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当前西部开发过程中,西部地区人文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已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已有一批有识之士组成多学科的课题组,围绕着文化变迁及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这个主题从各个不同的学科角度切入,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选择各种具有不同文化类型的社区进行考察,然后再根据不同的类型比较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
雨果与伯尔尼公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我国加入暂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以下简称伯尔尼公约)至今已有十几年了。多年来,因所学的专业和从事的业务,我曾多次赴法国巴黎考察版权工作。对于法国杰出的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自己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特别是为促成制定一个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作出的贡献,我有了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的无声语言和标志,是民族化最直观的系统状态,是一笔珍贵的化遗产,是一种可资开发的潜在资源。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认真保护、科学开发是保持这口源泉不竭的关键所在。面对目前民族化资源的流失和云南建设民族化大省的实施,抢救和保护这项资源成了我省群众化工作的一项任务。怎样抢救和保护呢?这里我以办地方民族服饰展的经验谈一点民族服饰资料田野采集前的准备事项。  相似文献   

4.
《西部开发与人文学术丛书》是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和启动之际,经由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策划,张岂之先生主编,组织年轻人文学术研究者撰著的一部大型丛书。其中既有与西部开发有关的研究内容,也有与西部开发没有直接关系而属于人文科学普遍问题的研究。丛书首批共十本,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5.
“开发西部”的号角吹响了。那么,西部文化在整个西部开发中的地位如何?西部文化资源将在西部开发中起什么作用?西部文化将在经济开发中如何发展?保护西部传统文化应本着什么样的方针进行?记者近日带着对西部文化走向的系列问题,采访了文化部长孙家正。  相似文献   

6.
民俗文化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和内在基因.研究、保护、传承和开发民俗文化,对于促进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认识价值、伦理价值、艺术价值、社群价值和功利价值.我们要以科学的眼光审视民俗文化,以现代的视角,借助产业运作来抢救、保护、开发民俗文化资源,以本土的特色民俗打造文化精品,变文化资源为文化资本,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为建设西部文化强省作贡献.  相似文献   

7.
论对人的尊重张岂之我的一位在某方面做负责工作的朋友,有一个很好的工作习惯:凡是因为重要公事而给他写信,他和他的秘书总会给一个答复。因此,别人有建议有批评意见都愿意跟他说,他对一些情况的了解也就比较深切了。在我的印象中,我的这位朋友对人是很尊重的,别人...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古都西安筹划人文学术研究丛书事宜,正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和起动之际,这给我们以很大的鼓励,促进了人文学术研究丛书的组稿、改稿、定稿等一系列工作。这里所说“鼓励”并不是抽象的,而有着具体实在的思想内容。在我们的理解中,我国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9.
智力资源:21世纪人类竞争的焦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力是一种资源,它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水、矿、油等自然资源最重要的不同点在于,它是一种无形的认识活动,是动态发展着的(即可以递增的、用之不竭的)。正是因为它的这些特点,长期以来人们并不把它看作是一类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只是到了本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智力资源的价值才被人们认识。此外,在上一世纪,一项科技发明需要花费70到100年的开发应用时间,发明人在有生之年往往看不到自己成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人的智慧创造被当场给予科学评价的极少,这种因素也影响了人们的创造欲。而进入本世纪,特别是最近三、四十年…  相似文献   

