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文本主旨是一个陈旧的话题,文本主旨也叫文本主题,是指在文章中通过有组织的文字表现出来的目的性,能反映出作者的某种思想、观点和倾向。文本主旨是通过文字来表达的,这静态的文字会有一种动态、持续的力量吗?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以什么形式存在,这种力量都在用它的方式告诉我们它的存在与强大。然而,这么强大的力量是否如  相似文献   

2.
如何有效指导学生阅读叙事散文,准确把握文本主旨,以一节《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优课设计中两处瑕疵为观察点分析、点评。追根寻源,围绕对文本主旨的准确解读多层面进行辨析,指出要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借助"靠得住的课程资源""深有所得",以主旨来指引阅读进程,避免阅读思维扁平化。  相似文献   

3.
在阅读散文时,学生很难读懂,这源于他们不能跳出文本进行整体把握,因而难以有真正的阅读效率。散文阅读的关键还是在于教会学生如何通过梳理结构来读懂文章,把握文章主旨。只要抓住主旨这个枢纽,枝节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特别是对于"理解文章的主旨"这类题目更加容易把握了。  相似文献   

4.
文本解读是理解文本、把握文本主旨的主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若抓住文本的空白点、生发点、重难点、矛盾点等来组织行之有效的解读活动,将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阐述了文本解读如何做到准确、细致、深入和个性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在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对话教学的实践应用。通过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三方面来阐述。全文的主旨是提倡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对话教学,让师生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和创造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学生对文本的主旨脉络、逻辑关系等推理能力的欠缺成为正确解答推断、主旨、篇章结构等深层推理类阅读理解题的障碍。通过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语篇宏观结构分析方式,有利于培养语篇意识和文本深层次探究能力,增强阅读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主旨探究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内容。但是有的教师对文本本身缺乏深刻解读,导致这个环节形同虚设,简单粗略地用"口号式""模式化"的语句给文本的主旨扣一个帽子,单一、片面、肤浅;或者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联想,对学生歪解文本现象也不制止反而大加鼓励,造成文本主旨解读泛化、模糊,曲解甚至误解了作者的本意。  相似文献   

8.
正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通过文字媒介实现情感思想理念的对话交流过程,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的深浅决定着对文本思想主旨把握的准确与否。成功的阅读都是准确地把握了文本思想主旨的阅读。中学生一方面年龄已近成人,另一方面相对知识储备都显得薄弱些,因此,如何在中学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较快  相似文献   

9.
王白 《现代语文》2008,(7):152-153
文言文阅读试题在高考试题中占有很大的分值,也是考生失分较多的一道题;笔者结合自己平时教学经验以及在高考评卷中发现的问题,谈谈文言文阅读及解题技巧,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一、读懂文本,准确把握主旨读懂文本是准确理解内容的基础,也是准确把握文章主旨的关键。要读懂文本、准确把握文本主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批注阅读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一种读与写、想与悟相结合的高效阅读方式,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目前,语文课堂的批注阅读陷入了游离文本主旨、偏离文本重点、缺乏文本思考的误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文本内容进行批注阅读,让批注阅读回归文本主旨、回归文本重点、回归文本思考。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批注阅读在文本对话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正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是促进高中生语言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著名特级教师郑桂华老师指出:"核心问题是理解一篇文章主旨的钥匙,也是一堂课教学价值的依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内容巧设有效提问,为学生搭建文本对话的平台。一、设计"主问题",把握文本主旨对于课文的解读,把握其文本主旨是相当重要的。教  相似文献   

12.
蒙太奇不仅是电影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法,也在语言文学作品中存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蒙太奇手法解读文本,会有别具一格的审美感受和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文章试从三个方面来论述:组接分镜头,揣摩文本新意;关注特写镜头,凸显文本主旨;激发视觉意象,感悟文本画面美。  相似文献   

13.
郭宏 《小学语文》2008,(4):61-61
教师深入研读文本,要静下心来读文,沉下心来思考,从文章主题、结构、语言几方面理解透彻,这样才算深入研读了文本. 一读钻研主旨。教学何去何从,最终的落脚点在哪里,要给予学生怎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是深刻还是浅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文本的钻研。  相似文献   

14.
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意识,丰富学生的文本阅读体验,选取合适的文本切入点帮助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状态。教师可通过线索梳理、主旨挖掘、分析提炼、语言鉴赏等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构建多视角文本阅读认知,以提升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开始讨论中心话题前,我需要区分语文教学中的两个概念,那就是诗歌欣赏和诗歌阅读。所谓诗歌欣赏是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通过阅读诗歌的文本,体会其所蕴涵的情感及思想主旨的活动;所谓诗歌阅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诗歌文本,判断其所主旨、情感、以及艺术特色,并完成诗歌鉴赏题的活动。这二者有根本区别,诗歌欣赏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中的精读就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针对该文本在教材中的地位和教学价值,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去精读文本,从而有效解决文本中的疑难点、混淆点以及核心点。阅读教学中的精读不同于细读,它是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上科学地引领学生获得知识,习得本领。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怎样引领学生精读文本呢?从文本语言、文本结构、文本主旨这三个方面,采用具体的案例来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精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语料库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门新兴学科,它致力于文本的检索、取样、分析以及统计.语料库的工具如Word Smith,Concordance等都为文本,尤其是具有情节性的文学文本的分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即将通过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运用WordSmith,Concordance等工具来分析J·K·罗琳的<哈利·波特和混血王子>的文本主旨,人物塑造,剧情发展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散文是作者情感的结晶,饱含着作者的情感信息。准确地把握散文的情感,才能理解散文的主旨。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紧扣文本来解读散文。文章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把握散文的情感来解读文本,旨在提高散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准确解读文本是提升阅读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教师进行文本解读时出现的浅易解读、错误解读、偏离主旨解读的三大现状,提出教师文本解读时要遵循忠实性、质疑性、创新性三种原则,以作者、学生、教师身份运用四种方法来解读文本:追溯作者际遇,在时代中解读文本;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在语境中解读文本;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在活动中解读文本;提升综合素养,在反思中解读文本。以此提高教师文本解读能力,切实提升阅读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20.
吕虹 《辽宁教育》2010,(3):34-35
传统语文教学要求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读中整体感知”。“整体感知课文”即不离开“篇”的整体意思和主旨来分析课文,要始终把“篇”作为感知课文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杜绝繁琐分析的有效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点深刻地阐明了阅读课文首先要着眼于整体,立足于全局,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就是从整体上把握全文。那么,我们通过哪些途径带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呢?我认为,要以“读”为手段,找准文本的特点,带课题疑惑感知、看课文插图感知、循文章主角感知、抓文本主旨感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