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维生素对丙二酸-溴酸钾-硫酸铈铵-硫酸振荡反应体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VitB1、VitC1能够对庐振荡反应曲线的△A(振幅即振荡强度)和△t(振荡周期)产生明显影响,反应温度、自由基和组成浓度对该振荡反应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不同浓度的色氨酸对苹果酸-溴酸钠-硫酸-[CuL](ClO_4)_2化学振荡反应体系的扰动,得到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测定色氨酸的方法,其中[CuL](ClO_4)_2的配体L是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4,11-二烯.研究结果表明,当不同浓度的色氨酸加入到振荡反应体系时,振荡振幅的改变值△A_m与色氨酸浓度的对数值1g{[Trp]_0/(mol/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3.148×10~(-~4mol/L到1.478×10~(-6)mol/L,相关系数r=0.99924.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实验室自主开发的计算机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和无纸记录仪器,对以草酸铵为底物,硫酸铈铵为催化剂,溴酸钾为氧化剂,硫酸为介质的化学振荡体系进行了研究,描述了该体系的振荡特性。研究了各物质初始浓度、反应温度、还原性物质、双氧水、乙醇、Ag^+和CCL等对振荡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升高温度,振荡周期、寿命均显著缩短;Ag^+、H2O2、C2H5OH等共存时,或使振荡周期增长,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还对该振荡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NO3^-对B-Z化学振荡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O3^-的加入明显改变该振荡反应的诱导期,且诱导期的改变值△tin与所加入NO3^-的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3.334×10^-5-1.000×10^-3mol·L^-1,相关系数为0.9959.NO3^-CH2(COOH)2-KBrO3-H2SO4-Ce(SO4)2振荡体系诱导期表观活化参数Ein为109.1kJ·mol^-1.  相似文献   

5.
硫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试剂,实验室常用硫酸来制备物质、催化反应以及检验其他物质。不同的实验,所用的硫酸浓度不同,硫酸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下面是中学化学实验中涉及到硫酸的一些化学反应。根据各反应的具体情况,将硫酸的浓度与性质归纳如下:1.硫酸和锌反应制H2(稀H2SO4、酸性)。2.硫酸和硫化亚铁反应制H2S穴稀H2SO4、酸性雪。3.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SO2(体积比1∶3的浓H2SO4、酸性)。4.硫酸和萤石反应制HF(浓H2SO4、酸性)。5.硫酸和食盐反应制HCl(浓H2SO4、酸性)。6.硫酸和固体硝酸钠反应制HNO3(浓H2SO4、酸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从废旧锌锰电池中制取硫酸锰(MnSO4)的实验原理、工艺流程及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浓度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影响很大。同时得出最佳反应条件:硫酸浓度为10%,反应温度40℃,催化剂双氧水用量1.0 mL(30%),保持固液比为1∶10和反应时间2 h,产率可达89%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甲醛/硫酸为改性剂,对龙眼壳活性炭进行改性制备吸附剂(LCSF),并用LCSF对模拟废水中的Pb(Ⅱ)进行吸附,考察了Pb(Ⅱ)初始质量浓度、p 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铅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LCSF提高了对Pb(Ⅱ)的吸附性能,最佳工艺条件为:荔枝壳活性炭用量0. 05 g、铅初始浓度为120 mg/L、p H=5、吸附时间45 min、吸附温度298 K,在此工艺条件下,改性龙眼壳活性炭对Pb(Ⅱ)的吸附量可达229. 72 mg/g.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其热力学参数△G <0、△H> 0、△S> 0,说明该吸附是自发的吸热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TRPO萃取剂对Fe(Ⅲ)的萃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计算了TRPO萃取Fe(Ⅲ)反应的焓变△H~O,熵变△S~O及表现平衡常数K.测定了水相中Fe(Ⅲ)浓度与有机相形成三相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色度计和温度传感器,研究温度、反应物浓度等对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数据显示,温度每升高10K该反应速率提高1.28~1.86倍,且不同温度区间温度对速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实验数据还显示,硫代硫酸钠和硫酸的浓度变化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这可能与反应分步进行有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两性表面活性剂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浓度在2.0×10-5到1×10-3mol/L范围对苹果酸-溴酸钠-[CuL](ClO4)2(L为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4,11-二烯)-硫酸组成化学振荡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经O-酰化反应合成乙酰水杨酸,比较了草酸、柠檬酸、无水碳酸钠、三氯化铝4种不同催化剂以及反应条件对合成的影响,找到了最佳催化剂和最佳反应条件,即水杨酸(3.0g)与乙酸酐(7.5g)摩尔比为1:3,以柠檬酸为催化剂,用量为1.0g,反应时间为40min,反应温度为70℃,乙酰水杨酸产率可达89.8%.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催化效果好,简单、快速、经济,产品质量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以乙酸和正己醇为原料合成了乙酸正己酯,考察了影响酯化率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乙酸用量为0.1 mol时,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4,催化剂用量为3 g,15 mL甲苯作带水剂,反应时间30 min,酯化率达94%以上.  相似文献   