10.
玉溪是一座新兴的城市,旧时它就称新兴,而真正意义上的兴起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云南建设民族化大省目标的确立,玉溪市委、政府对玉溪的发展也作出了宏伟的规划,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把玉溪市建设成一座“现代化名城”。那么,现代化名城应包涵那些内容,在实施具体的建设时应该怎么做,这是目前我们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就此,我将自己的看法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藏族、羌族、彝族文化遗产丰富,集中在四川西部,形成了一个地域辽阔的文化遗产走廊。相对于其他自然资源的开发而言,这些地区的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方面相对比较滞后。为了促进这些区域旅游业进一步健康协调发展,结合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对这些地区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主题文化体系;并从五个方面将全域旅游理念具体运用于藏羌彝走廊文化遗产开发,包括创新文化资源开发思维,满足游客个性需求,提升旅游业协调发展水平,突破旅游空间,以及助推自主旅游模式,从而提高藏羌彝走廊文化遗产的旅游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要重视人文基础学科钱逊改革开放以来,尊重知识,重视教育的思想愈来愈深入人心,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好的支持、促进作用。但是,稍做具体的观察便会发现,对于尊重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着某种片面和不足,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重理轻文的思想还有着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谈读书     
谈读书对于职工来说,现在有了双休日,业余时间多一些了。家务事要做,这是推卸不了的。至于利用双休日去旅游,我敢说人数不会多,因为工薪阶层要拿出旅游费还是不太容易的。利用双休日读点书的,究竟有多少人?没有统计过,不敢冒说。不过,也许数字不会太多吧。现在,...  相似文献   

14.
西部开发也包括对化的开发。西安,这个在古代叫长安的都会城市,处于东西部的过渡带上,她是西部的边缘,又是亚欧大陆通道上一个桥头堡。由亚洲通往欧洲的陆上贸易要道“丝绸之路”就是从长安城始发的。那时的长安城很牛气,是决定给不给外埠发“绿卡”的地方。在当时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化中心,没有哪个帝国可以与大唐帝国匹敌。其它国籍的人要来长安,  相似文献   

15.
<正>山西是长城资源大省,也是非遗资源大省。千百年来,在超过3000公里的长城脚下,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它们代代相传,是传承长城文化的记忆符号,也是激发长城活力的动力源泉。非遗资源是长城文化遗产资源的重要元素和文化形式,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可或缺的支撑。开展好长城沿线非遗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利用,是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展示长城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由四川凉山州博物馆、陕西汉中博物馆、云南昆明博物馆等川陕滇三省17家文博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丝绸之路名碑拓片展》6月22—26日在四川西昌与观众见面。 南方丝绸之路与北方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的两大通道,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联系的纽带。《中国丝绸之路名碑拓片展》首次将展示与研究南北丝路的工作联系起来,这对于将来更加深入地开展南北丝路的研究,开发南北丝路的旅游资源,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也是西部文博单位配合西部大开发、发挥自身作用的一项盛举。 …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要有人才资源。人才可从国内外、省市内外去延聘,给予优厚待遇。不过,对于人才的擢拔,可能主要靠所在地区。西部大开发,不仅是西部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而且含有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大西北人民的整体素质的内容。这就必须狠抓百年大计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众多。在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民族自治地方占去了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四。各个民族都有其悠久的文明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民族地方文献是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的飞速发展,信息资料的开发与利用,是全社会日益得到关注的问题。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促进各民族地区的发展,开发和利用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是发掘民族地方文献中所包含的广泛的知识内容,将其加以整理,加工、及时准确的提供给读者,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文明建设服务。加强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对于推动各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增进民族地区团结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化遗产就其广泛的外延而言,大体包括文物、建筑群、古遗址等三类。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中华历史文化高度发达和对人类文明巨大贡献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进入新世纪后,做好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世界文化遗产资源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对其的无偿投入,应以最大限度地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和原则。但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理顺并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文化遗产资源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和人类历史的见证,它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是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和深刻的,文化遗产资源应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纵观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都由文物部门管理,这符合文化遗产资源的性质和文物部门的职责,但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使下,曾经早已明确定位的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体制出现了多重管理的现象。应明确,文化遗产只有归口文物部门管理,才有保障。因为,文物部门是以最大限度发挥社会效益为目标,经济效益则从属第二位的,这与旅游部门以追求商业利润为主要目标的特点有着巨大区别。定位的不同决定了二者之间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试论文化建设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文化建设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为视角,从小康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分析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西部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建设对西部大开发的特殊意义,认为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现代化进程的西部大开发,文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论证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