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2013年11月14~16日,由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研究中心、汉水流域中上游文化遗产研究会主办的汉水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陕西汉中举行。来自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湖北文理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安康学院、湖北省社科院、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市社科院、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及汉中、安康等地的专家学者、汉水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校内各相关院系单位的教师代表6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共收到交流论文60余篇。一、专题报告简介陕西理工学院刘清河教授题为"汉水文化的内涵与精神"的专题报告,从不同层面阐释了汉水文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0月9日至12日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汉中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研究中心、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共同主办,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承办。  相似文献   

3.
由安康学院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中文系、科技处联合主办的"陕南民间文化学术研讨会"于4月21日至22日在安康召开。与会学者围绕陕南地域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与会学者一致呼吁,要把打造大秦巴文化圈作为汉水流域、秦巴之间地方高校共同的文化工程,应通过积极搭建地域文化发展研讨这一平台,使本区域在秦巴文化建设中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6):F0003-F0003
由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和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安康学院承办的“第四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0月1315日在安康学院隆重召开。安康学院院长王兴林教授,安康市委常委、  相似文献   

5.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6):F0002-F0002
汉水文化研究基地筹建于2003年,系学院科研处领导的院级学术研究机构,它以阐释、研究汉水中游区域文化为宗旨,围绕安康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宏观目标,采用实地走访、文化比较、理论解析等方法,确立专题研究本区域文化特色,全面服务于安康区域社会和谐发展,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文化战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安康学院学报》2010,(1):F0003-F0003
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是陕西省教育厅批准建设的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隶属于安康学院。其前身是成立于2003年的安康地域文化研究室,经过6年的建设,已在陕南方言、民俗、民间文艺、地方文史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累计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论著10余部,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心办有内部交流期刊《安康文化》,并在《安康学院学报》开辟专栏,发布研究成果,每年整理出版安康年度《文存》。  相似文献   

7.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6):F0002-F0002
由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和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安康学院承办的“第四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13日至15日在陕西安康隆重召开。与会代表共计96人,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8.
正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研究中心是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学校直属的跨学科的实体性研究机构。以汉水文化研究中心为依托,"汉水文化"已成为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2005年被批准为陕西省重点扶持学科。  相似文献   

9.
西北高教管理研究会第18次年会于2006年7月21日至7月25日在陕西汉中和安康市举行。会议由教育部西北干训中心、西北高教管理研究会主办,陕西理工学院和安康学院承办。来自西北地区的35所高等学校和单位的59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校级领导22名。陕西省教育厅和兰州理工大、青海师大、西安电子科大、新疆大学等部分副理事长单位及个人向大会发来了贺信贺电。会议特邀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研究分会副理事长、本会顾问、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党委副书记庄益群同志,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研究分会副理事长、本会顾问、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陈德文教授,汉中…  相似文献   

10.
《安康学院学报》2011,(1):2-F0002
戴承元,男,汉族,1966年1月生于陕西省紫阳县。1987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入安康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任教。现任安康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安康学院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报编委会委员,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民协理事,安康市作协副主席、安康市楹联协会副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11.
碑石文字是区域研究中独具特色的实物资料。陈显远先生编著的《汉中碑石》和张沛先生编著的《安康碑石》,汇苹了两地碑石的精华。本文主要根据这两部著作收录的碑石,对明清时期汉中、安康的环境问题略陈管见,请方家和同好赐教。一汉水上游的汉中、安康地区,地处关中平原、成都平原和江汉平原之间,秦岭、巴山并峙北南,汉水横贯其间,形成“两山夹一川”的地貌。这里区位优势独特,自然环境优越,但因交通、区位等各种因素的限制,直到明朝中叶之前,仍是中国大陆腹地有待进一步大规模开发的几个地区之一。明朝中期,中国封建经济有较大…  相似文献   

