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目标 会写“亭”字:理解诗句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默写古诗;在品读诗歌的过程中,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 认读“亦”、”妆”,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通过朗读感悟和诗句拓展,在展开想象和整合阅读中,感受诗歌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词语,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相似文献   

4.
朱瑛 《云南教育》2005,(25):20-21
教材简析:《静夜思》(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课文的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生动地再现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是引领学生理解古诗,深情吟诵的教学媒介。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结合有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心情。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4.了解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能背诵、默写诗句。 2、能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情地朗诵古诗。  相似文献   

7.
古诗教学重在陶冶性情培养能力江苏范勤华教学古诗,一般要经过以下四步:一、解题目,知诗人,查背景;二、读诗句,学生字,练朗读;三、释词义,明句意,说内容;四、赏析品;悟诗情,诵背写(含抄写、默写、写成白话文等)。叶圣陶先生对古诗教学曾有过精辟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学会一个生字,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夏日西湖骤雨初晴的美。3.感受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豁达开朗的胸怀和诗句的文字美、音韵美、意境美。【教学重点】理解诗意,化诗为画。【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诗句感受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豁达开朗的胸怀和诗句的文字美、音韵美、意境美。【教学流程】一、西湖引入,理解诗题  相似文献   

9.
古诗语言简练 ,韵律优美 ,蕴涵丰富 ,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髓。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学习古诗 ,既能化解学习诗句的难点 ,又能帮助学生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 ,汲取古诗文化宝贵的营养 ,陶冶美好情操 ,是一条让学生接受祖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一、借助多媒体 ,促进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学习古诗排列整齐 ,语言优美 ,表情达意淋漓尽致 ,达到了文字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借助多媒体 ,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诗句 ,领悟诗意 ,体会诗句包含的优美意境 ,促进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学习。1 借助多媒体 ,领悟古诗的语言美古诗语言精美 ,富有韵律 ,字字高度浓缩概…  相似文献   

10.
杨琴 《云南教育》2015,(Z1):62-63
古诗是我国浩瀚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多少文人墨客以诗明志,以诗传情,以诗写史,成就了无数流传千古的大诗人。教学古诗,要让学生会读古诗,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要让学生能正确书写诗句,借助工具书了解诗意,初步了解诗人表达的是什么;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古诗,获得审美体验,享受古诗的审美趣味。教学语文出版社S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中《出塞》这首古诗时,笔者按照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他的经典诗句,他是——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主题阅读自选文本(四年级)。【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诗人旅途“愁思”。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句,感受古诗的节奏、韵味。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晖”,能正确理解“泊、数重、游子、寸草心、三春晖”等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会默写。3.理解诗句的意思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诗人思念家乡 ,热受母亲的真挚感情 ,培养审美情趣 ,丰富学生的情感。4 .通过本课学习 ,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 ,并提高鉴赏能力。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 ,有感情地诵读诗句 ,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教学难点 :体会诗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教师 :CAI课件。学生 :查找有关诗人的资料和作品 ,带字典和词典。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组第4课。【教学目标】1.会认"径、斜、枫、于"4个生字,会写"于、枫"等生字。重点理解"远上、斜、生处、坐、爱、于"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3.背诵其他描写秋天的古诗。【教学重点、难点】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美丽秋色;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教学过程】一、读题解题,导入新课1.知诗人。师:谁能通过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诗歌《山行》的作者?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以凝练见长,以意境见美。如何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抓住古诗的艺术特点,通过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小学生感受古诗的精练与优美呢?一、比较辨析,感受语言的准确性。古诗的语言是诗人反复推敲的结晶。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古诗中的重点词句,感受语言的准确性,如《泊船瓜州》中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诗人曾反复斟酌,先后选用了“到”、“过”、“入”、“满”等,最后选定了“绿”。“绿”字描述了江南绿草茸茸、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比较辨析后,学生便能感受到古诗用词的…  相似文献   

16.
潘素芬 《教育导刊》2003,(10):42-43
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大多融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于一体,为我们提供了异彩纷呈的审美内容。然而,在古诗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或受自身文学素质的限制,往往忽视了美育,他们或只讲清诗句的大意,或只简单交代诗人的身世、写作背景,或只罗列诗歌的艺术特色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将美育置之一边,使学生变成了被动接受古诗的机器。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素质。语文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应满怀诗人的激情,创设活跃的审美氛围,启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步入意境,进而达到理解古诗的思想感情和学习祖国优美语言文…  相似文献   

17.
教学要求:1读懂每一句诗,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妙、神奇的景象。2.联系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理解“所见”、“孤”。“簇”等词语。4背诵、默写课文。教学重点:读懂诗句,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妙。神奇的景象。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复合片、小黑板、卡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我们曾学过一首古诗《所见》(板书”所见”),哪些同学还记得这首古诗?谁来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背,教师同时打出没影文字片《所见…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古诗教学,多注重字词的讲解和诗句的翻译,而忽视了学生对古诗的意境和作者情感的理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古诗"五步教学法",引导学生在看图、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诗句的含义,体味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优化了古诗教学。下面以六年制小学语文第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课。教材简析《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语言清新平白,诗中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画面动静结合,活泼有趣。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风光的喜爱之情,对童年生活的无限回味之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2.学会古诗中的三个生字,理解诗句的字词,并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相似文献   

20.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倾注了诗人的智慧、情感,饱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自然、社会中的万事万物,都可饱蘸上诗人独特的情感,成为诗句所描写、吟咏、讴歌的对象。诵读一些古诗,可加深我们的文化底蕴,增强我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受能力。下面的诗句,都隐藏了“花”,聪明的你赶快一试身手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