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业师戚国淦先生不仅在历史学领域造诣精深,在古典诗词方面也著述丰厚.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我们师生几人接受世界知识出版社的约稿,共同撰写<世界史通俗演义>丛书之中的第二卷--中古卷.出版社规定这套丛书采用章回体小说体裁,不仅回目要有中国古典小说的意境,而且每一章回的开头和结尾都需以古典诗词的形式揭示和总结该章回的内容.说来惭愧,我们几位学生基本没有受到过古典诗词歌赋方面的训练,只会以白话文的形式平铺直叙地讲述历史内容,而先生却是吟诗赋词的方家,因而撰写回目以及每一章回开头与结尾的"诗曰"("词日")、"正是"的重任就由戚先生承担了.  相似文献   

2.
《太元金阙三洞八景阴阳仙班朝会图》5卷,佚。《崇文总目》卷4《道书类一》:“《太元金阙三洞八景阴阳仙班朝会图》五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未署撰者姓名。郑樵《通志》卷67《艺文略第五·道家三》:“《太元金阙三洞八景阴阳仙班朝会图》五卷,孙光宪撰。”(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相似文献   

3.
跨世纪的一代──中国少年五自丛书为盲彻3I泽民总书纪自日圭国少过儿童“自学目理自护自强自律”的指示精神,未来出版社出版了(医世纪的一代——中国少球h目丛书)。该丛书由孙云晓王编,分自学卷、目理眷、自护卷、目强卷、自律卷5本,田实力派作家孙云晓、刘保法...  相似文献   

4.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职语文教师应认清形势,探索适合中职学生的古典诗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读懂古典诗词,汲取精神营养。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5.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里.诗词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诗词意境优美,形象鲜明,情感丰富,是我国文化艺术遗产中的精华。高中生通过学习这些诗词不仅可以了解我们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也能陶冶情操,培养性情。“诗言志,歌咏言。”挖掘诗词的内在意蕴是鉴赏诗词的核心。我国古典诗词的语言高度概括、凝练,极富意蕴,例如“空”字。就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蕴极其丰富的一个词,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艺术空白,激发读者去想象,  相似文献   

6.
意识流小说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流派,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古典艺术的精华,二者产生的时间、地域、文化心理背景截然不同,应无什么联系。但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屈光先生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2000第5期的文章《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识流》认为:中国古典诗词从《诗经》时代就存在(成熟的)意识流作品。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特提出个人的看法,与屈光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7.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院校的历史使命,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合格师资的地方高师院校,尤其是如此。如何切合实际探索一条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摆在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认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优秀精华,对于当代大学生全面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促进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中国古典诗词具有得天独厚的感染力  当代大学生是具有强烈感情的一个群体。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修养和知识水平,又具有年轻气盛、敏锐冲动…  相似文献   

8.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是文化的瑰宝,其数量浩如烟海。其中脍炙人口、千古流芳的妙诗佳词多如繁星。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美感影响着读者。因此,学习古典诗词,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丰富思想,陶冶性情,能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诵读中国”丛书是中宣部“民族精神史诗出版工程”的子工程之一。本书是从“诵读中国”丛书中的“现当代部分”中遴选出的精华,并辅以作者简介、作品背景、诵读提示等内容的链接,尽可能使读者较为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另外,书中还设置了小贴士,介绍相关的文学、诵读知识。《诵读中国·现当代部分:小学卷(注音版)》@李淳  相似文献   

10.
从“杨柳”的物质属性到“杨柳烟”的文化属性,中国古典诗词借助于杨柳及杨柳烟的语词,以表现中国古典诗词传统的相思离绪题材,取得了优美的文学意象和积极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的关系值得探究,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本质上相差不大,在韵律节奏表情达意表现形式上存在很多相似性,品读古典诗词审视流行歌曲的通俗,透过流行歌曲体味古典诗词的高雅,在语文教学中要找到二者的融合点,用时尚诠释经典,用兴趣捕捉精华,让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在语文课堂上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2.
中国素有“诗国”之称,古典诗词是我国学艺苑中一朵瑰丽的奇葩,千百年来以其动人的魅力和神韵打动感染着人们。如何解读古典诗词呢?本教重探讨了有关古典诗词鉴赏的特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精华。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诸多古典诗词文本,以其精美的文学样式、丰富深邃的情感内涵、深刻的思想内涵、亦真亦幻的画面等,散发着永恒的艺术魅力。教学时,引导学生诵读、理解、感悟、背诵、默写它们,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美好情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涸物细无声”中主动受到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人文品格以及文学艺术修养等的熏陶,在中国古典诗词等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哺育下健康成长。故此,我想从科学性、情境性、全面性等三个方面谈谈构建高效古典诗词阅读课堂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王巧英 《考试周刊》2012,(77):26-26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璀璨夺目。这些古典诗词感情丰富,形象鲜明,意境优美,是我国古典文化艺术遗产的精华。这些古典诗词在深化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提高学生的人文内涵方面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是语文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学习古诗词是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有效手段。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强化学生的情感培养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5.
亚川 《集宁师专学报》2000,22(3):91-91,94
高校中文系讲授中国古典诗词除了传统的“知人论世”方法外,随着近年来新观念、新方法的引入,古典诗词的课堂应该是路径颇多境界翻新。一首作品可以从文艺心理学入手讲解,也可从文化学角度进行鉴赏;可以用原型批评,也可用审美“格式塔”。总之,古典诗词的教学已经摆脱了过去单一的方法而越来越多元化、多样化。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时也能经常品尝鉴赏的新鲜滋味。但是,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窃以为还缺少一条路径——从创作入手深化鉴赏。提高古典诗词的素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诗词的绝美之境,只有真正走进了那个境界,才能得到深刻的领悟。在我看来,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指的是古典诗词,更是指其中的精华和灵魂,也是学生不太容易把握的部分。近当代的诗词由于使用了白话文,学生学习的难度并不太高,主要是古典诗词的教学成为老师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词言短意长,其语言具有朦陇美、含蓄美和凝炼美,而中国古典诗词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就体现在语言的“活”方面,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曹秀云 《学周刊C版》2024,(2):134-136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既能培养学生语文兴趣,又能厚植学生语文素养,塑造其个人品格。教师应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全力提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效率,以便发挥古典诗词育人功能,助力学生综合发展。文章对此展开了一些探讨,基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效率的实际意义,提出“激趣”“诵读”“推敲”“创境”“合作”“溯源”“拓展”等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蔡厚示应我校中文科的邀请,于十月二十四日来甬给该科师生作题为《如何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学术报告。报告者从我国诗歌源远流长讲起,首先阐述了我国诗歌的光荣传统及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意义。接着就怎样欣赏古典诗词的语言、深入理解诗句中的用典,  相似文献   

20.
古典诗词的简单赏析是近年来中考语文的常考题,要做好此类题目,关键是把握好以下两点:一是古典诗词蕴含的思想感情;二是古典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一、如何把握古典诗词蕴含的思想感情?笔者认为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弄清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的思想感情。第一类情感: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诗人在低头采菊与仰头见山这一不经意的瞬间,与篱菊和南山形成了一种若有若无的默契关系,进入了悠闲淡远、恬然自适的佳境。第二类情感:伤春惜春,对人生苦短的慨叹。“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