12.
秦汉汉中郡管辖今湖北鄂西北与陕西南部汉水上游的广大地域。秦朝为了统一南方,威慑楚地,将汉中郡的治所设在南郑(今陕西汉中市)。西汉中前期,汉中郡的治所仍在南郑,宣帝之后,郡治迁到西城(今陕西安康市)。东汉建武十二年前后(公元36年),郡治由西城迁回南郑,促进了东汉关中与蜀中文化的交流,带动了蜀道文化带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汉中和安康地区位于秦岭南部,是陕西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自古就是人类的生息、繁衍地区,也是社会文明的较早地区之一。关于这两个地区的部族、民族与社会历史,多青研究,本文侧重就其在先秦两汉时期自然环境的变迁状况作一探讨,并阐述自然环境变迁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一、先秦时期汉中与安康自然环境的变迁《-】!B石器时代陕西地区的历史,始于蓝田猿人为代表的年代,即距今115万年前。陕南之汉中、安康的历史则始于以“洛南人”为代表的年代,即距今约100至刀万年前。约距今对万年以前,秦岭还比较低,未形成阻隔汉水与…  相似文献   

14.
一、导入 (屏显汉水安康风光图.) 师:同学们去过陕西吗?陕西美,最美是安康——四面青山排翠障,千倾碧水接苍茫,天阔鹭鹮翔.这里,就是我的家乡.2016年10月12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了系列纪录片《汉水安康》,其中有个专题特别报道了珍稀鸟类朱鹮.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在治所设于兴元府南郑县(今陕西汉中)的“四川宣抚使司”从戎840周年,深入研究陆游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弘扬陆游的爱国主义精神,由中国陆游研究会、汉中市人民政府、陕西理工学院主办,汉中市陆游研究学会、汉中市博物馆、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承办的“纪念陆游从戎南郑840周年暨唐宋诗人与汉中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4月13日至15日在陕西省汉中市举行,来自日本国和国内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川、陕西等12省市高等院校、社科研究单位的八十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专著5部,论文57篇。  相似文献   

16.
《安康学院学报》2013,(2):4+129
正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自2009年12月立项建设以来,在教育厅科技处、安康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安康学院师生与安康社会各界及周边区域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完成了立项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于2012年11月29日顺利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7.
一、基本情况2013年8月3—4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主办,陕西理工学院承办的“第二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暨纪念西北联大汉中办学7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汉中圆满召开。来自北京、天津、甘肃、福建、湖北、江苏、河南、云南、四川、河北、辽宁等省市的69位专家学者与特邀嘉宾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符晓萌 《河西学院学报》2015,31(1):53-55,128
由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河西学院研究基地、中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河西学院河西走廊民俗民族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民族国家、牧区城镇化与社会生活"学术研讨会在甘肃张掖河西学院召开,研讨会围绕民族国家视野下的牧区社会、牧区城镇化与社会生活、牧区社会的发展与治理等议题展开了深入地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9.
8月24日至26日,由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学报编辑部承办的2009年陶渊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西九江学院顺利召开,来自日本、台湾、韩国以及中国大陆的专家学者近60人出席了会议。九江市副市长李伟、九江学院党委书记陈绵水、校长甘筱青、副校长欧阳春、校长助理杨耀防分别出席了开幕式及德安考察座谈会,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相似文献   

20.
秦皇朝统一中国后,今商洛地区属秦的“内史”地,安康、汉中员素的“汉中郡”(战国楚怀王置,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又置,以汉水而得名。治所在南郑,即今陕西汉中市东,拍境相当今秦岭以南,湖北保康县以西,粉有河、珍珠岭以北地区)。西汉景帝时,将案的“由史”地分量为左、右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l财年),又分右内史东半部署京兆尹,今商洛地区属京兆尹管辖,东汉亦然。西汉时将汉中郡治所由秦代的南郑移至西城(今安康西北),辖境如秦代,东汉皇朝时,又将汉中郡的治所移回南郑。秦汉时期是封建社会大发展的阶段,也是陕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