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4 毫秒
1.
柴剑虹 《家教指南》2021,(1):156-158
回顾了自敦煌学界编纂《敦煌学大辞典》到《敦煌艺术大辞典》"十年磨一剑"的艰辛历程,从词目分类、数量、内容创新,老、中、青三代学者的编撰队伍和编委组成,词目释文文体特色及高清数字化彩图的运用等方面,指出《敦煌艺术大辞典》的问世,不仅填补了敦煌艺术研究在大型专科辞书出版领域的空白,而且对于向广大读者介绍敦煌艺术和集大成的研究成果,兼有普及、提高和引领的作用,实可谓是以金针度人,功德无量!  相似文献   

2.
某些大型辞书和经典文献可以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书,但绝不能把"工具"奉为圭臬,当作判断是非的标准。1981年版《鲁迅全集》关于"植树节"的注释,把南京国民政府重新设立"植树节"的时间向后推迟了两年;2005年版《鲁迅全集》的注释未能订正这一错误,反而把新"植树节(孙中山逝世纪念日)"的日期"三月十二日"错误地改写为"3月20日"。相关的历史档案,不但可以帮助我们纠正《鲁迅全集》注释中的错误,而且可以为《中文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大型辞书的修订,提供可资借鉴的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3.
刘善涛 《唐山学院学报》2015,28(1):66-68, 108
王云五主编的《王云五大辞典》《王云五小辞典》《王云五小字汇》《王云五综合词典》《王云五新词典》《中山大辞典"一"字长编》,为知识的普及提供了一系列的查阅工具,也为汉语语文辞书的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文章对王云五汉语语文辞书编纂的概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正>本书借鉴、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充分揭示同义复词产生原因、途经、特点、功能的基础上,就目前最权威的大中型语文辞书《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同义复词进行全面考察,纠误补漏,为语文辞书的编纂提供大量可资借鉴的实证,为语文辞书收释同义复词提供收录原则、释义方式、编排处理等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因此,本研究成果将有力促进语文辞书的编纂质量,充实训诂学的内涵,扩大训诂研究成果,能为大、中学语文教师进行词语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游峨眉赋》是《来瞿唐先生日录》中的名篇,不仅是研究来知德人生信仰、价值追求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汉语史的重要语料,在汉语史尤其是字典辞书的编纂上很有价值,或可补充大型辞书的书证,或可增加义项和词条。今就《游峨眉赋》中的"岑■""蹄涔""■■""匑■""■■"等疑难词一一考释,聊为汉语辞书编纂、中华字库提供相关材料。  相似文献   

6.
著名辞书理论家和词典编纂家林玉山教授领衔主编的《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以下简称《多用》)以其丰卷厚帙的浩瀚、大观之貌呈现于读者面前。《多用》共收成语近4万条,共450万字。  相似文献   

7.
学术之窗     
江苏开放大学文法学院徐四海老师长期致力于辞书研究和编纂,《中华字源》是其历时12年完成的第五部辞书新著。全书234.6万字,2012年12月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8.
《来瞿唐先生日录》中的名篇《游峨眉赋》不仅是研究来知德人生信仰、价值追求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汉语史的重要语料,在汉语史尤其是字典辞书的编纂上很有价值,或可补充汉语大型辞书的书证,或可增加义项和词条.今就《游峨眉赋》中的"嶕崝"(驫)(驫)"磢错"(瀴)(瀙)"(霮)(靃)"等疑难词一一考释,以备汉语辞书编纂、中华字库之用.  相似文献   

9.
辞书修订是提高辞书编纂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对《现代汉语词典》05版与96版标"〈书〉"词条的收录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语文辞书修订过程在词条增删、释义及体例变化等几个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同义复词研究与语文辞书编纂》一书在充分揭示同义复词产生原因、途径、特点、功能的基础上,对目前最权威的历时性语文辞书《汉语大词典》和共时性语文辞书《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同义复词进行全面考察,纠误补漏。该书具有以下特点:注重同义复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两部权威辞书的同义复词作全面研究;为语文辞书收释同义复词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以具体实例的方式指出了《汉语大字典》在义项中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立项失当、失收义项、义项分合欠妥,并尽可能地作了一些理论探讨。可供《大字典》修订和汉语语辞书编纂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型语文词典的编撰,整体观在释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汉语大字典》在释义上整体性方面有一些不足,分析这些不足可供大型语文词典编撰及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汉语大字典》引用《正字通》断句、标点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因不明《正字通》体例导致断句、标点不当;2.因节引不当导致断句、标点不当;3.因割裂词义导致断句、标点不当;4.因误解泛称而导致标点不当;5.因引文脱落而导致断句、标点不当。  相似文献   

14.
《汉语大字典》在释义中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释义错误、释义不确切、释义不明晰。文章用具体实例证之并尽可能地做了一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5.
书证作为《汉语大词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二十年学界的关注重点,但有关现代书证研究成果却不多.《汉语大词典》中《围城》书证有182例,数量较多;失误类型较多,有出处、文字、标点符号、排序、孤证、书证滞后、版本不一共计七种失误.《汉语大词典》中《围城》书证失误比例较高,失误类型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存在的问题.《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失误会影响辞书的规范性,甚至模糊对部分词语源流演变的认识.《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问题的普遍存在与关注缺失,凸显了对其进行修正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16.
墨经中的疑难字,是解读墨经的一大障碍,虽经前贤多方求解,但仍有不少遗留问题。笔者以"[忄盾]"、"[養隹]"、"[言肙]"、"[西馬 ]"四字为例,对墨经中疑难字的训释作一梳理、总结,并结合《汉语大字典》的编纂,指出历代学者对这些字训释的得失,指出这些字最恰当的意义,为《汉语大字典》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史记》是反映秦汉时期语言实录的宏篇大作。从汉语词汇史角度看,它是大型辞书编纂所选秦汉语料的必选专书,因而《史记》在诸如《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编纂修订上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文章以《史记》双音动词为例,从新词新义、增补词条、提前书证等方面展示《史记》在《汉语大词典》编纂修订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引证中存在的脱节现象分类举例,指出其错误,并尽量校正,供使用和修订<大字典>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汉语大词典》在词条词义解释、词目的确立、条目之间的相互关联、书证的引用以及注音或标注语音信息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词汇学、词典学的角度提出解决的办法,有助于汉语词汇研究、辞书的正确使用和《汉语大词典》的重新修订。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新字典》是民国初期一部注重实用性与时代性的辞书,是中国传统字书向现代语文字典、词典过渡的产物。该书在体例和内容上的革新,促进了语文辞书及外汉双语辞典的编纂及发展。然而在中国辞书史上却鲜有论及,其历史地位也尚未得到肯定。本文通过比较此前出版的《康熙字典》以及其后出版的《中华大字典》,旨在探讨分析该书的成就与不足,客观地评价其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