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传统企业职工教育教学管理与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的企业职工教育教学管理的差别。 1、传统企业职工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以应试教育为出发点的管理模式。我们的企业职教管理随着社会上的文凭热和社会学校的成人教育热而与社会学校的管理模式趋于相同,采用了职教应试教育这一传统的管理模式。当然企业教育管理中,也融入了具有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社会上出了一批关于素质教育的书,如《素质教育在美国》、《哈佛女孩刘亦婷》、《哈佛男孩张肇牧》等等。在这些书里我们看到,所谓一个学生的成功,是学校的应试教育+家庭素质教育的结果。这说明,学校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成了教育的中心。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素质为主的教育,它强调的是知识、能力、观念、意志、性格、品德、体质等,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教育理念。教育的中心是人,而不是知识。知识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一些小学紧跟形势,在学校开展了教育改革。例如一些小学,把素…  相似文献   

3.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与任务之一。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思想感情,广大教育工作者采用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影视教育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作为一种娱乐与传播媒介,电影以艺术的手段传达着某种思想理念,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让人们在艺术欣赏中接受思想教育。可以说,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应试教育的问题 多年来,应试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对此,我们应当思考,应试教育的出现究竟是我们的教育指导思想出了问题,还是整个社会出了问题?为什么我们一直在提素质教育,但学校教育还是围着高考转?从深层次上分析,这是个社会问题,而不单单是教育问题。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将是艺术文化和设计文化的新纪元。对艺术教育的特别重视已成为目前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我国的艺术教育也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得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由于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艺术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不少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对...  相似文献   

6.
试论艺术教育与美学教育——关于审美素质系统与结构的思考●周冠生21世纪的教育,旨在消除人的片面而畸形的个性发展,通过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具有多方面良好素质的新人。在这一神圣事业中,艺术教育与美学教育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关涉到社会多元主体的教育追求。处于经济大潮中的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在个人、国家和学校这三大利益主体出于各自的利益需要通过教育这一活动间接地进行博弈的过程中,越来越走向功利化。教育的功利化追求目前集中表现为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成了人们在教育博弈中能达成共识并共同参与"游戏"的平台,把各方对教育利益的追求统一到了一起。然而应试教育却扭曲了教育的真意,培养出"单向度的人",使学校教育"去道德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娱乐教育理念的提出,寓教于乐这一古老命题也呈现了新鲜的生命力.但是,娱乐教育将走向何处,教育与娱乐如何有机结合等问题接踵而来,培养学生的元学习能力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元学习能力对实施娱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其培养策略也可有效促进娱乐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9.
无锡市教委在抓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倡导“寓教于乐”,注重把德育贯串在艺术教育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现已制订出中学六册音乐教材的全部德育目标,并进行了在艺术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试验,对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起了较好的促进作用。有所学校利用自筹资金建立了六十多人的一支铜管乐队。每逢周一早上,升旗手手捧出天安门广场国旗班战士寄来的五星红旗,在全体学生高唱的国歌声中,将国旗徐徐升至旗杆顶端。与此同时,铜管乐队也奏起嘹亮的国歌乐曲,进行伴奏。这庄严肃穆的气氛,强化了学生对国旗、国歌  相似文献   

10.
姚淑云 《教育探索》2001,23(2):10-1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学校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校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点。”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的,带有纠偏的性质。应试教育偏在何处,如何纠偏,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还教育以本来面目,是每个有志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同志应当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1.素质教育   马克思说:“要改变人的一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专门劳动…  相似文献   

11.
把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与目标。这种转变对于初中历史教育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近年来,国家、社会、学校都十分重视素质教育,但不可否认,在短时间内,在人们的观念中应试教育仍居支配地位,在教学实践中应试教育仍居主流,这使得一些学科处于尴尬的境地,历史就是其中之一:针对当前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为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改进。  相似文献   

12.
教育游戏是教育信息化时代出现的一种寓教于乐的新方式.它区别于一般的娱乐游戏.教育游戏是一种健康的电脑游戏。它以教育为目的,以游戏为手段,融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对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知识的习得过程借助教育游戏这样一种学习环境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育游戏的出现也为教学拓宽了思路.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引入教育游戏.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让学习过程变得自愿、快乐,这也是教育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3.
教育转轨的政策由国家制定,而执行政策就要靠基层、靠学校、靠每一位教师。因此,要使”应试教育’顺利集向素质教育,就必须先提高教师的素质,特别是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在基础教育阶段,如何体现素质教育的原则精神?中小学教师到底如何做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使自己在这艰巨而浩繁的教育转轨的过程中争当促进派,起到主力军的作用。第一,在由‘应试教育’向旨在提高全民族素质和素质教育轨道转换的进程中,中小学教师首先要转变观意。我们必须从‘应试教育’、的专门对少数学生选拔性的教育方面转变过来,坚持基础教育的…  相似文献   

14.
学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的地方,我们培养的每一个学生无论将来成就大小,他首先必须是一个"人",也就是说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因此,做人教育应该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标。一、职业教育要重视做人教育长期以来,学校和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逐渐走入了误区:衡量"好学生""好孩子"的标准就是学习成绩,注重智育,而忽视道德素质教育;注重精神境界的教育,却忽视做人基本素质的教育,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导  相似文献   

15.
今日之教育,就是未来之中国。然而今日中国之教育,正跋涉在一条并不坦荡的道路上。一方面,是社会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一方面是教育自身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夹击中左右彷徨,无法突围。一方面,是困顿不堪的老师们继续对学生做着许多连自己也不喜欢的事情,一方面是学生在各种巨大的压力和煎熬下苦苦挣扎。著名作家王宏甲撰写、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名为《中国新教育风暴》的长篇报告文学,对当前教育的困窘进行了深度透视和扫描,这本书一出版立即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反响,由此可见教育热点问题在社会上的关注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这本书借助大量案例和细节,揭示了教育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同时对新教育进行了热切的呼唤和期待。我们将分三期选载这本书的部分内容,希望引起读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社会上出现了分数至上、崇尚智育、忽视德育的消极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以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自卑感、焦虑感,严重的还会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碍,这种现象尤其在职校学生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足以可见,在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在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将会成为职业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7.
时事教育是指运用最近期间国内外重大事件培育新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过程。这项教育任务在中学以上学校做了一定要求,在小学教学任务中没有硬性要求,因而缺乏足够的重视。特别在“应试教育”影响下,许多小学学校更是无暇光顾,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使小学教育与现代社会生活缺乏沟通和联系而变得枯燥无味。江泽民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时指出“教育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方向”,明确指出了我国新时期教育的要求。小学生跨入学校…  相似文献   

18.
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走上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轨道,教育重心发生了战略性的转移.这主要体现在战略思想、战略模式与战略实施等几个方面.在这一变革过程中,学校体育教育需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以推动整个素质教育的改革与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引言 美育教育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而舞蹈美育教育寓教于乐,是艺术教育的最好途径之一.舞蹈美育教育是大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山西晋城三中乐队成功经验透析●王天胜王四马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实践教育占有独特的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艺术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面。晋城市三中以乐队为组织形式开展艺术实践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