籍广西桂林,1893年10月18日出生于北京.梁漱溟作为一代宗师,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仅中学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教印度哲学7年,成为了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在山东7年,梁漱溟成为中国乡村建设的代表人物,是个有个性、有骨气的中国现代文化名人;始终说真话,长年茹素且不蓄发,被人称为"不穿袈裟的和尚".  相似文献   

20.
叶永烈,上海人,自1951年起发表诗作,早年的代表作为1961年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丛书(担任主要作者)和1978年出版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进入20世纪80年代,他开始从事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的纪实文学创作.其中有:反映中国共产党斗争历程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四人帮"全传>--<江青传>、<张春桥传>、<姚文元传>、<王洪文传>以及<陈伯达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