13.
振荡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振荡体系研究的结果进行了综述,分5个方面对振荡体系进行了讨论.它们分别是:(1)典型的非线性化学振荡体系;(2)液膜振荡体系;(3)微生物振荡体系;(4)萃取振荡体系;(5)中草药振荡体系.文中重点介绍了BZ振荡体系,BZ反应机理,BZ反应的特征;振荡体系的研究方法;化学振荡体系的类型(包括经典类BZ反应,非催化类BZ反应,耦合类BZ反应和异相类BZ反应).最后对非线性化学研究进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丙二酸(MA)和DL-苹果酸双底物振荡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MA和DL-苹果酸单底物振荡体系及它们共同参与的双底物振荡体系的振荡行为。同时探讨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聚氧乙烯十二烷基(23)醚(Brij35)三种表面活性剂对双底物振荡体系各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振荡体系振荡行为与单底物体系振荡行为有很大差异,三种表面活性剂因性质和结构的不同,对复合体系振荡行为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利用新型催化剂杂多酸H3PMo12O40合成了维生素E乙酸酯,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合成的影响,通过模糊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最优合成工艺:温度40℃,时间3 h,乙酸酐与维生素E摩尔比1.0,杂多酸H3PMo12O40催化剂用量1.2 g,反应酯化率为97.6%.利用IR、元素分析和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了得到的产物为维生素E乙酸酯.  相似文献   

16.
微波辐射磷钨酸催化合成肉桂酸正丙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微波辐射技术下,用磷钨酸H_3PW_(12)O_(40)·XH_2O作催化剂,以肉桂酸和正丙醇为原料合成肉桂酸正丙酯的方法,探讨了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催化剂用量、酸醇比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微波辐射功率为320W、辐射时间为20min、肉桂酸与催化剂的比为1:0.04(物质的量比)、酸醇比为1:8(物质的量比)时,转化率达到92%。  相似文献   

17.
用Tris-HCl缓冲液抽提、硫酸铵分级沉淀从黄粉虫体内获得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EC3.2.1.52)研究VC、VB1、VB2、VB5、VB6、VB12等对黄粉虫NAG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VC、VB1、VB6对NAGase起抑制作用;而VB5、VB2、VB12对NAGase的作用不明显。进一步研究VC和VB6的抑制作用动力学,结果表明:VC和VB6对酶的抑制作用可逆,VC为混合型抑制,VB6为非竞争型抑制。测得VC对酶的抑制常数KI与KIS分别为37.63mmol/L、95.64mmol/L;VB6对酶的抑制常数KI与KIS均为13.75mmol/L。  相似文献   

18.
以皮革下脚料铬革屑经碱法制得的蛋白粉为复合氨基酸来源.对饲料添加剂复合氨基酸铜螯合物的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主要研究了PH值、温度、时间对螯合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螯合反应条件:pH=11.0,温度为60℃,时间为30min.并在该条件下测得反应的最佳质量比为mCuSO4·5H2O:mAA=1:3;配位比为nCu2 :nAA=1:2;产品螯合率达到93%.并用红外光谱法鉴定产物.  相似文献   

19.
环氧—丙烯酸乳液涂料的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将环氧树脂接枝到甲基丙烯酸聚合物上,成功地合成了一种水乳型的环氧—丙烯酸涂料。并就环氧树脂的类型,甲基丙烯酸在预聚物以及整个乳液中的含量对涂料之粘度,稳定性及耐腐蚀性进行了研究,所得样品主要性能基本达到美国样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用脂肪酶在四氢呋喃中催化合成硬脂酸酯.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加水量、加酶量、不同的醇以及原料摩尔比对硬脂酸转化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5℃,硬脂酸与乙醇的摩尔比为1∶1.3,加水量为0.4%,加酶量为600μg/g硬脂酸,反应时间24 h,硬脂酸转化率达7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