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g 跟 CuSO_4溶液反应,是化学教学同仁最为熟知的一个简单实验,一般认为把 Mg 条放入 CuSO_4溶液中可以观察到:①有紫红色的 Cu 生成;②有 H_2气泡产生;③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度下降,最后会有蓝色 Cu(OH)_2和不溶性的 Mg(OH)_2跟 Cu 一起沉淀出来。对于上述三种现象的解释,普遍认为:  相似文献   

2.
先将100毫升1.5%的NaOH溶液慢慢地倒入75毫升6%的CuSO_4溶液中,不久即有蓝色的Cu(OH)_2沉淀生成。待沉淀完毕后,  相似文献   

3.
确定络合物内界、外界的方法很多,现就课本要求谈谈对络合物[Cu(NH_3)_4]SO_4和[Ag(NH_3)_2]Cl的内界和外界的简单化学测定方法。一、[Cu(NH_3)_4]SO_4 1.试明Cu~(2+)在内界除用书上所述的方法,在[Cu(NH_3)_4]SO_4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根据无蓝色沉淀生成这一现象,可确定Ca~(2+)在内界,还可  相似文献   

4.
一、甲酸还原Cu(OH)_2的实验 1.试剂与配制: ①5%CuSO_4溶液(7.5克CuSO_4·5H_2O溶于93.6ml水中) ②10%NaOH溶液(11.1克NaOH/100ml水溶液) ③甲酸浓溶液(~80%) 2.操作与现象: 为了便于观察和对比,令反应在U形管中进行,采用水浴加热(90~95℃)。 先在U形管内倒入约20~30ml 10%NaOH溶液,使液面距管口约5cm。(如下图所示)从管口[Ⅰ]小心滴入3~5滴5%CuSO_4溶液,液面有Cu(OH)_2淀沉。然后慢慢滴入8~  相似文献   

5.
〈化学教学〉80年第4期,在“盐跟盐反应有哪些规律可循”?一文中,认为氯化铜跟碳酸钠溶液反应将生成氢氧化铜。对此我提出不同看法:氯化铜中的铜离子与硫酸铜中的铜离子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应该是一样的。而硫酸铜与碳酸钠反应,将不生成碳酸铜,而生成碱式碳酸铜沉淀①:2CuSO_4 2Na_2CO_3 H_2O=CuCO_3Cu(OH)_2↓ CO_2↑ 2Na_2SO_4在这个反应中也有CO_2气体产生。因此我们不能光凭有气体产生这一点就肯定反应中不会生成碳酸盐,必定是氢氧化物。  相似文献   

6.
按金属活动顺序表,Na与CuSO_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析出单质铜。但事实并非如此,而按下列进行反应: 2Na+2H_2O=2NaOH+H_2↑ 2NaOH+CuSO_4=Cu(OH)_2↓+Na_2SO_4对此现象的解释,把听到的和资料上看到的归纳为三种: “水的浓度比CuSO_4大;” “钠跟水的接触面大;” “在水溶液中的Cu~(2+)离子已形成蓝色的水合络离子[Cu(H_2O)_6]~(2+),是变形的八面体结构(如右图)。CU~(2+)离子居中心,隐蔽性大,较稳定,金属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2007,(24)
热点内容,常考常新例1 (第9题)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过量的SO_2通入NaOH溶液中:SO_2 2OH~-=SO_3~(2-) H_2O B.Fe(NO_3)_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 ) 2I~-=2Fe~(2 ) I_2 C.NaNO_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_4溶液:2MnO_4~- 5NO_2~- 6H~ =2Mn~(2 ) 5NO_3~- 3H_2O D.NaHCO_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_2溶液:2HCO_3~- Ba~(2 ) 2OH~-=BaCO_3↓ 2H_2O CO_3~(2-)分析过量SO_2通入NaOH溶液中生成HSO_3~-离子;Fe(NO_3)_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不仅Fe~(3 )能氧化I~-,NO_3~-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也能氧化I~-;NaHCO_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_2溶液,HCO_3~-与OH~-完全反应掉,生成的CO_3~(2-)又全部转化为BaCO_3沉淀,溶液中不可能有CO_3~(2-)存在。因此,选项A、B、D不正确。  相似文献   

8.
人教社高中化学第二册(2003年版)第165页关于Cu(OH)2氧化乙醛的实验方法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是: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溶液2ml,滴入2%的CuSO4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5%的乙醛溶液0.5ml,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有红色沉淀产生。该红色沉淀是Cu2O,它是由反应中生成的Cu(OH)2被乙醛还原产生的:Cu2++2OH-Cu(OH)2↓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对这样一个重要实验,近年来有不少教师进行了探究,达成的共识是:①乙醛还原Cu(OH)2的反应需要加热至沸腾;②NaOH要过量。有争议的是:Cu(OH)2是否必须是新制的。以下笔者就“新制C…  相似文献   

9.
1.“绿色化学”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A.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SO_2 NH_3 H_2O=(NH_4)_2SO_3 B.消除制硝酸工业尾气的氮氧化物污染NO_2 NO NaOH=2NaNO_2 H_2OC.制CuSO_4:Cu 2H_2SO_4(浓)  相似文献   

10.
初中化学教材第五章讲到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时,以CO_2与NaOH及SO_3与Ca(OH)_2溶液反应为例。前一个反应的发生,学生肉眼看不出,而后一个反应中用到的SO_3,一般实验室没有,不能作此实验。为增强教学效果,我补充了“CO_2通入Ca(OH)_2溶液”的实验。并告诉学生从沉淀的生成判断它们之间已发生了反应。前一例,改按如下装置操作,就可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CO_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现象非常清楚。  相似文献   

11.
CuCl_2溶液与Na_2CO_3溶液反应能生成绿色沉淀。这个沉淀究竟是什么物质?是Cu(OH)_2还是碱式碳酸铜呢?有人认为是Cu(OH)_2,但是更多的人则通过实验证明是碱式碳酸铜。本文拟从理论计算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CuCl_2和Na_2CO_3都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电离生成的Cu~(2+)、CO_3能发生水解。所以在CuCl_2。溶液中有水解平衡:  相似文献   

12.
一、利用组内物质的鉴别方法有:①首先考虑某种溶液的特性(如颜色、气味等),然后用该溶液依次去检验其他溶液;②将组内物质分别两两相互反应,根据产生实验现象不同而逐一鉴别.例1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的是().A.NaCl、Na_2CO_3、KNO_3、HCl B.Na_2SO_4、k_2CO_3、KNO_3、Ba(NO_3)_2C.CuSO_4、NaOH、NaCl、Ba(NO_3)_2D.FeCl_3、NaOH、KCl、Na2SO4分析呈蓝色溶液的是CuSO_4.再以CuSO_4作为已知试剂分别加入其余三种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NO_3)_2;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无实验现象的是  相似文献   

13.
初中化学总复习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观念的更新,对化学总复习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下面具体地谈谈几个应重视的问题。一、依据大纲,指导方法要以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现行课本以及天津市教研室制定的“关于初三化学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重视对学生复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要指导学生怎样抓学习规律。例如,以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及其发生的条件为例,在总复习时可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规律: 例: 1.CaCO_3 2HCl=CaCl_2 H_2O CO_2↑ 2.Cu(OH)_2 2HCl=CuCl_2 2H_2O 3.CuSO_4 2NaOH=Cu(OH)_2↓ Na_2SO_4 4.AgNO_3 NaCl=AgCl↓ NaNO_3 在复习时,为了掌握复分解反应,不但要求学生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记住复分解反应规律和  相似文献   

14.
1 由CuSO4制CuO的学生实验中加热蓝色沉淀物没变黑而变为浅蓝 高一化学第一个学生实验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虽然是介绍固体物称量、研磨、溶解、蒸发、过滤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但其中包含有两个化学反应:Cu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复分解反应和Cu(OH)2在水中受热的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15.
例1.5.lgMg、Al 合金溶解在500mL 2mol/L 的盐酸中,再加入4mol.L~(-1)的 NaOH 溶液时,恰好沉淀完全,所加 NaOH 溶液的体积为( )A.560mL B.500mL C.425mL D.250mL分析:此题中恰好沉淀完全,就对此时该溶液中溶质进行分析,和盐酸反应后的 Mg~( 2)、Al~(3 )全部以Mg(OH)_2和 Al(OH)_  相似文献   

16.
络合物对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崭新的概念。特别是络合物的结构比较抽象。为了加强直观教学,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在[Cu(NH_3)_4]SO_4的稀溶液中滴入稀Ba(OH)_2溶液(稀溶液透明度大;BaSO_4晶粒大,不透过滤纸),立即产生BaSO_4沉淀,溶液变混浊。过滤。滤纸上为BaSO_4沉淀,溶液又变成了透明的深蓝色.  相似文献   

17.
例1(2007年扬州中考题)向含CuCl,和HCl的100g混合溶液中,透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下图,仅考虑沉淀为Cu(O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18.
题目 向100mL0.1mol/L的AlCl3溶液中滴加350mL0.1mol/L的NaOH溶液,求生成Al(OH)3沉淀的质量。 解法一 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从反应过程看,首先生成Al(OH)3沉淀,当沉淀量达到最大值后,过量的NaOH与Al(OH)3反应,使沉淀部分溶解.题目中要求的是剩余部分的Al(OH)3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与用量有关的离子反应,其特点是反应物相同,而用量不同时,反应的产物不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亦不同.例1(1)向NaHSO_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_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在此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_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解析:(1)NaHSO_4溶液中的H~ 被Ba(OH)_2所提供的OH~-恰好完全中和,NaHSO_4溶液中的H~ 和SO_(4)~2-的物质的量相等,而Ba(OH)_2所提供的Ba~2 的物质的量只有OH~-的一半,可见此时溶液中的SO_(4)~2-只有一半被沉淀,离子方程式应为:2H~ SO_(4)~(2-) Ba~(2 ) 2OH~-=BaSO_(4)↓ 2H_2O  相似文献   

20.
铁在化学反应中有时生成二价离子,有时生成三价离子。高中学生对这个问题往往弄不清楚,因而他们在写铁与氯反应的方程式时,捉摸不定是生成氯化铁还是氯化亚铁,写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方程式,有的写成2Fe 3CuSO_4=Fe_2(SO_4)_3 3Cu。我在讲这一个问题时,是从实验入手的。先将铁粉撒入氯气中,将生成物配成溶液,又取一些铁放入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